孔子经典名句50条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非人也。(《孟子》)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孔子经典名句50条)。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6、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2、(注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3、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4、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忌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荡》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2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2、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这话千真万确。虽然林则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在局部上,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林则徐时代根本不同,但林则徐的实干精神,却永远也不会过时。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23、(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24、(注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6、古今中外,人类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27、我常常告诉西方人,你们讲宗教,世界上哪有你们的宗教?五个教主都是东方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东方人;耶稣、穆罕默德,是中东人,也是东方,没有一个你们西方人。你们西方拼命反对东方,其实你们的文化思想大多是东方人所给的。
28、(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29、(注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1、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俟;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孔子
32、《庄子》是医心的,不管西医中医,都只是医身体的。心是个什么东西?思想情绪这个心很难医。……老庄讲的内容,就是医药。所有思想病、政治病、经济病,各种病,在《庄子》里头提的非常多了,只看大家如何去研究。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老庄以及《易经》,都是治心的药,也是治心的方法。一般医生能够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3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35、(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36、学者应该高度集中精力,坚定信仰与追求,坚持缄默,继续观察。他要忍耐人们的忽视与责备,等待自己因为发现了某些真理而满怀欣喜的时机。
3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9、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
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2、(“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3、(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4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5、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6、 释义: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7、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4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4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0、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5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5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5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56、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5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8、(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天时;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5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61、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62、(注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63、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6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65、(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