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名言赏析(文案精选59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7 09:12:49 浏览59

林则徐名言赏析

1、且古之所称不朽者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张居正《答湖广巡抚朱谨吾辞建亭书》

2、(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只有学会如何停下来的人,才懂加速。)

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4、  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5、一个普通的坏人做坏事可能只是自食恶果,一个有知识的坏人做坏事那可能就是万劫不复。所以读书必须以行止端正为止规,此不可不慎。(林则徐名言赏析)。

6、所以林则徐《十无益》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不过还是那颠扑不破的六个字:远邪道,走正道。

7、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8、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作者:孔子 

11、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4、有句话说:“人品是最好的风水。”中国的老话也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在做,天在看。”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世间自有善恶因果,人品不好,只能自损福报,再好的风水也是毫无用处。

15、一个人对待兄弟姐妹尚且不能和睦交好,谁能相信他会对朋友真诚友好呢?这样的人又如何交下真心的、有益的朋友呢?所以朋友再多又有什么益处,多是泛泛之交、酒肉朋友罢了。真到了事上,没人会管你。

16、先贤的那些至理名言,早就把这个问题说透了:

17、点评:此句言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阴鸷,即积阴德之意。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若有骄奢淫恶之恶行而虽有善行亦无益于己,无济于事。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18、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9、这次禁烟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是这次销烟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最大历史意义就是解决了鸦片对我国的危害,开启民智,让民众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

2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21、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2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2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24、林则徐的楷书,小编在多年前初见,也曾被惊艳。但比之欧阳询还是差了一个级别。最大的问题是太硬太直,锋芒毕露而内敛不足,尤其是起笔和转折处太露骨,已无晋人恬淡风流之雅韵,是将唐楷法度推到了过犹不及的极致上,但这就更近馆阁体而略输艺术性了。黄自元也是这个路子,不过林公比黄还好一些。写成这种风格,应是其刚直不阿的性情所致。

2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2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7、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入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28、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29、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0、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妄取人财,即是不义。无功受禄,中饱私囊,顺手牵羊,更是不义。

31、许多人在外交友看似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这样的人一定虚伪。

32、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这话千真万确。虽然林则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在局部上,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林则徐时代根本不同,但林则徐的实干精神,却永远也不会过时。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3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6、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7、点评:兄弟在那里能够理解为包括堂兄弟姐妹在内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许多人(包括我)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于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于内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令人惋惜。如今提倡优生优育,许多人少了兄弟姐妹,若有幸能有一二兄弟或姐妹,岂可不好好珍惜?

38、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后,曾在总督府衙题写了这样一联: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40、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4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42、《易经》64卦,唯一六爻全吉的卦便是谦卦。老子主张“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德,这水德也正是“善下”的谦德。

43、10(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

44、每一个人做事,都是有一定的时运的,而这个时运都是需要等待时机的,当时机未到之时,你哪怕去拜佛求神,求人,都是无益之举。哪怕你痴心妄想,只能是做白日梦。

45、(没有一劳永逸的开始;也没有无法拯救的结束。人生中,你需要把握的是:该开始的,要义无反顾地开始;该结束的,就干净利落地结束。)

46、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说古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读书,即是要博取别人的认可,行为浅薄媚俗。而为了自己的读书,是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

47、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性质不断,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是云不同,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林则徐

48、实笃一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在无论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巴尔扎克

49、第九个,「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在民国初年有个公案,就是他在清末的时候贪污了一笔钱,让很多灾民都饿死了。后来民国以后,他可能内心非常的恐慌、后悔,所以又拿着钱财去大量的布施,地方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善人。但是后来死得很惨,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妄取人财」,而这个「妄取人财」让太多人遭殃,纵使他后面再来布施,也补不掉他前面所造的罪业。所以我们确实时时守好这一颗心,不能有占他人便宜的念头,所谓「吃亏是福」,懂得舍、懂得让才能够让人生走得愈来愈宽广,而福分、福报最好是晚年再来享,那是真正的福分。

5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51、(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52、不把读书的目的放在明理做人上,一个人读书越多便越可怕,因为他有了做坏事的更大资本——更大的欲望、更多的手段、更强的谋划能力,最后遭受的反噬必定也更猛烈。

53、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54、很难想象,一个连生养自己、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都不孝的人,能真心对别人好,能对这世间存有温情和善意。

55、1582年(万历十年)6月20日卒,年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56、这是林则徐的诗: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句子,全诗为

57、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58、在家庭里面跟兄弟姐妹都不懂得互相友爱,互相提携,有没有可能出了社会以后,马上跟朋友相处的很好,有没有这个道理?凡事心行是一如,这个行为在家里如此,他的存心亦如此,绝对不会说踏出这个家门就变另外一个人,那可能就是有附身的状况才有可能。一般正常情况,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去观他的心,而那个行为最真实的就是在家庭当中的表现。之前我们也提到,日本在选拔人才,要重用一些重要主管的时候,他们有个法宝,就是看他孝不孝顺父母,再来看看他有没有照顾妻儿,有没有友爱兄弟。所以「兄弟不和,交友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