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劳动的五言绝句(文案精选4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7 09:06:11 浏览59

赞美劳动的五言绝句

1、(5)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2、此首七言绝句,体制虽小,然情景理三者俱备且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结构的起承转合亦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3、《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赞美劳动的五言绝句)。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学上出现了一些反映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的作品。像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比较深刻地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5、唐代出现了很多的伟大诗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  

6、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7、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

8、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上。

9、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10、《文心雕龙》是一部评论文学的著作,对后代文学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11、1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12、循序渐进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规律。《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提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13、1爱情诗人冯至是个很有个性的诗人鲁讯评价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诗集有《昨日之歌》。

14、1沈从文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情的小说。中篇小说《边城》是这方面代表作。

15、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16、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17、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18、《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19、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20、传统审美文化不仅对宏大的、没有生命的山川进行礼赞,还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等有生命的事物寄予深切的感情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21、1966年是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年份。從《時代印記》中收錄的篇章可以看出,文革極左思潮對當時澳門的知識分子產生了極大影響,尤其表現在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從1966年7月至1969年11月,《澳門教育》每一期都連載《毛澤東選集》。

22、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唐·张籍

23、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骑牛歌》清·陆师

24、1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抚育他的保姆的深情的追怀。

25、李白的五绝《静夜思》,写想家的感受,是思念故乡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6、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27、1《病梅馆记》是清代龚自珍的散文,表现了他渴望精神解放的思想。“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他的名句。

28、10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29、《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30、韩愈,字退之,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绮靡的文风,提倡朴实的散文,气势雄伟。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原毁》等等。 

31、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32、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33、到宋代,盛行配乐歌唱的词,词发展到极盛时期。

34、1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抚育他的保姆的深情的追怀。

35、对于风俗的成因,有学者总结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认为“风俗与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有关,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形成最初的习俗萌芽,逐渐推演由小至大,由弱转强,最后成为难以觉察、难以变易的文化传统。”

36、元曲是元杂剧及散曲的总称,是元代(公元1206——1368年)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 

37、自然美是自然事物与生命的运动显示出来的美。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认知早于西方。孔子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庄子也感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自然美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世说新语·言语》记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段话不仅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也显示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与生动表达。

38、  晚春风细,正合耕农意。雨后初阳泥土味,沃野扬鞭正急。  溪前牛犊无忧,懒观绿水东流。苕草繁花正乱,鸟声处处啾啾。

39、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