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文案精选4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6 10:34:51 浏览59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处)《尚书·大禹谟》。

2、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唐)李商隐

4、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

5、(提示)鲁庄公命人在庙堂的柱子上涂红漆,在椽子上雕花纹,这都是奢侈而不合礼法的事情。大夫御孙劝谏他时,说了这句话,并指出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注入了“大恶”,不但不能取悦先人,反而是辱没了他们。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特别要在全民中做好宣传,利用世界水日等节水活动,教育每个人都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科学用水,自觉节水,达到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看似是一滴水,那里面的学问很深。

8、(提示)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他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宠爱伶人,不思进取,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

9、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0、14)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11、解释: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1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3、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14、水的歇后语水上浮萍-没有根的水上葫芦-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水上打一棒-没有痕迹水底捞月-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水中投石-试深浅公益用语节约水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如果我们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点一滴做起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15、解释: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16、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17、请珍惜宝贵的生命之源--水!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18、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1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20、《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21、(注释)①浩荡离愁:无边的离愁。离:指离京。

22、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23、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24、赏析: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25、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26、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其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27、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

2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

29、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0、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31、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浪费到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6吨水。

3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3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34、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所昭示的真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5、分封诸侯授给官爵,建立井田颁布法律。宁烧丹书废除刑罚,也不乱开释罪先例。舜时皋陶周时甫侯,作为狱官错在哪里?可惜可叹后代人们,制度办法统统改易。驱使百姓辛劳奉君,摊派徭役榨取民力。

3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7、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38、(戒奢宁俭):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3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40、(俭者心常富):俭:节俭;富:富足。节俭的人常常觉得很富足。

41、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42、翻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天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43、站在任意取舍的君临位置,出自人类短期自私的利益,我们造成的破坏速度和范围,要数十倍,数百倍地大于我们允诺苟延残喘的濒危生命。

44、(砥廉哲理启示)菊花虽已凋谢残落,但在那寒风霜雪中却仍有傲立不屈的菊枝。作者以“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赞美菊花的傲骨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