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文言文名句
1、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格言联璧》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关于教育的文言文名句)。
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格言联璧》
9、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0、(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11、---莎士比亚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12、(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关于教育的文言文名句)。
13、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4、(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
15、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16、(译文)(孟子)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
17、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18、(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19、“做前仆后仰时驻时进而往之”指乘客随公交车的颠簸而前后摇摆着,公交车一会儿停一会儿开地前往学校。“之”指学校。
20、下:南下,沿着长江往下游走。越,到,同“及”。
2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2、《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23、“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2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5、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6、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穷困的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个完美无缺的
28、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29、(翻译)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的问题时)说:“(做事情)过了头和达不到都不好。”
30、(翻译)孔子(在向弟子颜回、子路说起自己的志向时)说:“(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
31、温故而知新——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
3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3、两套书都用了精讲模式,正是为了让孩子活学活用而设计的。
3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35、(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3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37、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物资上那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曾惊艳了不少人,这样的句子在《诗词妙句》这本里俯拾皆是:
38、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39、(译文)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
40、--居里夫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