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1、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2、(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5、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论语十二章)。
6、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7、[示例]⑴学习态度上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答案)因为他常将所读之书抄了又烧,烧了又抄,如此反复六七次。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1、师:这些带“乎”的语句呈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12、(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3、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14、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5、三者核心是志趣,有了志趣才有志同道合的人,有了志趣才能感受到反复练习的快乐。而志趣又是从志于学开始,学习又是无时无刻无地无境不在发生的……
16、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17、矩是什么?是法度,是衡量的工具。文中哪个字说的是自我衡量的意思呢?——“省”,拿什么法度来“省”自己?
18、生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的话就要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在学,所以在做作业和学习的时候,我要多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很诚恳)
19、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D.句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句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前句说明作者因为读书学习而快乐。后句强调了作者对于“不义”获得富贵的不屑。前句不能印证后句观点;
21、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22、生5(师点名):“饭疏食饮水,曲(生读成了第三声,不知读错)肱而枕之”的“肱”字容易读错。
23、⑵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5、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6、我以为“好”是喜欢;喜欢是动词,动词有宾语,所以喜欢的对象是他物;而“乐”就不同:以……为乐,乐是一种情绪状态,乐在其中,物我交融,享受快乐。
27、师:是的,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在本册课本中还要学习到。你觉得我们首先学习这篇文章是向孔子致敬?
28、⑷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29、师:“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含义很丰厚,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和终极价值全都落实于“仁”,我们慢慢会读厚的。就先如你所说,我们做人也要讲仁德。
30、仁:仁德。《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通行本《论语》全文共20篇。《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31、师:比如“学”“思”“师”“问”等,跟什么方面有关?对,学习。比如“志”“仁”等跟什么有关?嗯,和修身有关。《论语>十二章》主要就是和我们谈学习和修身的。一起再快乐地把课文读下来。(生齐读全文)
32、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33、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34、(答案)张溥的“七录”学习法值得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增强记诵,又可以锻炼学习的意志。
35、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6、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37、D.(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38、生:我认为老师首先讲这一课可能是因为:儒家思想对我们影响很大,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更好地了解一下儒家思想。
39、(语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4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师;对,所以好东西一定要常学,常温,常新。
42、办公室的小伙子告诉我,喜欢有时候是有目的的,而乐没有,乐本身就是目的;
4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4、(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4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6、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o)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7、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8、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②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③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50、生13:“择其善者”的“择”字对我很受用。这个代表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接纳的,我们只接纳好的,不能接纳坏的,要有辨别力。
51、(注释)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②肱(gōng):胳膊。③于:对,对于。
5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53、(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5、⑧[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56、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7、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8、子曰:“知之①者②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59、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60、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61、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6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64、子夏①曰:“博学而笃志②,切问而近思③,仁④在其中矣。”(《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