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18句名言(文案精选64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6 10:26:29 浏览59

释迦牟尼18句名言

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消灭掉一个人的激情,只需要把他扔到形式的藩篱中就足以了。

3、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释迦牟尼18句名言)。

5、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释迦牟尼18句名言)。

6、我们的学校还有一个基本问题,用传统的分析方法,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为这是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

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8、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0、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1、举头三尺有神明,福祸无门,惟人自召。道家十大名言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12、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13、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庄子》

14、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

15、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六祖坛经》

16、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7、印光法师: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惟在当人自主

18、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也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19、我最开始看这本是第三版,现在已经更新到第六版了(如下图)。

20、也许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眼中所见皆是美好吧。

21、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22、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发奋领悟,不明白真理。

23、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24、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你会过得更加轻松。

25、世间万物皆由心而起,由心而灭。心就如镜花水月,虚实难辨。

26、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7、太宰治在这本书中剖析了人性中最黑暗,最懦弱最绝望的部分,道破了我们长期以来压抑在心里的阴暗面。

28、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29、获取信用的代价很可能是我们的一生,所以请珍视自己那价值不菲的信用。古欧洲十大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

30、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31、朱重八回去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爹,老爹琢磨着:一点红,应该就是这个穴,我们老朱家,不就是红色嘛,八代,再续八代……那不就是“重八”?老头按耐不住兴奋,高兴的一天都乐呵呵的。

32、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後可以实现。——陶行知

33、有些人,有些事该放下就放下,有些东西该丢掉就丢掉,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3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5、透过良好的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36、佛告普广:此经有自有名:一名比水可风藏本愿,亦名比水可风藏本大把你是,亦名比水可风藏本誓看为格经。缘此菩萨,久实象劫来,发大重愿,道十西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37、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38、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时,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39、它的优点是能让我们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像之前网络上说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其实男人和女人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都需要被爱和被理解。

40、印光法师:若一不顺心,便生怨尤,乃永堕三途恶道大因缘

41、八:佛说:天降大雨,每一个雨滴都互不相干,十分微小,却能成满很大的器皿。修学智慧也是一样,从微小开始,最后总会盛满很大的器皿。不仅仅盛满一件,还会盛满多件,这样逐渐增加,能够盛满无数的器皿。这就是自利利人。能够自利利人就是大士,像我一般。罗侯罗听了佛的教导,恍然明了,不再忧虑。应按照世尊的教诲,奉行不不会再有怀疑了。

42、这本书会让你知道许多矛盾产生的根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只有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避免矛盾产生。

43、县太爷命人挖了很久,什么也没有,还全是癞石头,压根不像是有玉石的地,挖了一天也没有个结果,众人累的谁也不想动,也没有了刚开始的那股子劲,也不想什么宝贝玉石了。于是就这样不了了之。

44、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45、《悲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叫做宝海梵志,于宝藏如来面前,劝无数眷属发菩提心。他看到除了婆由毗纽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发愿摄取庄严清净的佛土,于贤劫成就的那些菩萨们也都是选择没有五浊或者是五浊相对淡薄的时期。

4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47、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立者,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

48、处暑到,凉风有信,细雨知音,煮一盏清茶,写一笺诗行,期待一场人间秋凉。

49、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50、其次,你身边的人他自己是不是已经达到圣人的标准,我想是没有的,这种标准凡人怎么能达得到,他自己都没有达到的标准,凭什么去要求你。这种人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等他自己碰到事情,他还会装圣人吗?

51、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之时,袋子已经装满了。

52、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5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金

54、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55、虚云老和尚开示|言下解悟为易,事上磨练为难

56、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7、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58、学习可以给人以机遇。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很难把握机遇,有了准备随时都有机遇。学习可以使你成为有准备的人。我们得到的许多恩泽,都是学习创造的机遇。

59、第二句: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60、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6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2、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63、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