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亮歇后语
1、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2、猴子捞月亮指一群贪心的猴子发现月亮想把它占为己有,结果用了各种方式,最后都没弄到月亮的故事。
3、告诉孩子,能说“谢谢”时,就不要说“对不起”
4、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5、唐僧西天取经——歇后语答案:孙悟空吃亏、佛祖占便宜;
6、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大小相等。我们看到的水中月亮只是月亮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所以,在水中是不可能捞到月亮的。
7、长大后学会一句歇后语“竹篮打水一场空”,会觉得小猴子真好玩,傻傻地去做捞月亮这样的无用功。
8、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9、10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0、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官上任--------三把火
11、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2、韩生长叹:“人说楚人是猕猴戴帽子,果然如此。”
13、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14、 猴年马月。意思指遥遥无期。可为什么猴年马月就是遥遥无期的代名词?这要从传统的干支历法和十二生肖说起,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犹如树木的主干,地支犹如树木的枝杈。这里涉及的是地支与生肖。地支十二个,生肖十二种,恰恰相吻合,搭配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与年、月、日对应轮回。年、月、日对应的地支和生肖轮回次序永恒不变,除每年的所属不同外,月和日都是固定的。比如,五月草长莺飞,人欢马叫,属于马月,年年五月都是马月。马和地支的午搭配在一起,时分当是11时至13时,每日这两个小时都是马时,多称午时。而年则要12个轮回才能转来一次,2016年轮转回来的正好是猴年,农历五月是马月,一个“猴年马月”即将光临。真乃遥遥无期诚可期,只要努力就会大有作为啊! 猿猴取月。出自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传说古代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有一天五百猕猴游行林中,见树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猕猴王就对所有的猕猴说:“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们大家得想办法捞出来挂到天上去。”于是这些猴子就在树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结果树枝断,全部落井。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15、1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