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白话文(文案精选69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4 09:36:57 浏览59

王阳明全集白话文

1、王阳明认为,要寻找“理”,不要从心外之物去找,不要到天上去寻,“理”不是竹子里的道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心中的良知。

2、王阳明指了指自己的心:“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我们曾过说过,不要相信命运,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其实不是否认命的存在,还是说,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有所作为,也就是说,人是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努力改变运程。但改变的运,而不是命。所以,运又和时间空间相关联,而称为时运。一个人暂时的不走运,可能是时机没到。时机来了,就会兴旺发达,称为走时运。所以,命运是人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宿命论。宿命论是为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麻痹人们思想的观念。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安于现状,不为生命中所遇到的不公平不合理去斗争去反抗。

4、白话来说,就是这个真心是身体的主,意识是由心产生的,知就是意识的本体,物是指意的作用。(王阳明全集白话文)。

5、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说:“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今睹兹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王阳明全集白话文)。

6、《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7、原文: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耳。

8、我们要达到王阳明所说的这种人生境界,必须认真研读王阳明的著作,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王阳明去世以后,他的著作被门人整理编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一共三十八卷,接近百万字。

9、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0、这本书对中国历史写作来说,是确立了一个榜样。往后的吴思,李亚平,易中天,等等诸人,无一不坦言受到此书的影响。

11、我理解,这一段话可以称为习写书法的“心学”。

12、原文: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13、翥:高飞。意谓凤凰高飞。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14、就是说,世人只能够看到书法,看不到人。书法的光辉超越了个人的光辉,这就是一个写字好看的人,或者进一步说,就是一个人写的字好看。

15、王阳明先生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是,人的心就已经包容了天下的一切,它本身就很圆满,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等待着你去挖掘。我们大可不必舍本逐末的从外物之中寻求天理,对着一根竹子“格物致知”根本没啥用,只会让我们饿的头晕眼花而无所获。

16、《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17、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18、在王阳明看来,凡是那些嘴上知道实际上做不到的人,他们“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王阳明指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有些人,说起来也知道要孝敬父母,但实际上对父母不好,在王阳明看来,这种人实际上是不知孝的。只有他真正地去孝敬父母了,才能说他是知孝。当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当他真正的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了,他才会去真正的行孝。他的这个认识就是他行孝的开始。他孝敬父母的行为只是他的认识的结果。这样看来,“知道”和“做到”其实是一件事的首尾两端。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9、对于那些充满晦涩难懂词藻的诗词歌赋,真的很难在民间传诵。

20、明嘉靖三年(1524),王阳明与弟子共度中秋,王阳明写下了著名的《月夜二首》,其中“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两句为全诗之点睛,也充分展示了王阳明“圣狂合一”的胸襟和志向。

21、也难怪他被央视拍成纪录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专门开了王阳明心学课,被现代无数年轻人追捧。

22、“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23、这个学说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关于“知行合一”理论。而此理论其实是在他的“心即理”和“致良知”的根本观点上引申出来的。

24、“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25、第如果要区别出“知”与“行”的话,那么,“知”就是“行”的出发点,“知”是用来指导“行”的,这是就二者的功能了分析的,其实,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知”已经在“行”中了;而“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己明察“知”在起作用。

26、写到这里,忽然想明白启功先生为什么字写得好,因为启功先生写字就非常恭敬。我听启功研究会的李强老师讲过,但凡来要字的人倨傲而来或者听闻非善类,启功先生往往直接拒绝。此刻想来,启功先生为什么字写得多,因为先生没把字当做事,有好多号称写字的,怕字写多了不值钱,殊不知,这个把字当钱卖,就立马沦为了下流之行列。

27、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他进京入太学,深受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赏识,遂拜其为师,期间真德秀传授给了宋慈很多知识。

28、原文: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29、吾惟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习俗移入,如油渍面,虽贤者不免;况尔曹初学小子,能无溺乎?然惟痛惩深创,乃为善变。昔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识之!吾尝有立志说,与尔十叔,尔辈可以抄录一通,置之几问,时一省览亦足以发;方虽传于庸医,药可疗夫真病,尔曹勿谓尔伯父只寻常人尔,其言未必足法;又勿谓其言虽似有理,亦只是一场迂阔之谈,非吾辈急务;苟如是,吾未如之何矣。

30、清代皇帝有亲笔书“福”的习俗,从顺治皇帝就开始书“福”,到康熙皇帝书“福”时间规范化,即:每年春节前写“福”字,写好的第一个“福”字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的或张贴于后宫、御花园等处,或赐予王公大臣及内廷翰林,当时人们皆以获得“福”字为荣幸。到乾清宫漱芳斋用赐福苍生笔御笔书福,择日赐“福”赏“福”字。

31、又如王阳明送给门人的几首《咏良知》诗所表达的:“个个人心

32、严格来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他一人全部做到。即使像孔子、诸葛亮、张居正这样的人物都无法三者并具。

33、李杜的诗篇,还有悯农诗句,包括排行榜前十的赋文与游记等,读起来都能让人朗朗上口,且及易咏读入情入景。

34、一个人如果一生都怀有坦然的内心,凡事听从自己的道德、良知,还有什么磨难和苦难,不能够超越?

35、读懂王阳明,就懂了什么是知行合一。读懂阳明心学,生活中许多烦难之事都能迎刃而解。

36、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到了一个朋友父亲的官署去,他们在到院子里,他们一边讨论哲学问题,一边在院子里漫步,当他们看到了院子里的竹子时,他们突然想到了朱熹关于“格物”的哲学论题。可是,他的朋友对朱熹“格物”的问题弄不清,于是,他的这位朋友在院子里对着竹子搞试验,他直对着竹子直看,对着竹子“格”起来,他不吃不喝,“格”了三天三夜,人都病倒了,但却没有能从竹子里“格”出个道理来。

37、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38、在知天命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人到六十之时,就达到耳顺之境。耳顺之意是说,听到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不会觉得不舒服。这是在生命的洞达之后产生的一种包容心态。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个境界是对不同于自身的生命体验的理解与尊重,霍达与包容。

39、每天看上一篇,在仓皇忙碌的都市生活中,领会征服无数大人物的“心学”。

40、一直到30岁之后,确切地说是在31岁的时候,他才感到佛系、道系都不靠谱。

41、对于不容易静下心看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最好读的明史。里面写的内容很生动、流畅。我读的时候用不了多久便看完了。

42、30岁之前,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43、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最后

44、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平常无事,或者夜晚睡觉,没有醒也没有梦,这就是寂然无物的状态,既没有意识到自我,也没有意识到别人,更不会意识到物质的世界。白天我们醒来,好像什么都看见了,知道各种物体,形状,颜色,心就像镜子一样,把外面所有一切,形象,都照映在镜子上,一一呈现在心镜上,如果感知能力强,其实所有事物真有点像在心内一样,因为我们有个觉知,就像个旁观者一样觉察着自我和世界的变化。这些统统可以通称为相,比如像阳明说的花,那么由此得到一个“花”的印象或概念,也可叫做道理,这就是心既是理。

45、由他提出的“心学”不仅成为儒学又一宗,更影响世界至今。

46、立功上——王阳明多次平定叛乱,几乎没有败绩;

47、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8、“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49、遇急事要“缓”,遇难事要“变”,遇烂事要“离”,遇顺事要“敛”。

50、“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是出自明朝圣人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它的完整版本是“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没有看到这个花朵的时候,这朵花对你来说就不存在。但是当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对你来说就存在了,它的美丽和鲜艳色彩也有了它的意义,这朵花就不是你的心外之物,而是存在于你的心中。

51、要“知行合一”。一个人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多磨练自己做事的方法,才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52、不过,很快就又兴趣转淡。他的文友们颇感惋惜,他笑着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辞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

53、原文:凡文过掩慝(tè),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54、那些外界带来的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在他的心学里给出了一张张神奇的心灵药方。

55、孔子说的“十五志于学”,不是现在所说的启蒙教育。而是“在明明德”的大学之道。它指的是人格培养的开始。孔子这段话说明,人格修养是终生的事业。从十五开始,直到才能达到至善之境。孔子的现实是,很少人能活到七十以上的,人到七十古来稀。也正因此,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人格完善之境。

56、这首诗里,王阳明还说“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为往圣继绝学”的远大志向。他甚至羞于将自己和朱熹、郑康成相比较。其内心的这种自信,正是来自于他对圣学的证悟。近五百年的实践证明,王阳明的“心学”的影响,的确已经超过了郑康成和朱熹的影响力。

57、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58、阳明心学问世近500年来,越来越焕发出它的光彩,连哈佛教授都说“21世纪是王阳明时代。”

59、面对现今信息时代,很多人都无法静下来好好的读一本书,想要了解阳明先生的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吾性自足等等观点,并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的含义,而应该好好阅读一下相关作品。今天,我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切入点引导读者,从一部连续剧开始,《王阳明》电视连续剧,已经在2012年在贵阳电视台首播,目前可以在优酷视频上找到韩文字幕版本,一共38集,通过观看连续剧,可以让普通大众初步了解一下阳明先生的生平事迹,从而初步了解他的思想,另外2015年有人拍了一部连续剧叫做《天下正道》的连续剧,也是讲述阳明先生的传奇人生,目前还未开播,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60、本书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写给大众的最全面、最丰富的王阳明通俗传记,也是最权威、最严谨的心学读本。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是全面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是轻松读懂阳明心学核心精髓的权威读本。在国内上百种关于阳明先生的传记中,冈田先生传记是不可超越的存在。

61、中华传统文化讲,人要善良,一善解百灾。“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就是告诉我们:懂得责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他人,才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

62、有一位朋友常常因为生气而责备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反身自问。如果光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听后,这位朋友深感惭愧。

63、有了关于“心即理”的根本观点,有了关于“理”是德道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豁然开朗了。也就是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形成了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点。他的这个根本观点,是沿着陆九渊“心学”的路数走而悟出来的“心学”心成果。这是跟朱熹的“理学”不一样的“心学”新的理论成果。使陆九渊的“心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新阶段。王阳明讲学图

64、这由对“知行合一”目的的分析,王阳明便过度到他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这“致良知”并非那么深奥,其实是从很平常的行为中就可以去理解的。

65、积极的人生需要学会做减法。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因为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摆脱负累的“冗杂”,回归自己的本心,才会活得轻快洒脱。

66、王阳明举了一些很常见很平常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当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便要去制止;当人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时,便要过去帮忙等等,这就是依本心在行事,也就是良知的表现。

67、《王阳明全集》是2011年10月12日上海古籍出版社于出版的图书,作者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68、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