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文案精选59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04 09:32:09 浏览59

孟子名言

1、(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4、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5、(1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6、(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9、(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1、(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2、(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3、(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4、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5、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8、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0、(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2、(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做“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3、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2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6、(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2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名句

2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9、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30、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31、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3、(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34、(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35、(28)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36、(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37、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38、(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40、(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41、(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2、(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4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4、(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子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逃亡。

45、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6、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4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8、(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49、(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50、(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51、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52、(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53、(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4、(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55、(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5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57、(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58、(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