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的特点
1、神话故事一般通俗易懂,语言比较容易通过口头表述。
2、(2)从《中国民间故事》一书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
3、多采用象征形式, 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4、星湖五年级语文组基于五上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多学科融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民间故事,多维度欣赏民间故事,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会缩写故事,把精彩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介绍给大家,培养学生综合提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将单元整组学习与多元化艺术欣赏相融合,在年级组内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指向童真语文的实践认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5、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
6、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7、神话的本质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8、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9、赋文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讽刺意味,具备了民间故事赋对话体、叙事性、语言大体押韵的特点。
10、 文字| 杨瑞萍 许怡
11、民间故事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由不同人口中讲出的故事,它们的情节结构常常大同小异。甚至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所讲的故事也惊人地相似。这是因为,民间文学出自集体口头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身姿,既保持着它的基本形态,又发生局部变异,构成大同小异的若干不同文本,有人将这些文本并在一起,称其为同一“类型”。例如著名的“灰姑娘”型、“兄弟分家”型。民间故事的“类型”化特征,为每一个阅读者大体量、快节奏阅读民间故事的提供了“捷径”。如何“感知类型”、“概括类型”,“运用类型”也成了民间故事教学的内容之一。
12、 一条老猎狗年轻力壮时从未向森林中任何野兽屈服过,年老后,在一次狩猎中,遇到一头野猪,他勇敢地扑上去咬住野猪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齿老化无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猪逃跑了。
13、 不知不觉,这一周的“崧舟观课”又进入了尾声,王老师通过本次讲座引导我们遵循文体特征实施教学,唤醒大家教学的文体意识。在民间故事的教学中,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民间故事,从中习得讲述技巧、明了文体特点。
14、我在想学校教育之前,人们如何受教育?如何知道礼仪廉耻、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社会的秩序何以被改造成“这样”而不是“那样”?今天,在那些完全没有机会和能力接受正统教育的草根阶层,如何为人处世,对人接物,传承香火,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有滋有味。
15、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深深吸引着孩子们。阅读民间故事,不仅能领略到动人的情节,还能认识许多精彩的人物,也能品味做人的道理。
16、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
17、有很多情节比较夸张,比如孟姜女哭倒长城,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的故事。
18、 根据社会潮流选择。社会潮流不同,选择的故事也不同,比如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了很多“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让人震撼,也让人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奉献社会,承担责任。
19、就体裁特征和传播方式而言,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20、“弓主任您好,我是508班的潘灏宇,下周五下午三点,我们班计划在博雅大讲堂举办演故事比赛活动,我们的小演员个个精心准备,我们的民间故事相当精彩,希望您来参加”
21、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2、《白蛇传》与《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有了爱情结晶,其他两个却没有。
23、(1)在成人眼中,小兔乖乖的故事永远无法和《哈利波特》相媲美,但是,宝宝们却不这么认为。这就好比在成人面前放一本时尚杂志和一本高等数学,多数人宁可承认自己没有品位也不会读那种晦涩的文字。同样,宝宝也只对自己听得懂的故事情有独钟。
24、传奇故事: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
25、神话故事大多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如惩恶扬善。
26、(8)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27、 虽已立秋,但此时依然还是夏天的味道,全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之秋意。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们静候在书桌前,等待着王崧舟老师的“崧舟观课”第六讲:如何以讲故事为主线贯通民间故事教学。
28、评价:重点听一听如何创造性复述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9、民间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从神话、传说到变形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生活故事、笑话,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幻想性依次减弱,现实性依次增强。
30、五年级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较为系统的学过童话、寓言等短篇故事,初步懂得应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把握故事的主旨,了解人物形象,梳理故事特点。但是他们更多聚焦在故事情节上,还未对民间故事有进一步的思考,没有形成关于这一文学题材的类化认识。在年龄特点上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在小组合作中重视小组的舆论与评价作用,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学习活动,加上学生形象记忆比较丰富,抽象记忆能力也有所发展,为学生感悟民间故事、创造性复述故事进而演民间故事提供合理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31、(2)睡前故事的日日常新,说到底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宝宝其实并不讨厌重复的听一个故事。他们每重听一次,就会和记忆中的情节相对比,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些故事你只讲了前半段,他们会立马接上后续的部分。
32、 师:织女被抓,牛郎当然要去追,所以整个故事当中最精彩的情节就出现了,分别是:牛郎追织女、王母划天河。这段情节再次证明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幻想奇,有没有发现里面神奇的幻想,有两处,第一处?
33、还有好多孩子想要分享自己的邀请词,接下来把你的想法写到堂清上!
34、 虽然只观看到虞老师的《牛郎织女》几个教学片段,但是课堂中流露出的极简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跟随虞老师轻松的气氛,行至水深看云起,真乃一大享受呀!
35、有一天,当我从记忆仓库里,小心翼翼地打开“母亲的故事”,抱着试试的心情,为今天这些听着摇滚乐、看着卡通书长大的孩子,讲起老的完全有资格进入博物馆的“田螺姑娘”、“月亮婆婆”时,我发现,孩子的眼里满是激动、惊奇、向往、欣喜,他们唱啊,念啊,欢啊,乐啊,这让我真正感受到语言超越“工具”的存在,理解了“语言和人的同位一体”意义所在。
36、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和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从神话、传说到变形故事、动物故事、寓言、生活故事、笑话,其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幻想性依次减弱,现实性依次增强。这一点是民间故事区别于神话的主要特征。
37、 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远古时代人对自然认识不深刻,对某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为寻求合理的理解方式,在现实基础上和无限想象上形成的故事。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这些都是古时代人对自然现象的某种想象而成的。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聊斋志异》等夹杂着社会关系和神怪故事。
38、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39、在曹植之后,傅玄有一篇《鹰兔赋》。《全晋文》卷46据《初学记》卷21辑录了残句:“兔谓鹰曰:汝害于物,有(原校:疑当作我)益于世。华髦被札,彤管以制。”程章灿先生《先唐赋辑补》又据《玉烛宝典》卷6辑录5句:“我之长兄,长曰元号鸟,次曰仲雕。吾曰叔鹰,亦好斯武。”据《文选》卷54《辩命论》注辑录两句:“秋霜一下,兰艾俱落。”(15)可以看出,是代言体、论辩性的俗赋,同敦煌本《燕子赋》(乙)相似。傅玄的诗文,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很大。
40、(1)赵逵夫《荀子·赋篇包括荀卿不同时期两篇作品考》,见《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0-498页。
41、它的价值在于“传承历史,教授知识”:睡前故事是每个孩子童年里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够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互动,更可以对安眠起到一定效果。作为家长的你,是如何给宝宝挑选睡前故事的呢?
42、(15)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
43、生1:我认为这场活动是围绕民间故事展开的,所以我想为这次活动定一个主题:“讲民间故事,知世间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