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
1、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2、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7、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8、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译文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
9、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1))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10、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的飘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洞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
1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2、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13、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1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5、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16、——《九章·怀沙》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17、(《离骚》)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8、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9、《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20、《端午日赐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1、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22、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4、诗中,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诗人选取了端午节来说事儿,可见那是的端午节应该是挺热闹的,人们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来庆祝节日,节日气氛很浓厚。然而,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有人评论说这首诗的品质不高,不过对于语言酱来说,这首诗还是杠杠的啊,毕竟,俺是写不出来的,哈哈。
25、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26、《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7、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2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