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文案精选3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7-31 08:47:44 浏览59

论语名句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论语名句)。

2、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3、(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名句)。

8、(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9、(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0、(注释)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2、(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3、思维围绕钞票转的人叫资本家,是钞票的积累;围绕企业的叫实业家,是能力的积累;围绕社会的,叫企业家,是形象的积累。真正的企业家,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的事,他干,仅有利于自己不利于社会的他是不干的。我的正义感无处不在。敢爱敢恨,爱憎分明。我是在由实业家向企业家迈进的路上。

14、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6、(注释)可以跟他说的,却不跟他说,就会错过值得交往的人;不可以跟他说的,却跟他说了,就是说错话了。聪明人既不会错过值得交往的人,也不会说错话。

17、(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8、大意: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1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22、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

23、(译文)(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24、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27、企业家必须崇尚先做事后做人。当你企业成功的时候,才有资格说先做人后做事。你如果大成的时候,像李嘉诚这样,才能只做人不做事。

2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29、(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