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知识一年级
1、上课前要调整好心态,一定不能想,哎,又是数学课,上课时听讲心情就很不好,这样当然学不好!
2、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再用这个数减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4、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5、一个两位数,位是十位,一个三位数,位是百位。
6、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7、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8、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个位只需写上0。
9、你拍我拍勤奋努力争上游。6+4=10可以分成4和
10、1-1=()4-3=()4-1=()4+1=()
11、在时间许可时,我们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数学游戏,通过那些具有训练目的的游戏促进孩子在数学、认知、空间理解、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无压力的宣泄内在的情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当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渗透到游戏中时,他们不愿输的努力就会从游戏本身扩展到学习中去。如书中的“猜数游戏”一人心里想好一数,另一人猜并根据提示不断调整答案,直到猜对为止。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长可分阶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20以内的数。下学期可发展猜到100以内数。
12、你拍我拍创建先进班集体。7+3=10可以分成3和
13、(2)确定第几的方法: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这个事物的顺序就是“第几”。
14、数列之间有规律,观察相邻数变化,通过计算找规律,后面数据很明了。
15、1○3 7○7 9○6 1○0
16、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17、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力本身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差别。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克不及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习中出现漏洞,这时候就需要在职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老师会资助学生把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18、( )、( )、( )、( )、( )、4
19、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20、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21、(-)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22、小于号正好和大于号相反,小朋友伸出左手,左右的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形状就是小于号,所以我们说左手藏着小于号。大于号大大的嘴巴朝着较大的数字,小于号尖尖的嘴巴朝向较小的数字,所以就有了另外一个口诀——尖尖嘴巴朝小数。大家做题的时候,脑海里回想着这两个口诀,就不会出错啦。
23、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这两个符号表示剩余和不足,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24、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教材(高清版)
25、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26、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7、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圆面。把圆柱横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就不能滚动。
28、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读作3等于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读作3大于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或“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到5的认识知识点
29、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0、2+9○9+4 9+8○8+5 5+6○7+4
31、7+2○10 5+2○10 7+4○6+6 9○6+3
32、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33、(10)+(60)=(20)+(50)=(30)+(40)
34、“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
35、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36、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37、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38、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总结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9、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把圆周率测算到了第35位。
40、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41、要想学好数学,多做标题问题是必需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资助开拓题型。
42、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43、(期末复习)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练习汇总,有答案!
44、18-9○6+4 14-9○15-10 19○10+9
45、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46、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7、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48、包括:认识钟面、时针、分针,认识整时、半时。
49、 小肠第一部分叫十二指肠,它的长度相当于本人12个手指的指幅
50、如623+595+602+600+588可选择600为基数,先把每个数与基准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基数与项数的积。
51、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52、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53、15-6○4+12 6+13○8+11 17-6○5+5
5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55、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56、 □+○=16 ○-△=3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