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谦虚的例子
1、主人惊讶,资助给匡衡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圆木警枕》: ;司马光是北宋人,他担任官职后,因为发现自古以来还没有一部较系统的编年体通史,所以决心挤出时间来完成这部巨著。
2、1960年,广西打造出了艺术精品《刘三姐》,当时几乎整个广西都在演《刘三姐》,包括彩调、桂剧等各个剧种,其中单单是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就有45个人之多。而当时只有17岁的黄婉秋就是其中之一。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将《刘三姐》搬上银幕,苏里导演专门来到广西,在45位扮演刘三姐的演员中,选择了三位演员作为电影《刘三姐》的女主角候选人。她们分别是傅锦华、尹羲和黄小曼,并前往长影试镜。而和她们一同前往长影的,还有黄婉秋,不过不是刘三姐的候选人,而是剧中女配角舟妹的扮演者。经过试镜,该影片相关负责人将傅锦华作为最初定下的人选,并且还专门拍了一段样片,后来觉得傅锦华唱歌时嘴太大了,不好看,所以建议换人。这个时候,有人建议选用杨丽坤,她刚刚主演完《五朵金花》而一路走红。但导演觉得《刘三姐》是广西的精品,所以演员最好还是在广西寻找,就这样,原定在电影中扮演舟妹的黄婉秋,因为年轻靓丽的形象,而进入导演苏里的视线。最终,确定黄婉秋出镜扮演女主角刘三姐,而傅锦华担任刘三姐的大部分配唱。结果,电影《刘三姐》一上映,就引起国内外的轰动,黄婉秋出人意外,从小配角的位置摇身一变,“捡漏”得来扮演刘三姐的主要角色,一跃成为当红电影明星。
3、 每个堂的设计风格、造型均一位设计大师或一个设计团队创意发挥,极具个性化,显示一批现代设计艺术大家的魅力。
4、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而当我们的人生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5、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中国古代名人谦虚的例子)。
6、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7、”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老师”。
8、匡衡借着隔壁漏过来的灯光看书,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看看匡衡,想想自己,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只要我们发扬匡衡“凿壁借光”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9、因为我的第一本书《奇石与欣赏——醉石斋启示录》出版后,反响强烈,陶景飏与吴丈蜀沟通后,陪同我去黄石大理石厂采访,我很快完成了第二本书《石画与欣赏——铜鼓地启示录》,这部书也是由吴老题写书名并题诗。一天,陶景飏校长对我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准备资助我去莫高窟采风,完成《石雕与欣赏——莫高窟启示录》。可惜,我一直没有时间去莫高窟采风,没有完成《石雕与欣赏——莫高窟启示录》,倒是为了第五届中国暨国际观赏石展览会完成了一部献礼之作《奇石与鉴赏——中华奇石馆启示录》。
10、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摘自《赤壁赋》
11、刘邦能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谦虚。刘邦的这种谦虚的品德,不但赢得了郦食其的尊重,而且赢得了许多人的佩服,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大批的人才,如张良、萧何、韩信等等。正是这些人的邦助下,刘邦才得以成就了帝业。
12、读着这一串串滚烫的诗行,我们怎能够不去颂扬:延安来的红诗人。
13、1961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电影界评选“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秦怡与王丹凤、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等22人入选,成为“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今天的娱乐圈,很多老艺术家们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当中。由于年纪和时代的因素,他们已经没办法再在主流的影视剧中出现了,但是秦怡等电影表演艺术家曾经留下的演艺成就,永远灿烂辉煌,永远铭刻在社会大众的记忆里。
14、同县人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佣劳作,却不要报酬。
15、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6、牛策划丨《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相爱相杀,但都火了!
17、 对21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人来说,“中华古代圣贤园”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历史文物。
18、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专项练习(有范文),可免费下载打印!
19、我们曾学过《出师表》《失街亭》(《三国演义》)《蜀相》等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一个人物——诸葛亮。
2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22、吴丈蜀谈到他练习书法的方式时告诉我说,研习名家碑帖是他的自学途径。自幼酷爱书法,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钱购买书籍与碑帖,他14岁从家乡泸州到成都求学,这时,吴丈蜀已经热爱上中国古典文字和汉字书法,他在课余时间常到装裱铺、匾对铺、名寺、会馆等地方去观摩名家书写的匾额,他尤其喜欢观赏谢无量与于右任两位先生的墨宝。吴丈蜀观赏《石门颂》《石门铭》及汉魏碑和晋人法帖,品味明清书法家的字,包括八大山人与郑板桥的字。当年,在西御西街两家旧书店,以及少城公园内的市图书馆,每天都会出现一个少年的身影,他就是吴丈蜀。吴丈蜀凭借超人的记忆能力,一边揣摩碑帖的韵味与行笔方式,默记在于心,用手指在掌心画字,背临下来,再一次两次地加以熟记。凡是他读过的碑帖,能够久久不忘,并能够取其之长。故有专家评价,吴丈蜀学习书法以“读帖”为主,凭借胸襟宽广、记忆力过人、学养深厚,故能够博观约取,食古而化,将其在汉魏六朝等历代碑帖中所得,化为自己的笔墨语言。
23、 面对这个霸道横行、战乱纷争、军备疯狂、生态脆弱的世界,“中华古代圣贤园”必将承担起“当代文明新航标”的(部分)重任——无尚荣光的重任。
24、(时讯)王建球现场调度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与改革试点现场会筹备工作
25、译文: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从事奉父母延伸到事奉君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最终圆满于立身行道,这才是孝道的完成。通过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才是最大的孝道。
26、1995年邓玉华演唱的《情深谊长》被评为中国第三届《金唱片奖》。
27、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28、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
29、李勤和父亲李壮平一起创作的《东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画一经展出,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李壮平与李勤的油画作品获得国内权威机构好评,例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对于李壮平与李勤的油画作品高度评价,认为其绘画手法之细腻生动,在近百年的绘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30、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31、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32、祖冲之,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专家。
3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4、吴丈蜀感慨地告诉我说,一个书法家成功的奥妙是功夫在诗外。抗战胜利后,吴丈蜀先后辗转重庆、上海、香港,其间曾任秘书、编辑、新闻记者。吴丈蜀为谋生经重庆并顺流而下东到上海,在荣宝斋悬卖字。这期间,《中国生活》杂志辟专版介绍吴丈蜀的书法艺术,原来书法家马公愚等人,在一次书法作品评选会上,看中了吴丈蜀的书法作品,马公愚等称赞吴丈蜀的书法艺术格调高雅。于是,吴丈蜀的名声不仅由四川走向全国,并开始远播到国外。吴丈蜀的书法风格与他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他认为,功夫在诗外,一直注重书外功,追求的一种归真返璞、天人合一的至妙之境。吴丈蜀说,古来文、墨并称,可见文字与书法的血缘关系。他认为,书法应无村俗之气,不做作,不雕琢,不剑拔弩张,也不四平八稳,无媚气,无媚骨,无火气,无霸气,无粗俗之气;人雅字自雅,人俗字自俗,人倔字自倔,如其他艺术一样: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书法亦然。吴丈蜀在他的一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素养,有学者认为,吴丈蜀以拙寓巧,以朴寓华,似拙非拙,似朴非朴,创造了“古今无此体”的独家书艺,富有神韵天趣,而蕴含风神独绝之美。
35、2004年,我去海南,在海口经济学院任教,我与湖北武汉科技、文化界的联系少了,但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程云这位老前辈,等到我准备去看望他的时候,获得的却是武汉晚报刊登程云去世的消息。2011年9月10日18时55分,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离休干部、原副部长、著名词曲作家、音乐理论家、作家程云因病医治无效,在汉辞世,享年91岁。“灵璧起程延安展翅江汉翱翔一湾湾流水红绸共舞抒壮志,松柏精神云水襟怀锦绣文章浩荡荡九歌楚天同悲哭斯人”,这副挽联概括了程云的艺术人生。现在,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词曲作家、音乐家,将自己曾经发表的《误会与扶植》刊登如下:
36、 赏析: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
37、墨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38、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的最成功帝王之一。
39、记得在延安学习时,他常常看到朱德总司令开荒种地,他吃过朱总司令种植的又大又甜的西红柿,他还在朱总司令家中做客,诚挚的感情像山泉涓涓,于是,他写出了赞美朱总司令的诗《夜歌》。
40、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41、有人说磨难会消磨人的容颜、意志,但在秦怡的字典里,生活给予她的不幸和痛苦,不仅没有成为负担,相反却让她愈发的强大起来,秦怡把一生奉献给了电影事业,她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国家给她颁了这么样的一个沉甸甸的奖项,那是她老人家应该所得到的。
42、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43、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先辈留与后人的智慧宝典。家训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自此绵延数千年,中国传统家训精深宏富,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
44、 它远非一般实用性的、短期效益的经济论坛、科技论坛、艺术论坛等可以相比。
45、 时间阶段为1840——1919年,这个馆可不必急着建设,但应该在规划设计中预留空间,适时建设。在圣贤入馆上要慎重,通过严格的评选,让那些大家公认的、争议不大的及功大于过的人物入选,如魏源、林则徐、张之洞、左宗堂、严复、詹天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秋瑾、邹容、蔡锷……
4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47、 由国家最高层领导牵头,创新编辑理念,精心整体规划,集结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传记作家、出版家、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与中国最具实力的历史学家、国学家一道,共同完成这一空前浩大的、超高等级的文化建设工程,为后世留下属于21世纪初期的中国〈史记〉、《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48、 译文: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不顺从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49、 即使只是个初提,也让我们热血澎湃,心潮激荡,敬意飞升……
50、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褊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5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52、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53、牛策划丨和美祝酒歌,这么逗bi的五粮液你见过吗?
54、 译文: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极点;把美名推让给别人而自己承担过失,是德的极点;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点;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在财物面前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55、 这一活动,有利于获得全民历史文化的认识(意识)的最大公约数,更是一次中国历史人文知识的精华级、国家级、国际级之普及培训,有着超凡入圣的教育效果。
56、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57、 届时,中国与外国大师级的人文学者专家荟萃一堂,畅舒己见,奔放智慧,友好争鸣……
58、在莎蕻看来,诗是诗人炽烈情感燃烧后飞腾的火花。诗贵真情,有了情,诗歌才有飞翔的翅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莎蕻在山西省安泽县家乡工作,他经常在山乡城镇演讲,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一天,他控诉日寇罪行,怒火满腔,一首诗从胸中喷发出来:“沁河岸红缨点点,太行山刀光闪闪。”这首题为《太行山》的诗,便是怒火烧出的处女作。
59、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60、曾卓祖籍黄陂,1922年3月5日生于汉口,曾卓4岁时,就遭受晴天霹雳,他的母亲不到25岁却遭到遗弃,曾卓随可怜的母亲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母亲的不幸,在曾卓幼小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曾卓6岁时上汉口“六小”,就吐露出超人的天赋,他这个时候,开始接触中外儿童读物,小学期间,曾卓受到老师的赏识,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发表了几篇作品,从此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并狂热地喜爱文学。1936年,年仅14岁的曾卓,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生活》:“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桨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漩涡。”既展露了诗人的才华,也展示了不凡少年对于命运的深沉思考。曾卓15岁时,抗战爆发,高年级同学和进步青年组成读书会,曾卓毅然加入,正在兴起的抗日救亡浪潮和鲁迅的思想,唤起了曾卓的革命热情,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入时代的洪流,投入“一二九”运动的浪潮,成为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第一批成员。不久,曾卓被学校开除,被迫离乡背井,辗转来到重庆。不屈不挠的曾卓,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如火似荼的斗争,熔炼了如火似荼的青春,也熔炼了曾卓如火似荼的诗情。1939年到1943年,曾卓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曾卓的诗歌经常发表在进步刊物《文群》上,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抒情诗流派的代表者,曾卓的诗,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民族的苦难,无情鞭挞反动统治者。
61、从此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向了工厂、农村和每个家庭。法拉第没有就此停步,继续埋头在实验室里,用实验证实不同形态的电的同一性;发现两条电解定律,打开了化学的大门,揭示电同化学亲和力的关系,还研究了伏打电池,发明了测量电压的电压计,证明了电荷守恒……他拒绝了有丰厚报酬和商业性技术的研究,潜心研究。皇家学院院长去世后,学院理事会请法拉第出来当院长。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按周拿工资的实验助手,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登上科学的顶峰,当上皇家学院院长,这将在科学史上传为佳话,但是他却谢绝了。法拉第避开荣誉,荣誉却紧紧跟着他。每一次有重大的发现,国内外的大学、学会和科学院就纷纷给他颁发荣誉奖状、奖章和学位,他却把这些荣誉证书统统放在盒子里,还在盒子里放了一张自己写的证书:“在这些成绩记录和重要事件中,我谨记下一件事的日子,作为荣誉和幸福的源泉,这件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我们是1821年6月12日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