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天气的谚语
1、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2、我们翻看日历就能看到,今年腊八那天是“癸亥日”。按老黄历上的说法是一个甲子的穷尽之日,意思是说,把“子月子日子时”的漏出来的力量收集起来,而从子月漏出来的力量就是“子水”的力量。也就是说腊月初八的“癸亥日”和前一天的“壬日”是很容易出现降水的情况。
3、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的次日开始,向后数九个九天,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数九”的第一个九天叫“一九”,
4、天气谚语不止以天色来辨别天气状况,亦会使用云朵形态来辨别。“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明显的布满卷云(鱼鳞状)的天空延绵很长,而这种位于高海拔的卷云指示出有低气压的云雾由西向东移至。这通常会增加风速,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增厚云朵与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生成降水作用。
5、“天气闷热不舒服,有雨不过午”,即下雨前空气中水汽增大,气温湿热,人体中的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发,因而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6、崇明岛四面环水,进出海岛必须要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当时不管是什么船,都是靠风力来航运的,船在江海中航行时,必定要受到风、雾、潮的影响,突变的天气如龙卷风、雷暴大风、台风等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时,狂风巨浪随时有可能把航行的船舶吞噬,遭到突如其来的灾难。岛上先民们为了安全地进出海岛,迫使他们要通过观察天象、物象来研究天气变化,以确保江海上的安全航行,避免船翻人亡的灾害。这方面的天气谚语如“五月里迷雾,乘船勿用问路”、“北风冷,台风遁”、“云中有吼声,不久龙卷临”、“浪头圆圆浪面大,及早调蓬赶回家”等。
7、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8、崇明岛有史以来就是一个移动的沙洲群,1400年前从长江中不断下移至今日长江口。大大小小的沙洲涨涨坍坍,最终形成现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祖国第三大岛。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很多地方都有老百姓迁徙到崇明的。据史书记载:最早登上沙洲垦拓安家的是来自江南句容一带的百姓,以后江北的南通、海门,江南的宝山、南汇、嘉定、常熟、张家港、江阴以及浙江沿海地区都有前来拓荒并居家移民到崇明的。崇明历史上先后隶属于通州、扬州、苏州、太仓、南通,一直到1958年才隶属于上海。江北风、江南情都是崇明风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还有各个朝代的流放犯人也从天南海北被放逐到崇明岛,北宋后期为避战乱从中原地区过来的大批逃难者等。
9、 今年八月十五阴天的话,明年正月十五就下雪
10、一个地方的看天经验,仅适合于当地或本地区,视野局限在头顶上的一块天地,看不出天气系统的移动,更不能了解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如台风在离我国几千公里以外的洋面上形成、发展,台风何时形成?沿什么路径移动?将从何处登陆影响我国?这些用天气谚语是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和判断的。
11、关注(客家人)回复数字(101),收听5首好听的山歌
12、五个月韵律测气候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五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13、大气环流是自西向东的,云也是自西向东移动。日出时太阳在东方,云在西方;日落时太阳在西方,云在东方。早上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辐射增加,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睛。
14、据天气预报显示,到了在本月的7号左右,国内大范围地区再次被暖流环绕。所以,受这次冷空气的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偏冷,但是大部分地区依然改变偏暖的迹象,这种偏暖的现象可能会持续到1月中旬左右。但是,这波冷空气很难导致大范围强降温,东北,华北等地,将会有较弱的冷空气影响,温度要比前一段时间低一些,家人们要多增添一些衣物,注意保暖。
15、今晚花花云,明天晒。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6、2021年二九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17、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
18、闻雷测天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19、由于崇明岛四面环水,为了与外地开展贸易活动,崇明岛先民开始发展航运业,而航运事业发展唯一的工具就是船,元明以来,航运业也成为当时崇明经济支柱之一。经过多少代崇明人的努力,研制出了适应在近海和江湖中航运的独特的崇明沙船,成为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帆船在江海上航行,尤其是长途航运,船老大(船长)必须要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才能确保海上航运的安全,这就迫使船老大和船工们要具有善观天象、海象和物象变化来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本领。这方面的天气谚语如“风速特大风向乱,预防龙卷来捣蛋”、“冬春北风狂,夏秋台风多”、“春雪早,台风多”、“立秋响雷公,秋后无台风”等。崇明人历代从事撑船航运的特别多,到近代以来产生了一大批在我国航海史上有影响的航海精英,他们也无不是知天文识地理的人。
20、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意思是即雨停后,仍有四级的偏东风,这是降雨暂停的征兆,表明西边还有低气压移来,未来会下更大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