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训是什么意思呢
1、(示例)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
2、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起初适用范围严格有限。后来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即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3、不足为法,拼音是bùzúwéifǎ,意思是足:值得;法:效法。不足为法,比喻不值得学习、效法。出自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释义:建安从此之后更加靡丽,不值得学习与效法。
4、(误用):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5、“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
6、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7、 (误用)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8、(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9、(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10、(误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1、(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12、(示例):这么些年我一事无成,不过是蹉跎岁月。
13、(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14、不足为训,汉语成语,拼音是bùzúwéixùn,意思是指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15、例句: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
16、(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7、 (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18、(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19、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0、(误用)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21、 (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2、 (示例)这篇文章意义不大,作者所提并非什么石破天惊之见。
23、(释义)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24、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25、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26、第六种,训练,是指养成其善良习性,锻炼其体魄、智能,使之品性端方、技艺精专。另外,“训”字还作“顺”、“驯”的通假字。
27、 (误用)现常被误用为某样事物很红或很抢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28、 (释义)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出人意料,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9、(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0、(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31、(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32、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33、(释义)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34、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35、 (示例)他才思敏捷,看到约稿邀请,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36、 (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37、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38、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39、“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
40、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41、(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42、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