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歌主题
1、猛虎象征人性的“刚”,蔷薇象征人性的“柔”,猛虎细嗅蔷薇的景象,象征刚与柔的完美结合。人性常常表现为两种相互对立的本质,一如骏马秋风塞北般豪放,一如杏花烟雨江南般婉约。人皆多多少少兼具二者,虽有差异,大都比例不同而已。然而余光中的诗经过阳刚与阴柔的调和,便显现出了变化莫测的境界。
2、早在08年余光中教授作客"扬州讲坛"时,就曾提到:诗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艺术。诗是文字的艺术,音乐呢?音乐是一种如何分配时间的艺术。诗这种综合的艺术,兼有音乐的时间安排、同时也有着绘画的空间安排。
3、余光中当时也在场,余光中听杨弦唱了他的《乡愁四韵》。他就跑去跟杨弦说,他的诗集《白玉苦瓜》有不少诗其实都挺适合谱曲的,问杨弦要不要试试看。
4、1971年创作《乡愁》。自1974 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 11 年(期间返台客座 1 年)。再此期间也是他「探索历史」的时期。(余光中的诗歌主题)。
5、对于像杨弦这样,二战之后在台湾长大的年轻人,他们几乎是听美军电台的西洋流行歌曲长大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像现代诗这样的语言,可以放在青年世代的原创歌谣里面来唱,既不照抄西方的东西,也不完全回到所谓传统的民乐路线,他是一个融合了自己的东西还有外来的东西,打造出来的新品种,这样的音乐没有前例可循。
6、 余光中:乡愁是人同此心、举世皆然的深厚情感,对于离家甚至去国的游子尤为如此。当年,我离开大陆,已经21岁,汉魂唐魄入我已深,华山夏水长在梦里。日后更从台湾去美国,乡思尤甚,所以乡愁的诗写了很多。
7、他曾是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也是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退休荣誉教授。校方特地播放了纪录片《余光中书写香港》做为贺礼。
8、《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
9、《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10、初读余光中,是那淡淡的乡愁勾起了我的遐想。轻烟似的愁思,怎能不引发同是天涯人的共鸣呢?那一张窄窄的车票,从那个年代,到这个年代,不变的饱含着是叮咛和嘱托;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从那个时期,到这个时期,永远承载的是团圆的希望。长江水啊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海棠依旧红,雪花依旧白,腊梅依然香,家信依然在云上飞啊飞,思念依然是游子心中永恒的情愫。即使现代通信工具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是诗的韵味却远远无可替代。唯有诗言,才能意犹未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1、除了音乐的表现之外,像《民歌手》这样的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语言的质感。
12、 余光中:古典文学是我写作生命的主流,也是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更是我写作语言的根底、骨架。不读文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文学,何从吸收。不熟读古典诗、文,就不会见识到中文能美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领悟古人的造诣已抵达怎样的深度、高度。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如果作者还通外文,而在恰当之处又引进方言俚语,那“八字诀”还可扩到十六字,加上“俚以见真,西以求新”。一位作者能掌握这么多语态,他的筹码当然比别人多,而文言正是一张王牌。
13、屈原的祖国之爱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爱中有怨,强烈的热爱眷恋之中包含着清醒深刻的批判意识,司马迁《屈原列传》指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班固《离骚>赞序》说屈原:“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李白《古风》谓:“哀怨起骚人”。都看到了屈原赋作对楚国“数化”的昏君、“偷乐”的d人和黑暗政治现实的怨愤、指责,当然,这一切仍然是基于对怀王、对楚国的最深厚的爱意:“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证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离骚》)。余光中的乡愁主题诗歌,亦是爱与怨的复调变奏。
14、 余光中:我熟读上千首英美名诗,不但教这一课已近五十年,而且还译过近三百首英诗。英诗的主题、句法、节奏、韵律、诗体意象等早已深入了我的内心,丰富了我的诗思、诗情,成为我“诗艺”不可或缺的成分。对于我的诗艺,中国古典诗是主流,西方诗是一大支流,至于“五四”以来的新诗,只是古典诗浅短的下游而已,不但三角洲有点淤塞,而且风景远不如上游与中流。
15、(24)卞之琳《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16页。
16、席慕蓉的《乡愁》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17、余光中的《乡愁》感情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席慕容的《乡愁》比较含蓄。
18、“一个秋晴的黄昏,一少年坐在敞向紫金山的窗口,写下他的第一首诗,那时候他没料到,这一生他注定要写很多作品,更不会料到,他未来的读者,不在大陆,却在海外,他注定要做南方的诗人,他的诗,注定要在亚热带的风雨里成长。”
19、 余光中所写近千首诗中,咏写人物的诗歌是很重要的一类,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不仅数量有近百首之多,且古今中外,身份各殊。这类诗,除了极少数篇目是以传说中人物为吟咏对象之外,其余都是写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有些您所心仪的人物甚至赋诗多首。这些诗,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不同方法,或选准角度,侧笔切入;或抓住特点,于细节中见风神。取材广泛,构思巧妙。比如那首被许多论者推崇的《寻李白》开头两句“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即以电影特写手法,把久远的历史镜头推到读者面前。而其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些诗句淋漓酣畅,所蕴涵的磅礴大气竞直逼唐宋豪放诸家。诗歌是一种空灵的艺术,而他所写又实有其人。他在诗歌中是如何处理这种实与虚之关系的?
20、而余秋雨则对自己身上的才气有着足够的认识,他生怕单凭这一点才气还不能叩开永恒之门。于是,他采取了强行推门而入的办法,对着空洞洞的里面大声喊道:“永恒在吗?我是余秋雨!”他不断地在电视上亮相,到处发表演讲,总是处在新闻和热点的中心……他企图在热闹中引起永恒的注意,而永恒听到了他的声音,却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21、作家慕容莲生曾在人物随笔《每朵莲都像你》中这样描写余光中和范我存的生活:
22、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23、余光中可以无愧的是,他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他的才气和余秋雨的才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他对自己身上的才气没有太多或太高的认识,他自然、质朴、率真、快乐地活着,读着,写着。他虽然追求永恒,但他从不直接跟永恒套近乎,他不想在永恒面前做自我介绍,他希望有一天永恒会叩开中国文学史的大门,怯怯地问道:“请问,余光中是谁?”
24、但是杨弦的想法是很单纯的,假如说,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到唐诗,我们的先民本来都是唱的,只是现在那些旋律,在历史的长流之中消失了。假如诗经是先民的民歌,乐府是先民的民歌,那么到了二十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够试着用现代诗来谱曲,把他称之为现代民歌呢?
25、余光中少经战乱,九岁稚龄便目睹了首都南京的沦陷,他与母亲辗转流徙在日本军队的铁蹄之下,从江苏,到安徽,走上海,远避香港,取道越南河内,经昆明来到战时首都重庆,与随国民政府先期到达重庆的父亲团聚,而后全家寄居巴山蜀水之间。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8年抗战岁月,回到南京不久的余光中,又因内战爆发被迫放弃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机会,先入金陵大学外文系,后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再避难到香港,最后漂往孤岛台湾。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他数度赴美求学讲学,又赴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再转回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可以说,余光中的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漂泊感、异乡感始终如影随形般伴随着他,四川对出生南京的少年余光中来说是异乡,台湾对家在大陆的余光中来说也是异乡,香港对定居台湾的余光中来说还是异乡,而美国新大陆对华人余光中来说更是异国他乡。故乡和祖国不仅是地域的,而且是文化的,对从小谙熟经典的诗人余光中来说,故乡和祖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文化和诗词文化的:“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迫于时世离乡去国的余光中,置身满目异俗的异国他乡,常有一种文化放逐感,他无法割舍对家乡祖国的深挚情恋,所以他无法不想到屈原并自比屈原。余光中回顾数度旅居美国的经历时曾说:“远适异国,就算是待遇不薄,生活无忧,但在本质上始终却是一种‘文化充军’”作为诗人,强烈体验到的漂泊放逐感,使他与屈原在身份和心境上达成了深刻的认同。他的《新大陆之晨》写道:
26、(10)《象牙塔到白玉楼》,《余光中散文选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354页。
27、诗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com
28、余光中是“狂”的,傲而顽固地不肯放下创作的笔头。就在今年还再版了两本书,《英美现代诗选》和《守夜人》。
29、《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
30、2010年,余老曾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参与文化活动时说到:“年轻人唱的流行歌曲就是他们的诗歌,当代人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流行广泛,经历大浪淘沙后,就会诞生优美的诗歌,也能产生影响中国文字的诗人。”
31、对余光中来说,这乡愁的滋味是货真价实的,因为他真的就是离开了故乡,来到台湾这个小岛,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两岸隔绝几十年。
32、余先生于1928年10月21日农历重九日生于南京,早年生活被战争搅乱。1937年随母亲到四川避难,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返回南京。
33、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见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34、好文化——传统文化 历史故事 文艺精品 健康养生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