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1、生卒年:68岁逝世 (1913-1981)
2、一位有影响力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曾在1962-1965年间担任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他和拉康一起被称为“想法古怪的分析师”,因为他们所要求的不是来访者治疗康复,而是来访者对“真实”的追求。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市,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
4、精神层次: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5、 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6、通过对梦境的解释,可以发现精神病患者的最终的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以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但梦的内容并不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7、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生于当时属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弗赖堡城。4岁时随全家迁往维也纳,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青少年时期,弗洛伊德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在中学里,学习成绩在班上连续几年名列前茅。毕业前夕,他听了卡尔·布鲁尔教授讲授歌德的论文《关于自然的演讲》,而决心专攻医学。1873年考入了维也纳大学医学系,毕业前曾在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的生理研究室工作。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秋,弗洛伊德留学巴黎,从师于法国著名的精神神经科学家沙可,这期间,弗洛伊德专门研究歇斯底里。1889年,弗洛伊德到法国南锡向伯思海姆学习催眠术。
8、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他还以创造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术语而著名。他的儿子,凯·艾瑞克森,是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
9、“生活变得快乐幸福了,结婚7年来,我第一次体验到性快感。”
10、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提出集体潜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荣格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是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11、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利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
1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13、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14、弗洛伊德通过特有的方法,如临床观察、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以及日常生活事件等分析潜意识内容。他把性本能看作为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欲求、原始冲动、行为内在倾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把本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通常称为性爱或性;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本能。“性本能”的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肌体带来愉快,但是这种愉快不限于生殖器的快感,整个肌体都充满了力比多。“破坏或攻击本能”的目的是使有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状态,无机状态就是死亡。
1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关于心理结构、关于人格结构、关于心理动力、关于心理发展、关于适应问题。其中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
16、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先驱。曾经跟从梅兰妮·克莱因进行分析,曾经加入塔维斯托克小组。关键著作有“群体中的经验”。
17、传统的精神分析属于本我心理学的范畴,有些心理学家虽然对自我有独到的见解但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唯独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哈特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体系,艾里克森则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最大理论权威,把自我心理学发展成为毕生发展心理学。
18、精神分析使人重获自由,让人们的心灵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是人类的财富。
19、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家,作家和教师;他跟弗洛伊德有20年的交情,是弗洛伊德最亲近的同事之一。他是精神分析领域的多产作家,担任两本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杂志的编辑,同时还是弗洛伊德出版社的负责人,一位创新理论家和治疗师。在1926年奥托·兰克离开维也纳来到巴黎。在他生命最后的14年中,在美国和法国,以演讲家、作家和治疗师的身份,在事业上都取得很大的成功。
20、温尼科特生于普利茅斯,剑桥大学毕业,后来在圣巴塞洛缪医学院接受临床训练,1920年代开始医学生涯。他是英国精神分析学会英国独立小组的重要成员,并在1956年-1959年和1965年-1968年任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