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文案精选63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7-18 09:36:07 浏览59

老子名言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老子名言)。

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4、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5、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老子名言)。

6、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贵静,不可折腾。“文革”中有人却说,天下大乱,越乱越好,怪哉。

9、   “不武”、“不怒”,是慈德,不以感情用事。

10、·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名句

1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14、老子名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1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2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其中的内容对我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好多句子,如果读透了,也将会是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下面我分享几句话给大家。

25、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露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2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7、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28、“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2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0、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3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4、载营魄抱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3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于是有的便认为自然才是道与天的根本,有的把老子这个自然的名称,拿它当作印度哲学中的自然,或后世科学上物理世界的自然,愈说愈乱,不知何所适从!如果我们了解在老子时代中,中文单字造句的文法,那么,对于老子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就很简单而明白了,他的话,由做人的效法标准说起,层层转进,而推到形而上道。

4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42、“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43、老子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4、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4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道德经》

4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4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0、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2、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3、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5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5、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5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

5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9、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60、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1、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6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