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名句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3、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庄子名言名句)。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5、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6、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10、“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1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1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5、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6、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7、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1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9、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0、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2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22、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摘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2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24、(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2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6、(译文)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所谓快乐,人生最大的荣誉是不追求荣誉。
2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29、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3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3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32、“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33、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3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3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36、(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7、蜉蝣,意喻:微小的生命。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他们的翅不能折叠。
38、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提出了“幸福生活”的观点。也就是说,豁达,乐观面对生活,面对困难。
39、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40、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41、(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4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43、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44、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庄子名言名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庄子名言名句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45、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46、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47、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4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49、(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50、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51、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52、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53、“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庄周主张对知识、学问要适可而止,重在境界的提高。中国思想就是不求知识,唯求境界。
54、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5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微语录庄子语录
5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57、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8、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5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60、译文: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6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6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6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4、(感悟)知足者常乐!人只要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时何地都能做到超然脱俗。
65、对回不去的时光说再见,以后的日子请快乐一点。
6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67、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68、(译文)保持淳厚素朴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
69、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7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71、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72、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7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74、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
75、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76、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77、与死亡相比,我们遇到的小困难和小挫折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面对每一个困难,我们是否乐观地面对它?我们是否积极应对每一次挫折?我们会选择逃避现实吗?事实证明,“幸福生活”的概念是绝对正确的。逃避现实的想法只是不愿意面对现实。当我们回来再回去时,我们能说什么逃避现实呢?
78、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79、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