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文案精选9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5-08 01:20:09 浏览59

隆美尔

1、隆美尔:“今天有两种可能:要么平安无事,要么今晚我就不在这儿了。”曼弗雷德沉默不语。

2、但是,造成隆美尔连战连胜的一个原因连他本人至死也没有料想到:隆美尔同柏林的往来电报均被英国人破译,英国人自以为掌握了德军的动向,但隆美尔却屡屡不遵行原定的计划,而是斗胆超出计划之外行事,于是打得英军措手不及。

3、有人将隆美尔的爱情用四个字概括,热烈专一。这个评价十分贴切,不过还要再加上认真二字。一次在收到露西用自己照片做成的明信片后,隆美尔这样写道:“我收到了你从家乡寄来的明信片,可我仍旧在等着更多的照片,如果你让我等得太久的话,我很快会对你感到恼火的,我希望你得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自从爱上露西之后,隆美尔一直保持这种热烈的爱,从未改变。无论他身处何方,隆美尔的怀里始终都揣着妻子的照片。在外征战的时候,无论多么忙碌,无论战斗进行得多么紧张激烈,他都给自己的妻子写信。而信的开头也是从未改变过的“最亲爱的露”(Lu,Lucy的爱称)。这些信件不仅见证了隆美尔对妻子忠贞的爱,也让我们窥探到他的内心世界,成为研究隆美尔和整个二战的重要史料。隆美尔对妻子很专他对别的女性都保持一定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既不给其他女性机会,也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露西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背叛她,就等于背叛自己的生命。”

4、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隆美尔)。

5、虽然非洲军完蛋了,但失败并不能全怪隆美尔,因为补给线问题才是北非德军的软肋和最大的败因。对于这一点,希特勒其实也很清楚,所以后来仍然向这位灰头土脸的“败军元帅”授予了钻石橡叶佩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回到德国的隆美尔过了一段时间的平静生活后,又被希特勒起用,出任在法国防守盟军进攻的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上任后到各地视察,发现被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实则漏洞百出。深知盟军实力的隆美尔意识到,在对手掌握制空权的条件下,唯有靠坚固防线才有抵挡进攻的可能。尽管隆美尔尽心尽力,紧赶慢赶,但直到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时,“壁垒”也没来得及建好。

6、传奇人物隆美尔就这么死了。为什么?因为隆美尔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

7、这位雄心勃勃的新师长一上任,很快就熟悉了这支部队,成为坦克作战的专家,并致力于督促官兵的战技与军纪。同年5月中旬,第7装甲师攻入比利时,然后横穿法国北部沿海地区,直抵诺曼底半岛尖端的瑟堡。隆美尔在行动中总是冲在最前面,几次死里逃生;一直不被看好的第7装甲师以其快速的进攻和远距离的挺进而获得“魔鬼师”的雅号。5月,隆美尔在战场上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师长。  

8、密谋组织成员冯.霍法克上校,熬不住盖世太保的酷刑,招出了隆美尔和克鲁格的名字。而密谋组织主要成员他一个都未曾指认。

9、例如柏林命令隆美尔固守班加西,但他却大举进攻别处。隆美尔胆大妄为的行动不仅愚弄了敌人,而且无意间愚弄了现代军事科技,更为他自己创造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胜利条件。(隆美尔)。

10、点击参与讨论:飞行表演队是否可以上场作战?

11、二战德国陆军的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了,但是这样结局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他活到战争结束,会不会成为战犯呢?也许会,也许不会,不过后人对这位为纳粹德国的元帅还是以正面评价居多。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国防军优秀将领的隆美尔还算清白,他虽然在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曾多次抵制希特勒要求处死盟军战俘中的犹太人的命令,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他对待战俘的这种骑士风度和优异的战术能力令他赢得了敌国政要和将领的敬重,丘吉尔曾在一次演讲中曾讲道:“尽管我们在战争中互相厮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12、实际上,关于德国在二战中的战略错误,《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分析的较为客观,因为作者掌握着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不妨一读。

13、早在北非战场作战期间,隆美尔就预料到德国将会输掉这场战争。地中海上的补给线已不再起作用,因为盟军破译了德国的密码并将德国军舰一艘艘地击沉。这时从柏林发来了一道命令,让他们坚持下去。隆美尔没有听从,他骂希特勒:“简直是疯了!”隆美尔又冒了一次险。他把非洲军团从几千公里以外撤回,这成了战争史上闪光的一页。

14、技能单体加伤。单体加伤则是隆美尔技能一的单体属性强化版,最高等级状态下,可以为自己指挥的部队增加12%攻击伤害,如果将技能一和技能二加成的攻击相加,那拥有一名满级隆美尔,大概就等于你在额外指挥了第七支部队,进行作战!

15、咳咳,本文当然不是和大家探讨宝藏去向,因为小编手动严肃声明,我真的对隆美尔宝藏藏在哪里一无所知……

16、现在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跑到北非参战了吧?希特勒差不多只有三个想法,其一是防止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溃败,进而危及到墨索里尼的统治和意大利本土的安全;

17、即便隆美尔是希特勒的得力战将,即便他行动迅猛,常常能够以少胜多,素有沙漠之狐的美称,他也逃不脱命运的安排。这个1937年就出版了自己的军事著作,二战初期就能到法西斯最高统战部任职的军事天才最终死于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历史的牺牲品。

18、而且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大多数的统治者都具有多疑心狠的特点,刘邦,朱元璋成功后那些功臣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不都因为自己多疑杀了当年的“左膀右臂”吗?希特勒也不例外,他不但多疑心狠而且讨厌背叛。面对疑似隆美尔背叛的事情,他当然也不能忍,杀之,以绝后患。我不管你有没有背叛我,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你背叛了你就是背叛了。

19、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装甲第7师冲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索姆,最后直捣法国西海岸,该师歼灭敌人之多、自身损失之少、运行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都让人无法相信。

20、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21、以中美俄三国国家队军事单位队,有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美国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俄国勇士飞行表演队,雨燕飞行表演队等。这些表演队所用机型均为现役各国空军(海航)主力战斗机,中国的歼美国的F16F俄罗斯的米格苏27等。

22、年轻的隆美尔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工程师。1908年,隆美尔进入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读书,为期两年。

23、隆美尔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予妻子。在1941年3月26日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今天是我在海边度过的第二天。昨天,意大利的贝哥罗将军送了我一件礼物,是一件极美丽的衣料,深黑的底子上有红色的刺绣,做你的晚礼服一定十分漂亮。”每次见面之前,隆美尔总会为爱妻精心准备礼物,给她带去惊喜。隆美尔认为妻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对她十分感恩。他在1941年11月27日的信中写道:“今天是我们结婚二十五周年纪念日。我想我不必开口说我们婚后的生活是多么美满一类的话。年华消逝得真快,这么多年来,你对家庭付出的一切,使我无尽地感激。”1942年11月3日,隆美尔又在信中写道:“我时时怀着真诚的爱和感激之情想念着你,每当想到你时,心里就充满由衷的.热爱和感激。或许命运会施以仁慈,我们还能重逢相聚。”隆美尔在战场上是一个严肃的将军,但是在生活中却不乏幽默的调侃。当隆美尔闻名于世后,经常收到年轻女性的邀请信。一次,他打趣地对露西说:“要是我还是一个当年的年轻中尉,有这么多的邀请信该有多好啊!”

24、1943年3月初,隆美尔不得不离开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骑士勋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很清楚:“我已经失宠了。”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法国西线陆军“B”集团军司令并负责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据说他还组织人员加固法国沿海的防务以阻止盟军可能的登陆。隆美尔已看出“败局已定”。

25、所以在南欧,意大利军队进攻阿尔巴尼亚、进攻希腊,而在非洲,意大利军队则在两个方向展开了进攻,即夺取东北非和北非的英国殖民地。

26、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的刽子手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处包围起来。一辆大卡车挡在路口。为了防止隆美尔外逃,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间的公路也被封锁了。

27、隆美尔小时候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更不感兴趣。直至10岁时他的性格才有所改变,打网球、骑自行车、滑冰等都成了他喜爱的运动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具备了斯瓦比亚人常有的一些特征——强壮、自信、倔强、节俭和实用主义。

28、“20刺杀事件”后,盖世太保从密谋分子骨干成员戈台勒家中的保险柜里搜出一份名单,其中就有隆美尔的名字。

29、因此,他不愿意在北非投入更大规模的兵力、兵器和物资供应,尽管隆美尔多次要求给予增援以取得更大战果,但希特勒均未认真理会。

30、1914年3月1日,隆美尔被派到离家乡不远的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德国上空,当一战爆发时,他回到124步兵团,担任第2营第7连的排长。8月22日清晨五点,在比利时、法国边境的波雷村(Bleid),隆美尔首次参加实战,他率领仅有的4名士兵打败了20多名法军。其间隆美尔几度因为剧烈的胃痛而失去意识,但清醒后仍然坚持战斗。此后他转战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战场,表现突出。在喀尔巴阡山的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率领部队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山路,连续行军50小时,俘获敌人5000多人,火炮30门。

31、迪特里希的论调当然贻笑大方了,不过,隆美尔也的确称不上是战略家(除曼施坦因和因资格极深而勉强算是一个的伦德施泰特外,还有谁能得到普遍自命不凡的将领们的认同?)。希特勒1944年8月时曾说自己把隆美尔看作“一个大胆聪明而又不同凡响的指挥官,但并不认为他是一个能持之以恒的军人”。从某种角度来说,隆美尔取得接二连三的胜利时意气风发、魅力无限,而一经失败,他的勇气和耐心似乎消失得飞快。作为一个缺乏眼光和全盘考虑的军人,隆美尔也像绝大多数同僚一样目光短浅,只重视眼前的作战、战役和所部的利益,“对出于政治或战略考虑所需要但在战术上可能行不通的那些战役却盲目地拒不接受”。比如,1941年初夏,隆美尔对纳粹德国的侵苏战略所知甚少,误以为北非战场是带有全局性的决胜之地,某种程度上导致自己在利比亚将战线拉伸得太长。再如,1942年夏攻克托布鲁克后,隆美尔极力坚持继续扑向埃及,造成了夺取马耳他岛计划的完全取消,客观上为自己几个月后的阿拉曼失利埋下了种子。

32、书中洋溢着德国军事理论所追崇的进攻精神,并强调了发扬火力与实施欺骗、恫吓的重要性。此书一经问世就风靡德国;隆美尔名利双收,成为德国青年军人崇拜的人物。到1944年10月,该书至少18次再版;美军于1943年将其译成英文出版,著名的巴顿将军多次研读,并能背诵出许多重要章节和段落。

33、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前来逮捕隆美尔的两个人与他进行了密谈,并告知他或者选择自杀,将给予国葬的待遇;或者选择审判,被按叛国罪处死。最后隆美尔告别了家人,跟着来人钻进了汽车,在离开家不远的一个寂静的树林里,隆美尔吞下了毒药……

34、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35、隆美尔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形象经历过大起大落。战争刚一结束,隆美尔的遗孀就急不可耐地发表声明:“我愿再次重申,我的丈夫没有参与过1944年7月20日事件的准备和执行,作为一名战士他拒绝走这条路。我的丈夫从来都向最高层诚实地陈述意见、意图和计划……终其一生他都是一名战士,从来没有成为政客……”隆美尔遗孀的如此表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战后的德国曾有相当一段时间,以刺杀为手段试图颠覆政权的抵抗分子被绝大多数人视为是“叛国者”,是遭人唾弃的“叛徒”。即使普通人了解到了现实和真相,也为纳粹政权屠杀无辜者和犹太人的残暴罪行所震撼,但“在纳粹狂热的年代结束后,德国公众在很长时间里继续维持着对军内抵抗分子的强烈反感”。

36、穿上军装,学有所成。隆美尔进入军营,别人都苦闷异常,而他却如鱼得水,他非常自律,一不吸烟,二不喝酒,把所有精力用在军事战术理论和军事器械学习上,他的兴趣爱好也有了用武之地,隆美尔就读军校为他以后军事指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终顺利毕业于东普鲁士的但泽皇家军官学院。

37、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

38、由于鲍曼的污蔑,让希特勒觉得隆美尔造成了叛变的想法,因此为隆美尔的死埋下了一个深深地投身的种籽。在汇报提出的几日以后,希特勒手底下的俩位大将就抓到了隆美尔,而且迫使隆美尔自身服毒自杀。

39、确实,英军在非洲的力量并不强大,当时在东北非、北非地区的英军兵力分别为32500人和66000人,处于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绝对劣势,然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并不能够支撑墨索里尼的野心,尽管兵力众多,却是一触即溃。

40、在马塔究尔山战斗中,隆美尔带领所属分队(600多人),首先迫使2000多意大利官兵投降,尔后不停歇翻过马塔究尔山,大纵深穿插、迂回、奔袭,让处在睡梦中的意军措手不及,纷纷投降,统计7000多人,隆美尔以少胜多,堪称用兵诡道,异于寻常,颇有我国战神霍去病千里围歼匈奴的风采。

41、而信的开头也是从未改变过的“最亲爱的露”。隆美尔是这样宠爱露西的,盟军马上就要进行诺曼底登陆之际,此千钧一发之隙,他却冒着上军事法庭风险,离开战场回家为妻子庆生,这样的将军,是不是够浪漫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露西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背叛她,就等于背叛自己的生命。”他绝对是一个骨灰级宠妻狂魔!

42、飞行表演队是否可以上场作战,包含两方面内容要考虑:一方面是人,一方面是飞机。目前世界上的飞行表演队可分国家队军事单位队或民间表演队。

43、相较于西线那种成千上万人送命,推进却不过几百米的战争形态,隆美尔与“符腾堡山地营”的史诗般一战无疑令人回肠荡气——50多个小时里,无论是高耸的山峰、无底的深谷和陡立的峭壁,还是对手的炮火和孤军深入的危险,都不能阻止隆美尔攻克高峰、摘取最高战功勋章的信念。他的始终不超过500人的部队摧毁了意军5个团,俘获了9000名敌军和81门大炮,而自身仅有6亡30伤。出其不意、快速灵活和牢牢掌握主动权无疑是隆美尔此战中的主要战术特征,摧毁敌军指挥体系和补给基地、瓦解对手的意志更是他追求的目标。他在《步兵进攻》一书中也曾总结出如下的经验教训:“部队休息时也要特别注意积极侦察”、“欺骗和分散对手的注意力有助于完成包围”、“指挥官必须决心坚定并能将意志强加于部队”、“虚张声势、勇猛、突袭和快速追击能带来轻松的胜利”、“善加利用突然的一时成功能带来更大的战果,即使这意味着拒不从命”、“为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即便官兵已到身体极限也在所不惜”等等。

44、原因超级多,首先他不是典型的容克贵族军官,没有过硬的军事学院背景。在那些贵族军官眼里,隆美尔就是类似那种泥腿子出身,凭什么和我们贵族站在一起?

45、德军高级军官主要是容克贵族出身,隆美尔出身比较低,一战干到连长,后来因为担任希特勒警卫受到元首赏识破格提拔,所以“正统军官”都看不上他。觉得他是靠“抱大腿”升上来的。

46、游戏《沙漠中的隆美尔》(RommelintheDesert):1982年发售,美国ColumbiaGames发行

47、他就是拥有“沙漠之狐”绰号的德国陆军元帅艾尔文·隆美尔。

48、1944年10月14日中午,一辆柏林牌照的绿色小轿车,停在了隆美尔位于黑林根的住所门前。两个德国将军从车上走下来,大约半小时左右,隆美尔脱去便装,身着非洲军元帅军服,穿戴整齐,与家人道别后与这两个人一起上了车。两个将军一个是希特勒的第一副官,陆军人事局局长,二级上将布格道夫。另一个是希特勒的卫队长梅赛尔上将。车子离开后不久,曾经显赫一时的纳粹德国非洲军团总司令,“人民英雄”,陆军元帅,53岁的艾尔温.隆美尔被迫服下氰化钾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日期距离纳粹德国投降日仅剩206天……

49、点击参与讨论:隆美尔的能力如此出众,为什么在德军内部的人缘并不是很好?

50、1891年11月15日,隆美尔诞生于德国符腾堡州斯瓦比亚地区的海登海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学的校长。在这个非职业军人的平民人家,丝毫也看不出导致他日后显赫的军事生涯的迹象。隆美尔幼年时体弱多病,直到10岁才参加体育锻炼。

51、按理说,1944年的德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这个时候,或许正是希特勒要力挽狂澜的时候,而偏偏在这个“危急之秋”,用人之际,为什么他会选择杀了一枚大将呢?

52、在雷德尔的劝说下,希特勒勉强同意派遣一支军级规模的部队和少量空军,投放到北非战场支援意大利军队,于是选中了爱将隆美尔出任非洲军司令官。

53、先胜后败的韦维尔十分恼火,他组织一次“战斧”行动,力图反击,在物资充足,掌握制海制空权的优势下,虽然给德军造成了一些损失,但在善于使用坦克迂回和88mm炮反坦克的隆美尔面前依然作用不大,反而被隆美尔迂回到后方,全线溃败,损失了100多辆坦克,而德军只损失了12辆。希特勒对此非常满意,将隆美尔晋升为中将,而他的对手韦维尔则被恼怒的丘吉尔撤换,由奥克莱金接任。虽然德军进展顺利,但其后勤补给始终是短板,而英军虽然屡战屡败,但却总能得到补充,再加上盟军在海空方面的优势,隆美尔并不能将英军赶尽杀绝,而是形成了僵持局面。

54、连希特勒也不敢像对待“20密谋者”那样,到人民法院控告、绞死这位最高勇敢荣誉勋章的获得者。

55、另一个证据是,被盖世太保秘密逮捕的,隆美尔的B集团军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指认了隆美尔与密谋分子们共谋愿与盟军单独媾和的想法。

56、在东北非战场,意军遭到苏丹和肯尼亚军队的顽强抵抗,随着英军兵力逐渐增加到15万人,意军开始全线溃退。

57、游戏《沙漠之狐》(砂漠の狐):1988年发售,日本Kemco公司发行

58、希特勒肃清参与人员,隆美尔被卷入反希特勒政权的风波中,他为了保全自己的妻儿,被迫自己服毒自尽,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束了他的传奇人生。

59、1943年5月13日,北非战事结束。非洲军团13万人在希特勒不许撤退的命令下,最终以被俘的方式全军覆没……这时的隆美尔已经对曾经“伟大的元首”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了。他心灰意冷,对战争的胜利不再抱有希望,希特勒委任他为西线防务总司令,出于军人的职责他仍然尽职尽责。在此之后,隆美尔出于对德国的未来考虑,向希特勒提出与英美议和的建议。而这触碰了希特勒的底线——军人不准谈政治!并遭到了严厉的训斥。希特勒对他的忠诚和能力并未产生进一步的怀疑。但分歧使两个人就此分道扬镳,隆美尔不再是希特勒的宠臣。

60、▲美国蓝天使表演队使用的是F/A18战斗机

61、将星陨落,战史留名。二战末期,协约国军队登陆诺曼底成功,德国法西斯形势汲汲可危,法西斯统治不稳,此时一些年青军官组织起来,实施刺杀希特勒行动,刺杀未果。

62、他的装甲师师长职位是经过希特勒特令后空降过去的,在生活中有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空降领导的下场,他会受到很多人的排挤。所以他融入不了高级军官的圈子,不受重视,很多要求得不到满足。

63、以美国蓝天使为例(八一队飞行员同为战斗机部队筛选),均为军中战斗机飞行员驾驶,且有轮换制度,一方面增加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展现本国战机质量,带动战斗机出口,最重要的是展现出大国才有的软硬实力,是国家力量的展现。所以基本上国家队的飞行表演队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开赴战场的。

64、1941年6月间,英军对改取守势的隆美尔发动了两次大规模进攻;隆美尔展现了他在攻击专长之外的防御才华,在机动作战中顿挫了英军的锋芒。从此,两军在沙漠地区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65、1944年7月20号,德国发生了暗杀希特勒的事件,暗杀没有成功,暴露了纳粹德国内部反希特勒组织。希特勒给予坚决镇压,党卫军在搜查反希特勒军官团找到了一封文件,显示军官团的人当时向隆美尔游说,虽然当时隆美尔没有直接答应,但说了模棱两可的话,“看来由我负责的时候到了”。游说他的人,把他的话写在了文件上,20事件失败之后,文件被党卫军破获。

66、例如二战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他在参军之前就是民间飞行俱乐部的优秀飞行员。参军后便凭借经验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王牌。但如今即便是部队飞行员作战前都需要大量的学习训练,民间表演队的飞行员想要参与作战也需要系统的针对所飞机型进行大量学习训练。

67、二战纳粹德国差一点占领中东,希特勒的短视让隆美尔和李斯特功败垂成

68、在进抵马其诺防线前沿的切丰特恩森林时,为迅速通过,他命令穿过森林时,不准放一枪一炮,所有坦克乘员一律坐在坦克外边,边开进边搖动白旗。

69、偷鸡不成还蚀了一大把米,墨索里尼眼见大势不妙,紧急向希特勒求援。实际上,德军最高统帅部对援助意大利从一开始就不热心,因为北非不是德国的战略目标,并且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实施在即,德国陆军抽不出有力部队投入其他战场。

70、1914年,隆美尔中尉随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比利时,隆美尔首次参加战斗就获得胜利,他以先发制人的凶狠打法为自己赢得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71、隆美尔不仅拥有辉煌的军事生涯,更有世界名将中罕见的浪漫爱情。1911年3月,隆美尔幸运入读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在但泽军官团体定期举行的一次正式舞会上,他邂逅了一位有着意大利和波兰血统,黑眼睛、漂亮苗条的美丽女子,这就是隆美尔日后的妻子露西·莫琳。他被她美丽的外表所倾倒,隆美尔开始对露西展开了追求。起初,露西觉得隆美尔是一个严肃呆板的人,并没有接受他的爱意。隆美尔开动脑筋,为了引起露西的注意,他按照普鲁士流行的方式戴上单片眼镜,这招果然收到了奇效,露西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隆美尔这样做其实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军官候补生在当时是禁止戴眼镜的。他每次在城里只要碰见一位上级军官,就总是把眼镜藏起来。隆美尔就是这样一个大胆而谨慎的人,即使在恋爱中也不例外。返回符腾堡之后,隆美尔开始每天和露西通信。这时,隆美尔的聪明机智再次有了用武之地。为了防止信件被露西的母亲拦截,隆美尔总是秘密地把信转交到露西所在地的邮局。他们之间的通信,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在婚后只要两人不在一起,就飞书传情。1916年11月27日,25岁的隆美尔和22岁的露西结婚。

72、塞托卜鲁克,对德军来说,它是良好的补给基地。对英军来说,它是通往埃及的要塞。英德双方,志在必得。为此英军发动了"战斧作战″和"十字军远征″两次大规模行动,丘吉尔意图将德军赶出北非。

73、隆美尔的遗物还包括了地图,文档等。本来自希特勒自杀后德军军部是把所有资料销毁的。美军如何获取资料无从得知,大概是时间仓促,隆美尔的资料没有来得及销毁。

74、《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I)》

75、坠入爱河的两人,彼此深爱着对方,不在一起时,他们鸿雁传书,传递自己爱意,从此之后,只要不再一起,她们就通过这种方式保持联系,翻阅隆美尔的信件,他曾这样写道:“我收到了你从家乡寄来的明信片,可我仍旧在等着更多的照片,如果你让我等得太久的话,我很快会对你感到恼火的,我希望你得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76、大战在即,却离开战场回家为妻子庆生,这样的将军,浪漫倒是浪漫极了,但也够上军事法庭了!隆美尔,实在够不上“伟大的将军”。

77、最开始希特勒只派了一个师的兵力,指挥官是汉斯·冯·路克(HansvonLuck),但很快路克就报告称意军实在是“战五渣渣”,一个师根本不够。于是希特勒又增派了一个装甲师,并任命隆美尔为指挥官,这两个师被整编为“德意志非洲军”。隆美尔于1941年2月12日上午抵达意属利比亚首府的黎波里,此时刚刚打了胜仗的英军换上了不熟悉沙漠作战的菲利浦·尼姆中将为前线指挥官,中东地区总司令韦维尔也错误判断了德军可能的进攻时间。隆美尔抓住时机,在补给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不惜违背希特勒只实施“牵制”作战的意图(因为德国正准备对苏开战),以一贯的机动作战方式向大意的英军发动突袭,一举拿下了昔兰尼加、阿盖拉、班加西等地。

78、点击本订阅号底部菜单进入《我的使命》玩家社区,点击(发表话题),发表您的攻略即可。

79、1942的3月间,雷德尔海军元帅再次进言,说服希特勒批准了《阿伊达计划》,也就是隆美尔进击尼罗河流域和开罗的作战计划,同时批准了用伞兵占领马尔他岛的《大力神计划》,这两项计划的实施时间均在6到7月份。

80、希特勒虚伪地向隆美尔的遗孀表示哀悼,并为隆美尔安排了国葬。德国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在悼词中高度评价道:“他的心属于元首。”

81、不要指望获得更多的增援补给,而且希特勒还总是试图束缚他的攻击性,不像丘吉尔那样不断地敦促他的将军们进攻。隆美尔也许会因补给问题大骂不止或痛恨意大利人,但他从未将其当作不作为的借口,他宁愿赌博般地积极行动,也不愿坐等或死守。另外,隆美尔也在战争中学习,他在北非的后期也越来越重视尽可能多地储备弹药油料。1942年夏的阿拉姆哈尔法之战之所以一推再推,还是因为他需要等待弹药油料,但控制补给的除了意大利人外,还有不肯配合的英国皇家空军与海军。

82、小隆美尔从小就对机械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爱好,想当一名工程师,但其父亲却认为他去当兵最合适,他听从父亲的劝告,走进了军营,开启了开挂的人生。

83、希特勒为表扬隆美尔的功绩,于1942年1月20日授予隆美尔橡叶骑士佩宝剑铁十字勋章(全德军中第6位授予此章者),1月30日又再将其晋升为上将,还将隆美尔的非洲军升格为“非洲装甲集团军”(PanzerarmeeAfrika)。在德意空军对马耳他岛上的英国空军基地进行轰炸后,德军的海上补给线有了保证。在得到了充足的物资后,隆美尔于5月向英法军(自由法国军队)发动了攻击,虽然此时的英法军作战意志还算坚决,但有充足物资保证的德军显然战斗力更强,再加上隆美尔有效而惯用的迂回战术,英法军接连溃败。6月22日,德军占领具有象征意义的托布鲁克,缴获了5000吨各种物资和2000辆车辆,并进军到埃及境内,丘吉尔因此被下院问责。这一天隆美尔获得晋升,成为了德军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元帅,这也是他一生的巅峰。面对隆美尔屡次不能得胜的英军对他十分畏惧,呼之为“沙漠之狐”,英军甚至还专门下通知,命令部队不得“议论隆美尔”。

84、直到最后隆美尔还希望说服希特勒下台。这位元帅一直把一份列举了元首错误决定的备忘录带在身边,直至他被迫服毒自杀的那天。

85、一年以后,1935年隆美尔被派往波茨坦任军校教员,此时正逢希特勒宣布扩军,军校学员增多,隆美尔正好可以发挥他的才能,而此间他写成的《步兵攻击》一书更是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并获得了希特勒的赏识。1939年,希特勒决定提拔隆美尔担任大本营卫队长。当德军入侵波兰之战开始时,隆美尔以狂热的心情迎接战争的到来,他在对妻子的信中写道:“你对9月1日希特勒(对波兰宣战)的演讲有何感想?我们有这样的领导人不是很好吗?”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满足了隆美尔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意愿。1940年2月15日,他出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

86、游戏《战斗任务:非洲军》(CombatMission:AfrikaKorps):2003年发售,德国CDV公司发行

87、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

88、正因为隆美尔的成功出现在北非这个次要战场,他又指挥着比东线将领少得多的部队,以及对手英军是1940年时的手下败将,才使一些德军将领对他是既嫉妒又轻视。当隆美尔在1943年夏旁观着规模巨大的库尔斯克会战时,他或许会想起自己在北非的日子里,从未有机会指挥3个以上的德军装甲师,而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就拥有3个装甲军和2个步兵军,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更是拥有9个最精锐的装甲师外加3个步兵军!隆美尔肯定会在艳羡的同时,感叹自己从无这种奢侈的机会来证明自己装甲统帅的无双才华。如果他能出现在东线,挥舞着元帅权杖,驱策着庞大的装甲部队,与朱可夫和科涅夫等苏军名将一决高下,那该是怎样的一副图景,他又该取得怎样的战绩与声誉?

89、这时隆美尔又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下到山谷里切断波拉瓦(Polava)至卢齐欧(Lucio)的公路。12点30分,隆美尔和几名军官带着约一半兵力幽灵般地现身于公路一侧,惊慌的意大利人四处逃窜,除了有些不知情的补给卡车继续驶来外,远远的还有一长队意大利士兵也正朝这个方向开来。隆美尔此时有约150人尚未赶到,但他决定以现有兵力和有利地形伏击对手,如果劝降不成则立即以机枪火力网剿灭之。这支意军属于第20“狙击兵”团(ReggimentoBersaglieri),经过10分钟交火,这支号称精锐的意军放弃了抵抗,50名军官和2000名士兵向不及自己实力十分之一的对手投降了。稍后,隆美尔驱车赶到卢齐欧,见到了山地营余部和“巴伐利亚皇家近卫步兵团”所部,他们是在夺取库克山后从另一方向进入卢齐欧的。隆美尔敦促施普勒塞尔允许自己立即向第1096高地进军,他的理由是这一行动将在意军深远后方切断其最主要的补给线。施普勒塞尔痛快地把6个连的兵力和所有重机枪都交给了隆美尔,而后者也毫不耽搁地立即出发。不过,这一路的行军非常艰难,沟壑遍布,荆棘丛生,许多士兵扭伤了脚或受轻伤后掉队。接近高地时,侦察兵发现对手的防御工事相当完善,隆美尔见突袭无望,只得命令就地宿营和等待掉队的士兵,同时派人寻找可能通向高地的其他小径。

90、诺曼底登陆行动发动时,隆美尔并不在岗位上,因为他认为盟军不会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发动进攻,于是申请了假期去庆祝妻子的生日,并计划随后晋见希特勒,希望能再获得一些兵力补充。等到他闻讯返回指挥部,盟国的进攻已经遍地开花,无可阻挡了。7月17日,隆美尔在去往前线途中被英国皇家空军查理·福克斯(CharleyFox)指挥的第412战斗机中队喷火式战斗机扫射,驾驶员为了躲避空袭把车撞到了树上,隆美尔头部受了伤。有意思的是,遇袭的地点就在一个叫做“Sainte-Foy-de-Montgomery”(蒙哥马利神圣信念)的小村子旁边,这个巧合也被后人戏称为“蒙哥马利专克隆美尔”的“铁证”。

91、最终,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于1944年的10月14号在卡车上服毒自尽了,在10月14号那一天的早上,隆美尔穿上它最心爱的褐色上装,和曼弗雷德一起散步,那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很不妙了,在这种前提之下,还有心情散步,也确实是没有谁了。

92、电影《隆美尔》(Rommel):2012年上映,由NikolausSteinvonKamienski导演,乌尔里奇·图克

93、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隆美尔少将在波兰时向希特勒提出请求,希望去指挥一个装甲师;1940年2月,希特勒力排众议,任命隆美尔少将——著名的步兵学教官,从未任职于装甲部队——担任新组建的第7装甲师师长。但此时德军陆军总司令并不放心隆美尔,没有给他最强大的装甲师,而是把实力相对较弱的第七装甲师交给隆美尔。

94、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

95、他终生为祖国效力,我们全体家属对他致以深切的哀悼。

96、技能采集加速,终于说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这一战略技能可以增加部队的采集速度,最高18%,在后期动辄要一天两天的采集过程里,加速18%采集速度,无疑是为己方的主力采集部队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其他事务呢。因采集加速而节省出来的时间,同样也节省了舰队出航位置,可以让一支舰队做到更多任务,为玩家采集更多资源!假以时日,必定能够采集到犹如隆美尔宝藏那么丰厚的资源喔!

97、电视剧《战争与回忆》:1988年上映,由哈德迪·克吕格(HardyKrüger)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