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5、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6、⑤《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8、就分享这句出自孔子的话吧。这个过程是任何人的必经之路。(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10、翻译: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1、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均衡的,在学习、实践中靠近“道”,以“道”为人生的旨归;实践中以“仁”“德”为纲领和原则,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学习各种知识,加强做事的能力。
12、《庄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1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4、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神。
15、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④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21、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22、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24、多读书,多多学习知识的好的,因为你会没有了疑惑;仁义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忧愁;对于勇敢的人,他们一往无前,不再惧怕人生路上的风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人生。
2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6、翻译: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7、《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28、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29、出自《庄子·则阳》。易:变化。生:产生。安全和危险都是相互转化的,祸患与幸福也是相互产生的。
30、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32、翻译: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3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出自宋·欧阳修《五代·伶官传序》。灾祸常常是由于微小的疏忽造成的。智勇者陷于困境中多半是因为沉迷不悟。
35、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36、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四角中的一角,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37、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3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
39、我们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你把刀磨锋利了,上山砍柴自然得心应手,三下五除就完成了。可刀具若是不锋利,那一刀两刀都砍不下来,自然拖延时间。
40、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41、(译文)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4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4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5、翻译: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46、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孔子会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不对的行为,请天厌弃我!请天厌弃我!
48、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49、这句话颇有意思。对于死亡,我们是很惧怕的,也很敬畏,渴求死神不要眷顾自己。
50、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论语》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经典的孔子名言朽木不可雕也。
52、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3、注释:夫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潜心做学问,三十岁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自立于社会,立身处世有了自己的思想,四十岁明达世道人情而不至于被外物迷惑心性,五十岁参悟命运,顺应天道因循之理,六十岁对于听到的人和事都能平静地容纳,明辨其旨意真伪,七十岁顺乎本心天性,不勉而中,合乎法度,自成规矩。
54、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5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56、(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57、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8、·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哲理经典名句。孔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10句孔子名言和意思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出自『·述而』中的: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注释)(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评析)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孔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孔子最经典的十句话史记金句100句赏析和翻译。
59、出自《左传》:“福祸无门,唯人所召。”祸与福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找上门,那都是各人自己造成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得福,为恶致祸。
60、(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6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
6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