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古诗四句
1、(注)〔1〕上东门:洛阳东城有三个门,最北头的叫上东门。〔2〕郭北墓:指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上的墓群,东汉王侯卿相多葬于此。〔3〕陈死人:死了很久的人。〔4〕长暮:长久的黑夜。〔5〕寐:睡去。〔6〕寤:醒来。〔7〕阴阳移:指四时运行。〔8〕服食:指道家服食长生之药。〔9〕被服:穿着。
2、择邻君:少年杜甫很早就在洛阳一带见过大世面。他博学精深,下笔有神,作赋自认可与扬雄匹敌,咏诗眼看就能与曹植相亲。头角乍露,就博得当代文坛领袖李邕、诗人王翰的赏识。凭着这样卓越挺秀的才华,他天真地认为求个功名,登上仕途,还不是易如反掌。到那时就可实现梦寐以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了。诗人信笔写来,高视阔步,意气风发,大有踌躇满志、睥睨一切的气概。
3、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4、《读书》一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后,夜晚读书,眼神不如以前。却依然心系黎民。于是写下了《读书》。
5、“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是说四季更迭轮换得这么快,眼看着冬天就要来到,一年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完了。这是诗人对光阴消逝的感慨。在中国诗歌中有一个传统的习惯:一提到光阴的消逝,往往接着就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无常。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紧接着就是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所以你看,这首诗在感情和形象上虽然不断地跳跃,但诗人的感发在进行中其实是很有层次的。他从城墙、回风、秋草,直到大自然四时的变化,正在一步一步地把读者的感发引向他心中真正的情意。
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根据《南史·江淹传》的记载,当年江淹曾经在冶亭驿住了一个晚上,梦见一个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只笔在你那里很多年了,现在可以还给我了。”
8、《西游记》讲究因果报应,劝人守命待时,与人向善,鼓励人们要修成正果。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这是一首教子诗。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11、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12、从那以后,江淹写诗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佳句名篇。所以就有了“江郎才尽”的说法。
1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4、只不过因为这两首诗不太出名,目前在古籍中也很难找到原诗句了,所以小编也爱莫能助,只能把这4句名句摘下来,以馈读者。
15、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16、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17、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19、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关于“书”的诗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20、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十分奇怪的一组诗,它们非常易懂却又相当难解,艺术成就极高却又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人人读了心中都觉得有所触动,却又很难说清受到触动的缘由。这一组诗,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编者为它们加了一个总题——《古诗十九首》。
21、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
2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23、《读书》虽以读书为题材,但诗人的眼光早已离开书斋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于整个人民,所以他所有的读书诗包括《读书》,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流露着对生命的感慨,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学意味十分浓厚的好诗。同时他的读书诗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横溢,显得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从平凡细微当中觅得诗情,写成活泼生动的好诗,一切都取决于诗人是否有灵心慧性。
24、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25、择邻君:水远、花香、山深、林密,书堂正当其处,乐如之何!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是盛唐诗人刘慎虚的代表作。
26、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H.D梭罗
27、《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时期一些无名氏的作品,但与一般的汉乐府又有所不同。它们是社会中下层文人所作,作者年代相近却并非一人,各诗所咏的内容也没有一定的次序或关联。然而,这十九首诗实在是代表着五言古诗早期的最高成就,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历代诗论家经常将之与《诗经》《楚辞》相提并论。《古诗十九首》在写作态度上十分真挚诚恳,语言也相当平易浅近,丝毫没有后世诗人那种争新立异、逞强好胜的用心,但其意蕴之深微丰美,却经受住了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反复挖掘,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所得或有所感。清人陈祚明在其《采菽堂古诗选》中说:
28、这首诗,意思并不难懂,但诗人通过浅显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29、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30、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31、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3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