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禅语诗句
1、人生是一场旅途,但不是一场孤独和惆怅,它应该是一场空旷和包容,温和与淡然,一年一度经过,落花流水远去,命运会让你明白一个真相,人生就是全力以赴,去活一场责无旁贷。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3、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自然的过程,不用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用回放人生,幸福总是属于安然行走的人。
5、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6、生活不是培养一种挑剔的本事,而是成就一种能够忍耐的功夫。没必要和生活拼个你死我活,分个输赢高下,既然无法逃脱,又没有地方可以回避,那何不与生活握手言和温柔相待,与其抱怨生活的折磨太深刻,何不反思改进,而后活出生命的那份超然洒脱。
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不能拥有的,懂得放弃,不能碰触的,学会雪藏。读懂了淡定,才算读懂了人生。淡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淀和净化,是一种拨云见日,是一种豁然开朗!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就是现在心,随缘即是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9、真心本是不知尘观看有尘化心尘心尘即在须扶去清清净净尘何存爱之意
10、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好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弹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汽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
11、孤舟袤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以后,禅宗一直流行,且是流传佛教宗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宗,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12、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若负帝教,请试帝刀。
13、江湖风雨岁月催古往今来几人回天下兴亡何所惧孤胆豪情一场醉空空歌
14、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
15、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捉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靠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附不能依靠的人。
16、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17、风停云息留恋处芳华馨香开刹那行路天涯无止步途边景色展心颜心的意境
18、《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9、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禅诗精选宿清远峡山寺(唐)宋之问香岫悬金刹飞泉界石门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尘市何疑无陵源(注释)(1)清远峡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区的石门(2)岫(xiu):山洞(3)武陵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之地(赏析)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
20、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生命中的第一位"上师",帮助我找到以后的路,谢谢您,妈妈!祝您新年快乐,违缘尽除,身体健康,永远开心。
21、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作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2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3、韶华尽付虽已永隔天涯心心不忘才有再续情缘生生此恋至永远心说
24、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
25、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26、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7、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8、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29、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3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1、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湛然圆成
3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3、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4、《金刚经》义次第的艰深为古印度学者所公认,如无著说:“金刚难坏句义聚,一切圣人不能入”。依龙树所示《般若经》的“两番嘱累”,《金刚经》的“初问初答”即宣说“般若道”,“再问再答”宣说“方便道”。本经侧重广观万法(《心经》则侧重观身心五蕴)。
3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7、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38、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39、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40、佛家禅语:生涯在山坡上的石头,爱慕山下繁荣大道,便本人滚下去,成果受尽蹂躏与玷辱。禅师:满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41、朱熹(农历115—1200.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求关于禅理的诗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
42、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4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44、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他人一句劝诫,自己一个闪念,偶尔的得与失,都时刻在改变着我们命运的走向。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人、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性、随心而为,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咸不淡,随遇而安。
45、 佛经告诉我们有生无不死。若是我们把色身执为永恒不变的实体,就难以面对它的衰老,面对终将来临的死亡。
46、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7、花落水流红,用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48、堰塞湖疏通,只消只言片语,误会烦恼化云烟。
49、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50、无论人生经历了什么都要明白,我们既不是最幸运的也不是最不幸的,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有人早已体会,有人正在经历,有人即将面对,仅此而已。在人生低谷时谨记:我们并不是唯一面对这种处境的人,但却是唯一可以帮助自己真正走出来的人。只要向着阳光前行,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51、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
52、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佛家禅语:好向枝头采春光,不知春色在篮中。
53、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把心放平,你就上善若水;把心放轻,你就自在如云。修心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懂得放下什么。
54、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5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56、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瑾《黄海舟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57、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如《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60、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61、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梦幻中如如不动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没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作梦一样。
62、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6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