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为什么自杀(文案精选8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7-08 14:58:00 浏览59

海子为什么自杀

1、海子之死是一种主动性的死亡。人类是唯一会自杀的动物。自杀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展示。《圣经》中记载,耶稣曾经使一群猪自杀,但这群猪所以自杀,也是因为鬼附着在它们身上。动物只能被动性地死亡:饿死、老死、被天敌杀死、被人类残杀……

2、六年前的今天,一个好像叫“海子诗歌协会”的组织,在我们大学办了一场关于海子的讲座。由于这个时代喝酒吃肉的很多,但以诗文换酒以梦为马的人寥寥无几。所以主办方担心当天的活动会因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参加而冷场,于是他们联系到了市学联,希望能从各大高校组织一些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的学生来凑个数,以避免满座虚席的尴尬。(海子为什么自杀)。

3、海子的一个学生回忆说,海子非常矮小瘦弱,长着一张娃娃脸,也不太注重仪容仪表。所以大家都不叫他“查老师”,也不叫“海子”,而是叫他“小查”。

4、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小巷》

5、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研室教师,我叫査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6、  她大概和去年去世的内蒙古诗人薛景泽(雁北)有点亲戚关系。海子最初一些诗大多发表在内蒙的刊物上恐怕与这个女孩子有关。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我不得而知。但在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7、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

8、80年代初,这时顾城的自我也有对自然的依附转向对文化的依附。写作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红卫兵之墓》等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社会意识的作品。

9、这样的性格,容易因情所困,也成为了他自杀的导火索。因为气功问题,开始出现幻觉在西川分析海子的死亡原因时,透露了海子生前对气功着迷。

10、后来,我知道了他在我这么大的年纪离去了,而且是在我生活的城市。当时的我总是想问,是什么样的一种绝望,让一位花样年华的多情才子非要以死亡来作他最后一曲人间的绝唱!?

11、据西渡回忆,他第一次注意到戈麦的诗,是那首《冬天的对话》,诗句让西渡印象深刻:“想起冬末/在故乡的酒店中/躲避风寒……”西渡说,戈麦“寥寥数语就把我们带进北方冬天的特殊氛围”,从此不禁对戈麦另眼相看。

12、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诗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开始在校内流传,他的课在学生之间出了名。

13、事情的经过,即如上西川所述。海子在这次见面中对苇岸说的“我差点死了”,意思大概就是他已经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去做——或没有成功。苇岸写道“他仿佛对我说过他已在宿舍留好了遗书”,可以佐证。也即是说,海子至少在死前八九天就已经产生过自杀念头,而且甚至有过自杀的举动。这些都只是心迹,未曾向人透露,或者与人说过了,但未得到充分注意。西川认为,海子有自杀情结,他具有一种自杀的精神,甚至是他的“道”。但他没有说明何以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同时也是具有自杀情结者。

14、当时,更有学者认为,倘若超越个体的角度,去思考“海子-戈麦现象”背后的文化内蕴,这将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光阴留给中国诗坛的一项课题。

15、不过,从他的一些诗句中,曾多次提到死亡,渴望死亡,我感觉已超出了正常人的健康思维。

16、为此,他发表了《死亡后记》一文,专门阐述了海子自杀的具体原因,来回应那些捕风捉影的人。

17、海子曾写过一首诗《麦地与诗人》: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次海子带着自己的诗去成都与圈内诗人研讨交流,希望得到同行前辈诗人的鼓励,没想到有个诗人当面严厉批评:“人类有一个但丁就够了”。此前海子对这个诗人还有很大的好感,可想而知,这对视诗歌为生命,内心单纯、敏感而又脆弱海子而言有多残酷。

18、多年以后,在德令哈,当地办起了海子诗歌陈列馆和海子诗歌碑林;而在海子的故乡,他的墓碑成了文青纪念的圣地。

19、海子的性格还有些孤僻,也许诗人大多如此,能说会道的,也许就写不出来文字了,只有用嘴说不出来的,才会用笔写出来。性格孤僻的人,很容易感觉孤单。也许孤僻的性格让他更加无法排遣自己的内心的孤独,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感情生活又不遂人意,心灰意冷,逐渐导致海子抑郁。

20、(4)荣誉问题。弥尔顿说过:追求荣誉是所有伟大人的通病。我想海子也不是一个对被社会承认毫无兴趣的人。但和所有中国当代诗人一样,海子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诗人的不信任,以及同权力结合在一起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海子生前(甚至死后)可谓深受其害。尽管我们几个朋友早就认识到了海子的才华和作品的价值,但事实上1989年以前大部分青年诗人对海子的诗歌持保留态度。诗人AB在给海子的信中就曾批评海子的诗歌“水份太大”。1988年左右,北京有一个诗歌组织,名为“幸存者”。有一次“幸存者”的成员们在诗人CD家里聚会,会上有诗人EFG和HI对海子的长诗大加指责,认为他写长诗是犯了一个时代性的错误,并且把他的诗贬得一无是处(海子恰恰最看重自己的长诗,这是他欲建立其价值体系与精神王国的最大的努力。他认为写长诗是工作而短诗仅供抒情之用)。1987年,海子到南方去旅行了一趟。回京后他对骆一禾说,诗人JK人不错,我们在北京应该帮帮他。可是时隔不久,海子在一份民间诗刊上读到了此人的一篇文章,文中大概说到:从北方来了一个痛苦的诗人,从挎包里掏出上万行诗稿。这篇文章的作者评论道:“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此人(指海子)现在是我的朋友,将来会是我的敌人。”海子读到这些文字很伤心,竟然孩子气地跑到一禾处哭了一通。这类超出正常批评的刺激文字出自我们自己的朋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几乎在同时,北京作协在北京西山召开诗歌创作会议,会上居然有人给海子罗列了两项“罪名”:“搞新浪漫主义”和“写长诗”。海子不是作协会员,当然不可能去参加会议,于是只有坐在家里生闷气,而对于那浅见蠢说毫无还击之力。在所有这些令人不解和气愤的事情当中,有一件事最为恶劣。海子生前发表作品并不顺畅,与此同时他又喜欢将写好的诗打印出来寄给各地的朋友们,于是便有当时颇为著名的诗人LMN整页整页地抄袭海子的诗,并且发表在杂志上,而海子自己都无法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后来,此人欲编一本诗集,一禾、海子和我便拒不参加。

21、海子自杀前见过她,可是这个女生对他很冷淡,他靠喝酒麻痹自己,醒来后,以为自己说了这个女孩的坏话,陷入自责和痛苦。

22、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的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个人来说,顾城的人生态度像他的诗歌一样极具特征,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

23、海子的自杀,对戈麦的心灵冲击和震撼都极大。在海子去世一年多之后的1990年底,戈麦写了一首怀念海子的诗,诗名就叫《海子》。

24、著名犹太诗人斯茨威格,后来自杀,与他在二战时流亡到国外,对生活迷茫、感到绝望有关;

25、以上就是海子的密友,诗人西川写下的,关于海子自杀的具体原因。

26、这本书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圣经》到底是怎样一本书呢?

27、  海子的最后一位恋人,直到海子去世前夕才为人所知。她是政法大学的一位女教师,已经成家,她在不被知晓中陪伴海子走完人生,有张流传广泛的海子照片,印在〈海子诗全集〉的书脊上:他眼睛半弯盯住镜头,手举在半空,愉快地笑着。照片正是那位恋人所拍。

28、幻听比今天的抑郁症还厉害,还让人难以忍受。

29、1984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授美学;

30、⊙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31、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说,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

32、  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海子对于死亡的谈论甚至不仅限于诗歌写作中。他死后,朋友们回忆起他生前说过的一些话,深悔从前没有太留意。有一位海子在昌平的友人告诉我,海子甚至同他谈到过自杀的方式。海子选择卧轨,或许是因为他不可能选择从飞机上往下跳;在诸种可能的自杀方式中,卧轨似乎是最便当、最干净、最尊严的一种方式。我想海子是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人说话应该避谶,而海子是一个不避谶的人。

33、自杀前十几天,海子还在幻想尘世的幸福,他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也想“关心粮食和蔬菜”“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他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34、海子自杀后,曾经有人论及“海子现象”。戈麦自杀,令人瞩目的“海子现象”立马变成“海子-戈麦现象”。正式提出这一命题,是1992年11月,在北大“五四文学社”主办的“戈麦生涯座谈会”上。

35、海子是在在自杀前一天,写下了这样的几行字。

36、海子生前有一个初恋女友,她1987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迅速在深圳组建了家庭,他失恋了。失恋对海子算是一种打击,算是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但还上升不到致命的程度。诗人化解失恋的办法,通常是创作更多的诗歌。

37、海子在自杀后,他的密友,与他接触最多的人——诗人西川,直接了当的说:“我是坚决反对他自杀的”、“我更加的痛恨死亡了”。

38、为什么说要学好气功呢?其实,海子一直迷恋气功,并且已经到了着迷的地步,他曾和朋友说,自己已经开了小周天,但是在开大周天的时候,似乎出现了问题,于是出现幻听,总觉得有人在他耳边说话,搞得他无法写作。而对海子来说,无法写作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生活。那时,海子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某种幻觉,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

39、(5)气功问题。有一件事人们或许已有所耳闻,但我却一直不愿谈论,因为我怕某些人会对此加以利用。现在为了客观起见,我想我应该在此谈一谈。这件事情便是海子对气功的着迷。练气功的诗人和画家我认识几个,据说气功有助于写作,可以给人以超凡的感觉。海子似乎也从练气功中悟到了什么。

40、“只愿”最悲伤的花朵。“只愿”这两个字仿佛在说,我盼你们拥有最美好的幸福,我情愿孤独的面朝大海,这种让人动容的感情背后藏着海子在尘世间难以找到的幸福无奈,面朝大海,又怎么能看见花开,这一切都注定海子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

41、海子、顾城都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戈麦可能为人所知少一点,但这同样富有才华的三位诗人,都选择在90年附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诗的悲剧,也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

42、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海子《我请求:雨》

43、诗人自杀,越来越成为一种咒语。自从海子之后,戈麦走了,骆一禾走了,顾城走了,蝌蚪走了,我的诗友余地走了,周建岐、吾桐树和小招也走了。

44、这个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先来说说康拉德这个人。英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小说家,他是一位劳动者、观察者和思考者,情场风波、仕途利禄都入不了法眼的一个人,他的作品下笔之处,大抵都是大海长天、荒原莽林之类。

45、▋ 《白鹿原》丨温柔与粗糙,写不尽的白鹿原

46、▋ 最全鲁迅先生年谱,留一份收藏!丨许寿裳作

47、言非所指的“春暖花开”我们可以勉强的把这种“言非所指”理解成一种反讽艺术。海子正是把内心深处的死亡意识用一种期盼、无力、亢奋的表现语言来构建。明天是一朵彼岸花。无力的海子一连喊出三句有力的“从明天起...”,明天?明天是什么?是希望?还是向往?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无望预设,他所向往的一切只能从明天开始算起,在海子的世界里,也许这种明天早就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昨天,在写完这首诗的两个多月里,他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了这种“明天”给他带来的现实与虚幻,可以想象,这是多么痛苦的一种预设。

48、  1987年以后,海子放弃了其诗歌中母性、水质的爱,而转向一种父性、烈火般的复仇。他特别赞赏鲁迅对待社会、世人“一个也不原谅”的态度。他的复仇之斧、道之斧挥舞起来,真像天上那严厉的“老爷子”。但海子毕竟是海子,他没有把这利斧挥向别人,而是挥向了自己,也就是说他首先向自己复仇。他蔑视那“自我原谅”的抒情诗。他死于道。

49、海子的诗歌确实简单,然而这种简单是一种大道至简。海子的诗歌看起来轻,然而这种轻是侧身天地的举重若轻。海子的诗歌干净而深沉,是死亡那边传过来的存在的神性。

50、临死前,这名男子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写到“我叫查海生,我是政法大学的教师,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

51、1989年3月26日,中国当代文化史上发生了这样一个决定性瞬间:诗人、卧轨、山海关。海子的离开,从此带走一个诗歌的时代。

52、海子的死亡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诗评家李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过多的阐释都是别人赋予的,但唯有一个是确实存在的—诗歌转折点的标志,海子死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泛娱乐和诗歌娱乐化时代到来。

53、诚然,我们平凡地活着,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思想家。但,这些问题的思考起码可以引发我们去思索。当我们劳累时,当我们孤独时,我们还可以仰望星空,梦想诗和远方…… 

54、海子的一生,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他肯定受到崇拜太阳的古埃及人、波斯人、阿兹特克人的鼓舞,并且也受到了“死于太阳并进入太阳”的美国诗人哈里?克罗斯比的震撼。海子终其一生而没有完成的大诗《太阳》,已经足以将其自身照亮。由此说来,海子的一生不是昏暗的而是灿烂的。然而,对我而言,海子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朋友。他有优点,也有弱点,甚至有致命的弱点。我想我们应该对死者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了解,就像我们对自己所做的那样,这是最起码的人道主义。我在这里说的是一些导致海子自杀的具体原因,是他的切肤之痛,至于海子那导致海子自杀的形而上的原因,肯定有人比我有更多的话要说。

55、可乡村对于他,又是极具束缚力与贫瘠匮乏的所在。一组长诗《土地》里,海子写道:“泥土反复死亡,原始的力量反复死亡……”

56、又快要到诗人海子的自杀纪念日了。不论一些煽情的人怎样美化,一个人选择了自杀,总归是人生的悲剧。因为,自杀是与人的生命相违背的。人的生活是什么?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自行选择结束生命进程,而且是这样的青春妙龄里,总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不排除人确实有自杀倾向性格的因素,然而,人的生命历程如果按照自然进程,应该会选择活下去,而不是选择结束生命,除非生命的因素,受到了外来的严重干扰。

57、  (1)自杀情结。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未遂自杀之后。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

58、《瓦尔登湖》讲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一段自给自足的时光,这是一本寂寞之书,孤独之书,也是一本智慧之书。总之这本书能让你非常宁静,非常智慧。

59、写完这首诗的两个月后,海子一个人走向山海关,在那里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且有才华的生命。

60、另外,西川提到了海子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见了初恋女朋友。这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女孩,1987年毕业于北大,是海子一生所爱的人,海子为她写了很多爱情诗,最疯狂的时候一封情书可以写上两万来字。海子最后一次见她,她已经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她,她对海子很冷淡,这件事对海子打击特别大。

61、1989年3月,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62、海子的这是首诗我读过很多遍,也闭上眼睛回味了很久,不得不承认这首诗曾经带给过我欢快积极的美好感受,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我第一次读它时内心的感受:悲伤、心痛和伤怀。

63、作家野夫称海子为“一个在灵魂深处与自我搏斗的人”。他写道:我们幸存,依稀听到海子像先知那样在旷野里祷告——人能在屈辱中隐忍抵抗,是因为“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将和他一同得到荣耀。”

64、本来在写了《怀念》那篇文章之后,我就不打算再拿海子做任何文章。我想我的责任是把海子的诗歌整理发表出来,使之不致湮没、失散。至于如何评价海子的诗歌及他的自杀,应该由一些更加客观的人去探讨。特别是关于他的自杀,我一直不愿意说得太多。在我看来,一个活着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谈论他们的死亡的(我们顶多只能谈谈我们对自己的死亡的猜测),而一个握有死亡这枚大印的人,甚至可以蔑视恺撒这样的强权。当然,我也知道约翰?顿说过这样的话:“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我想约翰?顿虽然指出每一个人的死都与我们有关,但他绝无意使每一个人的死都成为一种话语。换言之,我们从那死去的人身上所看到的,不是那人的死而是我们自己的死。这种醒悟使我们向生命睁开眼睛,知道我们还活着,而且还不得不忍受太具体的生活内容。

65、据说,除了书籍之外,他的手里还攥着一个橘子。

66、爸爸、妈妈、弟弟:如若我精神分裂,或自杀,或突然死亡,一定要找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常远报仇,但首先必须学好气功。海子19

67、说海子是被气功折磨而死,这一点我信,至于其他因素,不过是一种助燃。

68、诗歌一旦具备了天才性,就是最好的诗歌,是为天籁。胜过一切发自忧乐与性情的所有文字。

69、1986年,海子结束了最后一段感情,他的父亲认为,“女孩子的爹娘嫌弃我们家里穷”。

70、▋ 刘震云北大演讲精华摘录:毕业后,有两句话千万不要信

71、据说有一年海子的母亲跋山涉水、舟车劳顿、不忍吃喝地去北京看过一次海子,在火车站看到海子的第一眼,老妈妈微笑着对着这个满头长发的儿子说:“海生啊!剪剪吧!”。

72、最近有一些媒体对诗人海子作了许多详细的报道,逐渐还原了作为安徽贫困山区的农村娃,一个5岁上学,15岁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的高材生,一个神童的本来面目。据说,这个山村至今仍然只有海子一个人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样的中国顶级大学。据说,海子当年自杀之后,他的父母让三个弟弟全部辍学了。因为父母看不到上大学的意义。

73、海子死后第二年,1991年9月24日,诗人戈麦在北京西郊万泉河焚诗自沉;又两年后的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在新西兰的威赫克岛(激流岛)上杀妻,随后自缢身亡。

74、当然,海子还未达到尼采的境界,上帝死了,他却疯了。哲学不足以引导海子走向死亡。

75、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但最后还是分手了。

76、到最后,具体是什么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得而知……

77、常远,海子生前好友,海子生前对常远从事的人体科学研究极感兴趣,并多次与他和孙舸等探讨人体科学、《道德经》、古印度经典《薄伽梵歌》以及藏穿佛教等。

78、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么也不想要的时候,一切如期而来。

79、常远对海子的遗书感觉和震惊,这好像跟海子说的不符,但是好像又不像在撒谎,并且他提到了关键的最后一面,海子“穷极了”。

80、“姐姐”,包含着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纯情少年对爱情,赤子一般的幻想。

81、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海子《西藏》

82、“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这短短9个字,就是海子对自己死亡的自白。他如此清醒。

83、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我也是这样感到的。

84、“我一直就预感到今天是一个很大的难关。一生中最艰难、最凶险的关头。我差一点被毁了。两年来的情感和烦闷的枷锁,在这两个星期(尤其是前一个星期)以充分显露的死神的面貌出现。

85、但这些都是想象,空洞的、野蛮的想象。现实里的海子并不幸福,他困在自己的精神苦境里,唯有通过“愿”,才能为自己的精神负重寻找一个出口、一份解脱。

86、或许臆想和误会悉属正常。一个人选择死亡也便选择了别人对其死亡文本的误读。个人命运在一个人死后依然作用于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海子自杀这件事上,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两种反应:一种是赞佩,一种是愤怒。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种高声断喝:“海子是个法西斯!”“海子是自我膨胀的典型!”有一种观点把海子变成了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认为海子是那类练黑道武功的杀手,虽然武艺高强,但到底不是正宗,因此自身积郁了太多的毒素。海子最终是为自身的毒素所害。大体说来,海子自杀激怒了两类人:一类是那些怀有高尚然而脆弱的道德理想的读者;另一类便是自身尚在谋取功名的诗人。我在美国出版的《一行》诗刊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叹语:“怎么让这小子玩了头一把?”似乎在自杀上也有一个优先权的问题,似乎海子从对诗歌语言的霸占最终走到了对死亡的霸占,似乎海子的死废掉了别人的死。这几年诗歌界内部对海子诗歌的评价较之1989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有些人认为海子的诗歌写作其实尚处于依赖青春激情的业余写作阶段,并未真正进入专业写作,又比如认为海子只有他的梦想却没有他的方法论。这些观点或许都有道理,但是否也有人依然把海子视作一个挡道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