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在目错误用法(文案精选3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7-08 14:52:22 浏览59

历历在目错误用法

1、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搭配的习惯不同。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配合。

4、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首鼠,踌躇。不能理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5、例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6、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已

7、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往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8、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历历在目错误用法)。

9、虽然用在句子中的成语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10、越俎(zǔ)代庖:〈贬〉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见于《庄子·逍遥游》)。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11、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12、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也……”“不仅……而且……”“不但……还……”“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13、D.在中国,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14、从一而终:指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夫死终身不得再嫁。

15、我对名字有着近乎强迫症的执着,认识一个人一定要知道对方的全名,连名带姓,认真在脑袋里书写一遍名字,绝对不能写错不能记错为形近字或者同音字,不然就不能原谅自己哈哈哈哈哈。

1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17、D.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的样子。形容声音突然停止。形容“老师的声音”合适。使用正确;

18、C.“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惟妙惟肖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

19、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20、A.叹为观止:现多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这里用来形容普通车工的精湛技艺,使用正确;

21、误用示例: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20大纲全国卷)

22、那天分手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23、意思重复: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修改: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想法.

24、高考语文148分的清华女学霸学习语文的经验,高中生都应该看看!

25、三人成虎: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城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用“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26、B.周而复始: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不能形容“天气多变”。使用不正确;

27、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德薄能鲜、 

28、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子·养生主》)。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能理解为“没有整体观”。

29、C.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本句用于形容市民观看端午节活动,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30、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31、严阵以待待敌人 青梅竹马幼男女 休戚相关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