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卡夫卡经典语录
1、让我们站定,用双脚插入意见,偏见,流言,欺骗和幻想的淤泥烂浆,插入覆盖地表的这些冲击物,直到触及坚硬的石块底层。对此,我们称之为现实。
2、这段时间读了几篇卡夫卡短篇小说,老实说,第一次接触这种小说,几乎每一篇都让我读着很是头疼。在反复阅读之后,貌似理解了卡夫卡式写作的魅力,在这里选出了一篇认为很有代表性的《变形记》来谈谈对卡夫卡这种写作手法以及《变形记》这篇小说本身内容的理解。《变形记》大概讲了一个家庭支柱(主人公)变成一只臭虫后家庭成员对他态度从前到后的变化。
3、一只手挡开笼罩着命运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4、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卡夫卡(变形记卡夫卡经典语录)。
5、他们变得话少了,心领神会地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一致得出结论,很快就到了给他找个好对象的时候了。似乎是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似的,在旅途终点,女儿第一个站起身,舒展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
6、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卡夫卡
7、如果一觉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在父母亲人的眼中,在朋友上司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怪物,你会怎么办?
8、母亲:文中可能看上去自私程度最少的人了,她爱自己的儿子,而且不愿放弃,但她的性格更多的是懦弱和没有主见,而且她的这种爱中更多带有一些无知,是她没有像格雷高尔的父亲和妹妹一样认为他永远是只虫子了,她还活在以前的世界中,认为他有一天可以再变回人类,所以说她的这种所谓看上去不自私是建立在她认为格雷高尔有可能变回人类他们还有可能变回以前的生活的基础上的。
9、想。但是完全办不到,平时他习惯于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再也不能采取那样的姿态了。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他仍旧滚了回来,肚子朝天。他试了至少一百次,还闭上眼睛免得看到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到后来他的腰部感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隐痛,才不得不罢休。
10、如果说,你是我最心爱的人,那么,这也许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就是,我觉得你是把刀子,我用它搅动我的心。
11、我决不会长大成一个成年人,我将从一个孩子立刻变成一个白发老人。(变形记卡夫卡经典语录)。
12、一直到深夜,起坐室的煤气灯才熄灭,格里高尔很容易就推想到,他的父母和妹妹久久
13、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卡夫卡
14、我个人认为这种创作是很困难的。在一种完全都是想象的、荒诞的前提下写出十分真实的效果,明明是一只虫的视角,看到的家人的反映确是如此真实,让读者在虚与实之间来回穿梭,甚至有时让读者都分不清是实是虚,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效果。
15、人的主罪有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
16、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无量寿经》
17、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18、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19、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箴言录》
20、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21、 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22、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左传》
23、工作就是把渴望从梦中解脱出来,而梦常常使人眼花缭乱,它把人奉承得美不可言。
24、没有一处安静的地方可供我们谈情说爱,因此我希望有一座坟墓,又深又窄,在那里我们紧紧地搂抱着,难解难分,我的脸藏在你的怀里,你的脸藏在我的怀里,没有人再会看到我们。《城堡》
25、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
26、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韩诗外传》
27、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卡夫卡
28、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29、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30、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肚皮僵硬,呈弓形,并被分割成许多连在一起的小块。肚皮的高阜之处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下滑趋势,被子几乎不能将它盖得严实。和它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他的许多腿显得可怜的单薄、细小,这些细小的腿在他跟前,在他眼皮下无依无靠地发出闪烁的微光。
31、贫贱骄人,傲骨生成难改;英雄欺世,浪语必多不经。《小窗自纪》
32、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33、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34、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一旦失去了谋生的能力、手段、资本和机会,就无异于一只大甲虫,何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异化为非人,早已司空见惯。
35、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
36、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而丧失了人的尊严。
37、这种精神上的感觉影射到文学艺术上,自然形成了荒诞不经的艺术流派“荒诞派”。这种思潮进入文学领域后,不难看出其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
38、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39、1924年6月3日,卡夫卡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终年41岁。
40、《变形记》这篇小说需反复咀嚼,准确说,卡夫卡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需要读者花大量时间去研读。《变形记》背后所表达出人与人之间冰冷的社会关系在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世界日益匮乏的今天也相当需要警惕。
41、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42、导演致敬了大师卡夫卡的创意,用精彩的剧情,完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异化的故事。
43、到自己的回答声时不免大吃一惊。没错,这分明是他自己的声音,可是却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了出来,仿佛是伴音似的,使他的话只有最初几个字才是清清楚楚的,接着马上就受到了干扰,弄得意义含混,使人家说不上到底听清楚没有。格里高尔本想回答得详细些,好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只得简单地说:“是的,是的,谢谢你,妈妈,我这会儿正在起床呢。”隔着木门,外面一定听不到格里高尔声音的变化,因为他母亲听到这些话也满意了,就拖着步子走了开去。然而这场简短的对话使家里人都知道格里高尔还在屋子里,这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于是在侧边的一扇门上立刻就响起了他父亲的叩门声,很轻,不过用的却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到,“你怎么啦?”过了一小会儿他又用更低沉的声音催促道:“格里高尔!格里高尔!”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他同时回答了他们两个人:“我马上就好了。”他把声音发得更清晰,说完一个字过一会儿才说另一个字,竭力使他的声音显得正常。于是他父亲走回去吃他的早饭了,他妹妹却低声地说:“格里高尔,开开门吧,求求你。”可是他并不想开门,所以暗自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他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
44、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45、那个时代,战后的创伤给人们心灵留下创伤,让一切变得不可捉摸,心神不安。
46、只要你口中有食,你就已经解决了当下的所有问题。
47、 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
48、正象另一位评论家A·瓦伦所指出的,在《变形记》这类故事中,“反常的东西伸展到自然界的正常秩序中去”,“故事主要令人恐怖之处,也许就在于故事中的人物并不认为所发生的事是‘不可能的’。
49、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50、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51、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
52、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53、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54、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55、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孙子兵法》
56、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57、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58、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59、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60、一只手挡开笼罩着命运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61、所谓象征,就是用具体的形象代表或暗示某种思想,意念和感情.因为某些现象不能被 直接表现,只能通过与之相对应的象征物体来暗示,从而需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卡夫卡的"象征",既有深刻的意蕴,又包含着精辟的理喻,有些作品还蕴含着多层次的寓意。作品带有卡夫卡独特的讽刺性和作品内容要素的不确定性。卡夫卡作品的讽刺性主要表现在对现实世界荒诞的揭示上.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意外地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无法解脱的困境.他们越是挣扎,就会越陷越深,甚至最后送了性命。"甲虫式"的人物格里高尔——这个令人哑然失笑的情节,是荒诞的,也是奇异的,看似枯燥乏味,嚼之意味无穷! 作品将现实存在的因素和非现实虚幻的因素交织于一起,把正常人与"非人"(动物)在一起,用写实的手法,来叙述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虽然荒诞滑稽,却开掘了主题的深度。
62、所谓荒诞,也叫怪诞 ,就是对事物极度夸张的一种方法,即从某种主观感受出发来改变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直入现象的至深之处,揭示事物的本质。
63、书中格里高尔的父亲,暴力、专制、不近人情。这也正是现实的映射。而卡夫卡父亲的强势,是他一生痛苦和压力的主要来源。
64、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65、宇宙虽宽,世途渺于鸟道;征逐日甚,人情浮比鱼蛮。《小窗自纪》
66、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67、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
68、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佛遗教经》
69、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70、他看了看柜子上滴滴嗒嗒响着的闹钟。天哪!他想到。已经六点半了,而时针还在悠悠
71、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72、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73、他看见自己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许多条细腿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74、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
75、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卡夫卡
76、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小窗自纪》
77、而另一部分时间里,他一直沉浸在担忧和渺茫的希望中,但他想来想去,总是只有一个结
78、我必须孤独。我所做出的成绩,无一不是孤独的成果。我憎恨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
79、格里高尔养活家人的时候,家庭其乐融融,一旦丧失了劳动力,他面临着无情的抛弃。
80、《变形计》即秉承“换位思考”这一思维理念,而且更推至极致,在节目中,你不仅要站在对方立场去设想和理解对方,你还要去过对方的生活,真正体验对方世界的大小风云,品察对方思想最微妙的情绪触动。“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81、我的最大优势和劣势都在我是过来者,我的失望比他们更真切更深厚,但我要说希望还在。可庆幸的是,很多温情的纯真的瞬间总是自然的冒出来,细细观察同一个我教过的学生,一年级时候和四年级时候,已经完全换过了不止一个人,已经变了好几个来回了。相信他们在自然长大的过程中自生出判断力,谁也不比谁高明,现实才是最高级的教授,是讲述希望的唯一导师。
82、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83、当他已经半个身子探到床外的时候——这个新方法与其说是苦事,不如说是游戏,因为
84、世人看他们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大团,其实仔细分辨每一个,都复杂,又幻想这样又幻想那样,都本能地渴望快速成功,而成功难上难,超出他们负担能力太多,真实地留给他们的只剩下了纠结、恐惧、退却、茫然。遇到小事情或者还敢质疑和执拗,遇到大事情,就忍耐顺从,违心的接受,长久地积郁在心。
85、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城堡》
86、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87、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卡夫卡
88、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
89、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的,是对我的巨大诱惑。
90、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91、真的道路与其说是用来供人行走的,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
92、结尾格里高尔在挣扎中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格里高尔,不过是萨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划过的一道流星……
93、可是接着他又对自己说:“七点一刻前我无论如何非得离开床不可。到那时一定会有人
94、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午夜的沉默》
95、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96、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封神演义》
97、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98、改往修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无量寿经》
99、真的道路与其说是用来供人行走的,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
100、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101、“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便是变形记的开头。当我第一遍读的时候我不能明白卡夫卡此举用意何在,为何要将主人公变成一只臭虫,为何不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情况,这不是更能让读者感到亲切吗?紧接着,我发现最荒诞的点并不是主人公变成臭虫这一事件,而是主人公变成臭虫后所有人对此事的反映:“居然无人关心他为何会变形以及他该怎样变回来。”甚至他自己在变成臭虫后的第一反映,竟是自己早上上班要迟到,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后面的情节就是建立在主人公变成臭虫这个整体及其荒诞的前提下展开的。在这个中心事件、前提都极其荒诞的前提下,后面的情节又是极其合理的,甚至有些细节描写都让人怀疑卡夫卡是否真的变成过“臭虫”,拥有过一只虫的视角,这就达到了“虚实结合”的效果。
10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