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及鉴赏
1、(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鲁迅在地下窃笑:在我的身后,可以看见两个争论不休的傻子,一个不知道我写了什么,还有一个也不知道我写了什么。
3、(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名句及鉴赏)。
4、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空等,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屠格涅夫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名句及鉴赏)。
7、答案:这两句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落日余辉铺撒在江面上呈现出的美丽江天晚景,但江天虽好,终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2分)诗人采用“欲抑先扬”手法,褒赞江天美景,实乃为抒发浓浓的愁情。(2分)诗句用词新颖活泼,“分明”二字使得江天人格化,江天美丽晚景似乎有意恼人。(2分)
8、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另有稿酬。
9、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13、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从:顺随。
14、(老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16、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氧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汲取氧气。以至于忽略了某些东西,让它在时间中变深,又变浅,而后变淡。其实,何必那么执着? 有些东西,就像手中的流沙,既然握不住,那干脆就扬了它。
17、这两句诗将诗人马上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信回家报平安,却苦于没有纸笔,只能捎个口信到家的情形传神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于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对家乡亲人的一片深情。
18、(赏析)诗人将石头城置于沉寂的群山,回荡的潮声和朦胧的月色中,将亘古如斯的自然景观和不断变化的人事相对照,形成了浑厚悲凉的意境。
19、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1、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
22、(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旁,也应抢着去做。)
23、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金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24、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25、解析:天的运行刚健有力,与之相应的,君子的品格也应像天的刚毅奋进一般,奋发图强、阳光健康,自我求新、永不止步。而这正是志气的培养,也就是君子的养成。这句话常被人用来自勉与勉力。成语“自强不息”即由此而来。
26、(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7、①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
28、◎ 《笠翁对韵》合集(共30集),声律启蒙必备
29、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30、“可怜夜半虚前席”一句中的“可怜”是什么意思?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1、A.诗的第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32、(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33、(赏析)用淘沙见金比喻正直清白的品格历经磨难之后,终将闪射出光辉。比喻的贴切,使这首诗具有格言的艺术感染力。
3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36、(译:尽管你是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7、(1)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
39、 词目: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出处: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词 目:上善若水 出 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文化释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