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名人事例(文案精选6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7-04 09:01:50 浏览59

诚实的名人事例

1、这位诚实的科学家在愤懑之余深感责任重大,为了不让假化石流传,他下决心要收回并烧毁那部轰动科坛的着作,贝林格尔为此耗费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且濒于破产,最后,他终于在穷困潦倒中默默地告别了人世。

2、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

3、说完,蒋前黎便吩咐仆人将白银封好,装上马车,护送朋友的儿子将银子运回家去了。(诚实的名人事例)。

4、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5、张昌宗一见张说变了卦,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张说这小子是魏元忠的同谋犯。”

6、把握一个度,在做事,对人上,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多替别人想想,多一些谦让,待人以真诚,能做到事才答应,不能做到要勇敢的讲出来.

7、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8、武则天没有抓到魏元忠谋反的证据,但是还是撤了魏元忠宰相职务,又把张说判了流放罪。

9、嵇康死后,山涛对嵇康一家老小悉心照顾,把嵇康的儿子更是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诚实的名人事例)。

10、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一生教育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教导我们要做个讲诚信的人。

11、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12、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13、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14、这位地质常识十分缺乏而又非常相信“化石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的教授到了采石场,当他发现那些丰富多样的“化石”时,欣喜若狂。他先后采集了两千多块化石标本,并花费了数年的工夫,从中整理出两百多种化石石版,于1726年秋天出版了上面所说的那部轰动一时的着作。

15、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尤其是他所创立的橡胶王国,对世界橡胶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李光前为当代新马、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李光前曾被授予马来西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6、20世纪初,来美国的移民十分节俭,尽量把每一分钱都积存起来。佛兰普斯科.罗迪便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银行,吸收移民存款。1915年圣诞节前夕的一天,这家银行的出纳员外出午餐,这里只有罗迪。突然,三个蒙面歹徒冲进来,把罗迪关进厕所后,将银行里的22000美元席卷一空。储户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蜂拥来提款。虽然罗迪尽了最大的努力兑付,但仍然不支,最后被迫清盘,宣告破产。250个储户共损失了18000美元。从此,罗迪家一贫如洗。他们失去了住宅、积蓄、存款和所有的一切,连家里一块稍好的红地毯也被人当债务拿走了。一位银行家对罗迪说:"银行遭遇抢劫,这是天灾,既然已经宣告破产,你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存款也不用还了。"罗迪说:"法律上也许是这样。不过,我个人是要认账的,这是信义上的债务。今后我一定要归还!"

17、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8、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19、武则天一听就火了,把魏元忠打进了牢监,准备亲自审讯,并且要张昌宗他们两人当面揭发。

20、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21、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只要有关华人的事,有关教育的事,李光前都是竭尽全力,散尽钱财。他对教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博得海内外一致高度称赞。1957年,马来西亚柔佛苏丹授予他“拿督”荣衔。次年,马来西亚大学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府《宪报》正式公布聘任李光前先生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在就职典礼上,他说,“吾人对国家贡献莫大于教育青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22、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23、在中共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当时毛泽东被限制权力,外国“顾问”李德的错误策略“拒敌于国门之外”、“寸土必争”的路线,使得红军损失惨重。正是由于黄克诚的积极建议,恳请中央把毛泽东调回重新主持工作,这才扭转了危局。而因他的谏言有人就劝他:“你再提意见,就会无安身之处了!”但是黄克诚却说:“我不是哑巴,岂有心里话不说之理!”

24、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克里索斯托

25、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掌声。

26、《朱子全书.论语八》:“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27、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于是宋庆龄始终站在共产d一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国母”。

28、可是,东吴的都督周瑜心地狭窒窄,不能容忍诸葛亮比自己高明,认为诸葛亮日后一定是东吴的大祸害,就想设计害死他。

29、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30、不久,李光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政府在此胶园附近修建公路,胶园价格暴涨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这片胶园以大约40万元的高价售出。这样,在短短一年内,李光前就净赚了30万元左右。李光前正是用这笔钱,终于在麻坡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南益橡胶公司,他的胆魄和眼光甚至让陈嘉庚都为之称赞。

31、武则天一听就火了,把魏元忠打进了牢监,准备亲自审讯,并且要张昌宗他们两人当面揭发。

32、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虽然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33、明朝著名的学者宋濂少年时特别喜欢读书。但那时由于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每一次都是从别人家里借书来读。而每次借书,他都按时还书,从不违约,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34、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35、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夜深了,母亲见他仍伏案抄书,便心疼地劝道:“孩子,都深更半夜了,天又这么冷,天亮再抄吧。别人又不是急等这本书看。”

36、说罢,父亲随即让人在原地盖起了一座亭子,再当着孩子的面将其拆除......

37、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38、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李嘉诚

39、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前来议事。他请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说只需三日。果然,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出三日后必有大雾,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得了箭,还估计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40、1933年,华商银行又与华侨银行、汇丰银行合并,以华侨银行命名。合并后的华侨银行是新加坡4家华资创办的银行中最大的一家。李光前任该银行董事会副主席,后又接任主席。

41、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42、李光前来到新加坡,就进入了当地英印学堂就读。他铭记父亲的教导,在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时,还坚持去养正学堂学习中文。

43、“这怎么可能呢,哪有人寄存这么多的钱物却连个凭证都不留呢?再说,家父生病的时候,我一直在他的身边服侍,他的确不曾跟我说起过此事。多谢蒋伯伯的好意,我不能平白无故地接受这一千两白银。”朋友的儿子执意不肯接受。

44、倡导法治,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45、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杰夫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但只能在演讲后而且只有15分钟的时间。

46、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决定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47、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48、可是小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49、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50、鲁肃诚恳地对诸葛亮说:“十二万多枝箭,先生只漏数了十一枝,我已经很佩服。偶有一两枝没有戳稳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难免的。先生何必这么严格地要求自己呢?”

51、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52、黄昏时分,当父亲发现花园被弄得乱七八糟,他十分喜爱的那棵小樱树也被人砍倒了,非常生气。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厉声问道:“谁把我的樱桃树砍倒了?”小乔治这是明白自己闯了祸。但他仅仅犹豫了片刻,然后突然抬起头看着爸爸,态度诚恳地说:“爸爸,我不能说谎,是我用斧子把树砍坏了的确我愿再栽上一棵,以后再也不砍了。”

53、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5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55、表面和内心一个样。形容思想、言行完全一致。

56、一次,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宫为正在英国访问的门德尔松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欢迎这位著名的作曲家的到来。当门德尔松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尔兹》这支曲子时,女王倍加赞赏,说:“单凭这一支曲子,就可证明你是天才。”

57、第二天傍晚,李光前下班后,便到陈嘉庚办公室来取雨伞。陈嘉庚忙招呼他坐下,并感谢他借伞之情。两人在办公室内边喝茶边聊天,李光前才谈起他当年由厦门来新加坡的轮船上,陈嘉庚赠毛毯帮他御寒之事,至今感激不尽。陈嘉庚这才想起来,大笑起来。

58、  “叔叔您好,请问那位留着‘列宁头’的大叔在不?我是来还钱的……”看着眼前的中学生,西安火车站出租稽查队的工作人员有些迷茫。通过辨认照片,大家才知道专门乘车30公里从临潼跑到西安火车站的中学生李申要找的是庞喜堂,而找他也只为还1元钱。

59、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60、“可是这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也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样一件旧棉袄,根本抵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母亲心疼地劝宋濂。

61、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

62、张说回过头来哼了一声说:“魏公枉做宰相,竟说出这种不懂道理的话来。”

63、小卒再次来禀报,经过核实,仍旧只有一十二万五千一百枝箭。

64、后来,山涛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由于山涛事先没有征求嵇康的意见,嵇康非常生气,便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给山涛(山涛字巨源),断绝与山涛的朋友情谊,并在信中强烈抨击了司马昭。

65、李光前虽然在商业界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进军金融业。他先是投资与人合办华商银行。

66、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67、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