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什么意思
1、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十分漂亮,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2、 阿姒笑归笑,好看归好看,她的美有股神秘的生命力量,话说回来,她在工作上也绝不是个花瓶。
3、在随后的隋唐两宋时期,均有长城的修建。不过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修建的,它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4、 我忍不住把憋了几天的苦水都吐向阿姒,她却木然地眨着眼睛呆望我。
5、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第二个出处来自《吕氏春秋》。其记载与《史记》有差别,《吕氏春秋》记载周幽王没有点烽火,而是击大鼓。
6、 褒姒生下了伯服后,周幽王为了讨她的欢心废掉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还废掉了申侯的爵位。申侯后来先发制人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周幽王急忙点燃烽火台,希望诸侯能来勤王。因为之前诸侯被戏耍,这一次烽火点燃后一个诸侯国都没来。西周也因此而灭亡。
7、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却看到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
8、褒珦(xiàng)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计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就借此机会寻访美女。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替褒珦赎罪。(烽火戏诸侯什么意思)。
9、 最要命的是,阿姒总是在笑,见谁都笑,在哪都笑。每当我偏过脑袋去瞄身旁的阿姒,那道月牙,那对星子,顷刻间铺满我的视线,然后才听得清她的声音。阿姒的笑容是无声的,响的是你自己的心跳声。
10、这里马修主要给大家解释一下烽火台,烽火台也叫烽燧,每隔一段城墙就会修建一座,每座烽火台里面都有士兵轮流放哨,监视敌情,它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在明朝以前,边防报警的方式就是,白天放烟叫做烽,晚上放火叫做燧!
11、 我说阿姒你不要勾引我们小男生喔。阿姒放下一沓资料,身子歪过来轻轻拍了一下我的屁股,露出笑容。
12、《竹书纪年》记载,“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侯)所杀。”
13、那么事实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说历史,那么我们还是来看历史。
14、 每天中午和阿姒一起吃饭的人是我,最先察觉阿姒不对劲的也是我。
15、我们发现,所有的情节,好像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一环扣一环,就像电影剧本一样。每一个情节,几乎都是为了说明红颜祸水、后宫干政、褒姒亡国这一主题,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罢了,都是为最后犬戎攻镐京做铺垫。几乎可以这么说,整个故事都是人为编出来的。
16、三叔在家里失踪了,这是筷子怎么也不会相信的一件事情,一个成年人说不见就不见。筷子为了调查事情真相而来到了三叔的家里,筷子在桌子上看到了三叔留下的一张纸条,纸条上有着一串数字:
17、场景10:周幽王死后,申侯和诸侯拥立宜臼为周平王、
18、周幽王死了以后,以申侯为首的一方立了周平王。以虢公翰为首的一方立了周携王。“二王并立”持续10年以上。
19、春秋战国时期,周宣王死后,其子继位,也就是周幽王。
20、不过后来纣王因无道而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伐纣,纣王逃到鹿台,走投无路后自焚,妲己也被斩首而死。
21、马修之声栏目的话,请将下图分享至朋友圈哦!
22、和《清华简》一样,文中也没有提及“烽火戏弄诸侯”。如果真的有这件事,这应该是诸侯不来救援的原因。这么重大的事情,至少是应该提一笔的,而文中恰恰没有记录,这也可以佐证“烽火戏弄诸侯”并不存在。
23、《东周列国志》里的文章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既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更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的丑恶形象,
24、 我把阿姒扯进办公室,关上门,瞪着眼问她:“谁把你投诉了?”
25、不过到了汉朝,匈奴人越过蒙恬修建的长城,继续侵略中原。直到汉武帝时期,派遣诸多大将如卫青、霍去病、公孙贺等出击匈奴,最终驱逐了匈奴,修建了废弃已久的长城,维护了西汉的国家安全,并且为丝绸之路的通畅和稳定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26、 有时候见老板带着客户进来,两个挺着肚腩的男人,一个高挑的女人。我往阿姒耳边一凑,“女儿花,该你上场了。”
27、 那次,阿姒给我端来了汤,我说“谢啦”,等着她的笑容。她却连嘴角都没有浮动,分明应该听到了,却只顾着低下头去吃饭。见她面无表情地嚼着饭,我心里一愣,倒也没想太多。
28、从主人公的年龄看,决定政局的是周幽王、褒姒、申侯、诸侯和朝臣
29、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列国之间开始疯狂修建长城,但那时候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30、 公元前8世纪周朝的最后一个君王周幽王,在执政生涯中重用虢石父为上卿,昏庸无道,又加上连年旱灾,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转而对外攻伐西戎失败后,周幽王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把劝谏他的大臣褒珦关押了起来。褒珦被关押后,褒族人听闻周幽王好美色,于是便进献了美人褒姒以此来替褒珦赎罪,褒姒就这样进入了周幽王的皇宫。
31、在2012年,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在一组战国竹简(清华简)中发现了关于周幽王灭亡的古文字记载。记载为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于是就联络戎族和周幽王开展,周幽王战败,西周因而灭亡。
32、而周幽王总是希望看到褒姒笑容,所以又屡次击鼓,诸侯军队赶到,却没有敌人,以致于到后来犬戎再次真的入侵,诸侯却不来救援了。周幽王最终被斩杀于骊山脚下。
33、其实,关于妺喜的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妺喜笑饮酒溺死者",传说夏桀在建造他的酒池后,与妺喜和其他宫女饮酒寻欢,妺喜提议可以用酒池行舟,桀因而请了三千饮酒高手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从舟中掉进池子里,最终被酒液淹死,妺喜看到这一幕被逗笑了。真的是毫无人性!
34、场景1:夏朝末年,王宫里来了两条神龙,自称是褒国的国君。夏桀王把它们的涎液封在木匣子里收藏起来。周厉王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匣子。在打开的时候,龙涎洒在地上,变成了一条蜥蜴,撞上了一名小宫女,小宫女长大后就离奇地怀了孕。
35、场景7:“三年,幽王嬖爱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在褒姒的鼓动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
36、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或者类似墙体防御建筑。
37、 那历史上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在古代最早的烽火台是到了战国,甚至秦汉时期时期才成熟起来。周幽王在位时,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在史书上也并没有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而褒姒也只是个很普通的女子,并没有那么离奇的身世。
38、因为这批出土竹简的证明,总算还一代美人褒姒了一个清白。
39、 是啊,怎么这样呢?直到阿姒突然离职,我还是没搞明白。
40、场景9:”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
41、这烽火不点还好,一点可不得了,各地诸侯王刷刷的火急火燎的带着兵马就赶来了,结果一到才发现屁事都没有发生,是周幽王在玩他们。
42、此竹简上并无“烽火戏诸侯”之事的记载。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称,史学界对“烽火戏诸侯”曾有过质疑,认为《史记》中所载只是“小说家言”。清华简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质疑,从而部分推翻《史记》的记载。
43、既然有人把西周亡国的罪名扣在褒姒头上,肯定是有证据的。那么褒姒都做过哪些千夫所指的坏事呢?
44、 我心头一颤,眼前的阿姒才逐渐清晰,眼睛鼻子嘴,一样也没变,阿姒还是阿姒,我却对她生了恐惧。
45、 阿姒消失的两个月后,公司被削成了一个小工作室,或者直接说它倒闭了吧,大多数同事都和我一样,正收拾着残局,准备从这坍塌的世界消失。
46、龙涎变成蜥蜴,使宫女怀孕,怀孕40多年才生下褒姒,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47、场景5:女婴在褒国长大以后,取名叫褒姒。“襃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褒国国君得罪了周幽王,被囚禁起来。褒人就把褒姒献给了周幽王,把国君赎了出来。
48、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49、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个事件有两处权威记载,第一处出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其记载说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尽办法依然无法获得褒姒一笑。于是周幽王就点燃烽火,诸侯以为周幽王有难,匆匆率兵赶来,却发现没有敌人。
50、西周末年,一度出现了“宣王中兴”。但周宣王长年对外用兵,先期打败了猃狁、西戎、淮夷、楚国,但是却大大损耗了国力,以至于在后期对太原之戎、条戎、奔戎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特别是在他执政晚期,在“千亩之战”中惨败给姜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宣王在车夫奄父的护卫下,才侥幸逃脱。因此,到了周幽王时期,军事力量更加下降,以致于在攻打申国的时候,周幽王被犬戎杀死。
51、场景4:这对夫妇“逃於道,而见乡者後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饹於襃。”夫妇二人神奇地捡到女婴,逃到了褒国。
52、宜臼逃亡申国大概是6岁。伯服被立为太子前后不久,宜臼逃亡到了申国,《史记》记载,“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53、 还是有人向我打听阿姒,尽管他们称她为“魔女”。我只笑笑说阿姒到更好的地方去了。
54、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入侵,派大将军蒙恬北击匈奴,收复了很多失地,并继续扩建长城。
55、第三笑则是人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了。周幽王为了博冷美人褒姒一笑,听取佞臣的建议,不惜大费周章点燃了所有的烽火台,假装有敌来犯,各诸侯带兵快马加鞭赶来救驾,却发现自己被周幽王骗了,褒姒在上面看见下面的军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觉得十分有趣,不自觉露出笑容。
56、《清华简》记载,“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
57、 “歇会吧,反正也没人,”我看着阿姒上下翻动的手。阿姒嘴上应着,手却不停,真成了大家口中的“永动机”。
58、《清华简》记载:“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
59、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60、关于这两个烽火戏诸侯的史载版本,史学家提出质疑。一代史学大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首先对权威史学著作《史记》的记载“烽火戏诸侯”提出质疑,他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
61、NO.71 NO.72 NO.73 NO.74 NO.75 NO.76 NO.77
62、场景2:周宣王的时候,这个怀孕四十多年的宫女“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
63、但是,在西周的灭亡上,即使没有发生过“烽火戏诸侯”,即使褒姒不是罪魁祸首,也没有必要着急给褒姒平反。
64、从上面可以看出,当时宜臼和伯服还都是小孩,不可能亲自参与王位之争。参与者应该是周幽王、褒姒、申侯、诸侯和朝臣。
65、《史记》明确表示,卫国、郑国、秦国、晋国是支持周平王的。郑国公本来支持周幽王和伯服,而且在和周幽王攻打申国的时候,郑桓公被犬戎杀了,和申侯有仇。但根据《清华简》记载,郑桓公的儿子被卫国羁留了三年,最后不得不改变立场,支持申侯和周平王。
66、 阿姒一笑,只见那女人红着脸瞪大眼,身旁两个男人则纷纷低头。啊,是掏腰包的前兆。
67、
68、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
69、如果没有“烽火戏诸侯”这回事,就不能说“赫赫综周,褒姒灭之”,那么是不是就可为褒姒平反了呢?
70、司马迁作为一个统一帝国的拥护者,他这样写,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周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女人褒姒,这是上天的旨意,周平王继位是合理合法的,并规劝后世的君主,要从中吸取教训,施行仁政。
71、在农业时代初期,丝绸织造业才刚刚兴起,丝织品稀有而昂贵,制造起来也颇费工夫,桀为了妺喜,下令搬来织造精美的绸子,在她面前撕开,破坏这种稀有而昂贵的织物,简直是暴殄天物。
72、 这朵“女儿花”,是生长在野地里的,不畏惧野火,不关心春风。
73、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74、龙根本是不存在的,把它们写成是从褒国来的,明显是呼应后面的褒君被囚和褒姒入宫。
75、 阿姒上班总是穿得最整齐,对称的白衣领左右一翻,白衬衫从肩部呈V字形滑下去,扎进腰部,黑裙子从腰部垂下来,散在膝盖上,宽松又隐见曲线。裙子明显太大,但阿姒走起路来从不让它四处摇摆,步伐又轻又稳,一双太瘦的腿踩着平底黑皮鞋,本就个子小,见人更是要仰起脑袋,这使得她忽然浮现的笑容更是有种豁然开朗的美。
76、 阿姒的笑容,好比走在寒冬的夜里,忽然飘来一缕糯香,是烤红薯的香味,一下暖得人忘了冷风,陶醉在那美味里了。阿姒却浑然不觉,只是四处散发着暖意。
77、周幽王在褒姒的鼓动下,废了申后和嫡长子,立了褒姒的儿子为太子,导致王室内斗,使诸侯大臣无所适从,最后使申国和犬戎都参与进来,周幽王被杀。褒姒可以说是这一事件的主要推手。
78、当时西周首都丰、镐二京,靠近犬戎,所以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高大的土堡,其上设置非常大的鼓,敲击鼓声,远近可闻,若犬戎入侵,就击鼓为号。一次犬戎入侵,周幽王就击鼓,诸侯军队如约而至,击退犬戎,褒姒很喜欢周幽王这个做法,就很高兴。
79、细数几位昏君的劣迹,可见三人的共同点——压榨百姓,荒淫无度,贪婪,亲小人而远贤臣,各个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无用之君,是历史的失败者。他们贪图一时的享乐,不把人民当做人民看,不把国家当做国家看,在他们眼里,国家就是自己的金库,他们只晓得自己的安逸,不懂得普通百姓的贫寒,国家灭亡又能怪谁呢?
80、 经理说,阿姒遭太多投诉了。我望着经理,他若无其事地盯着电脑,好像在说着“今天吃什么”这样的小事。我的脑中却浮现出阿姒那双永远停不下来的手,直击人心的“求放过啦”,还有她烟花一样绽放的笑容,脑海乱成麻。
81、周幽王继位时只有13岁。《史记》记载,“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
82、 春天渐渐来了,门外时而能听见鸟叫车鸣,在公司里却是一片萧瑟,零星有纸张摩擦的声音,大概又是闲不下来的阿姒在一遍遍核对。
83、本来,王室你死我活的斗争,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但是,他们的斗争却直接导致了西周末年社会的大动荡,百姓们流离失所。可以说,这些恶果的产生和褒姒是脱不开关系的。所以当时的人,才在《诗经》中大力抨击和讽刺褒姒乱国,“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84、NO.50 NO.51 NO.52 NO.53 NO.54 NO.55 NO.56
85、《史记·卷殷本纪第三》记载,"(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纣王好酒色,尤其宠爱妲己,妲己说的话他全部遵从),《列女传·卷之孽嬖传》又云:"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妲己赞美的人,纣王就认为他好,妲己憎恶的人,纣王就杀死他),从中可见纣王是个无原则无底线无主见,没有任何是非观念的昏君,是什么样的帝王可以用酷刑来讨好自己的宠妃呢?笔者难以想象。
86、NO.8 NO.9 NO.10 NO.11 NO.12 NO.13 NO.14
87、桀是夏朝的暴君,《史记》中有:"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夏桀淫骄,乃放鸣条。",是说暴君桀不务正业,不理朝政,骄奢淫逸,又压榨百姓,百姓都难以忍受他的暴行。可见,桀本身也不是一个好的君王,他在政事上亲近小人,远离君子,弃尽仪礼,生活上为人又骄奢好色,他广招天下美女、戏子,收入后宫,每日饮酒作乐。
88、伯服出生于幽王4年。《史记》记载,“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十月怀胎,伯服应该在一年后出生。以幽王的年龄推测,宜臼应该只比伯服大一两岁。
89、 阿姒走了以后,公司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死气沉沉。化妆的女人们少了,各色的衬衫配宽大的长裤,走起来风风火火的。男人们的语气变平淡了,从早到晚只有一幅面孔,不轻易挤出一句话。这一切更加让我怀念阿姒,不知不觉,我自己倒是变得讲究起来,甚至买了阿姒的同款黑裙,着魔似的。
90、 公司的女同事们都很喜欢阿姒,上至经理,下至我,尤其是那些二三十岁的女性,总是说着羡慕阿姒好看阿姒年轻之类的话,虽然她们恐怕不会真心想成为阿姒,毕竟她们的工资哪个都比我们高上一倍。但在笑与美这一点上,女人们真心地甘拜下风。
91、 在古代烽火原本是敌寇侵犯时的用来传递信息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从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设有烽火台。一旦犬戎进袭,哨兵就会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这样各诸侯就会知道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而周幽王周为博褒姒一笑,在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下令守兵点燃烽火。诸侯看到漫天火光马上带兵赶到了镐京,得知大王在细山,又转而杀到细山。当各路诸侯匆忙赶到骊山脚下时,看见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饮酒作乐,才知道自己被愚弄。
92、 阿姒刚来的时候。经理让我这段时间多费心教教阿姒。我看着阿姒冲我笑,心头一震,这种人间尤物不会要笨手笨脚吧。我做好一切心理准备,到头来却发现是自己刻板印象了。阿姒来的第四天,我下午迟到了一会,却见一撮人围在我们办公桌前,我心里一吓,跑过去一看,阿姒正在有条不紊地给他们一一说明着。这么多业务竟然全记住了!阿姒从人群里朝我投来一个微笑,正中我心怀。
93、和《史记》不同,《清华简》上说,周幽王先是娶了申侯的女儿,生了宜臼。后来又娶了褒姒,生了伯服。周幽王宠爱褒姒,在褒姒的鼓动下,与伯服驱逐了宜臼。宜臼跑到了他外公申侯那里。周幽王带兵包围了申国,申侯联合犬戎杀了周幽王和伯服。双方的战场是在申国,而不在镐京和骊山。按这个说法,基本就排除了“烽火戏诸侯”的可能性。
94、我们从《史记》里截取褒姒生平的10个场景,来分析一下。
95、 我问阿姒,为什么你那么爱笑?阿姒听了抬起头,又绽放出一个笑容,微微地摇着头,月牙在空中摇晃,意思是求放过啦。
96、周幽王贪婪腐败,不理政事,把忠臣打入地牢,任用虢石父为卿士,让他执掌政事。
97、我们都知道陈奕迅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美人一直不肯笑这该咋整呢?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周幽王真的是为了这件事情搅尽了脑汁,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98、《清华简》记载,“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
99、第二笑,即妲己笑炮烙之刑。《列女传》记载,"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翻译过来就是,纣王为哄妲己开心,在铜柱下方烧炭,让犯罪的人在铜柱上行走,罪人们站立不住,就会掉在炭里被烧死,这就是炮烙之刑,妲己看到后非但不觉得残忍,反倒认为这很有意思,笑了出来。
100、周幽王通知时期,当时关中一带发生大地震,加以连年旱灾,使人们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 周幽王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奋发图强,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剥削百姓;又对外攻伐西戎而大败。这时,有个叫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
101、周宣王的连年征战,使平民的生活十分困苦,怨声载道,而周幽王自然成了这一恶果的“接盘侠”。周幽王继位以后,《史记》说他”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他的不作为,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结果就是,国库空虚,军力下降。在与犬戎的对抗中,国君与诸侯、平民之间离心离德。而周幽王不作为的原因,既有褒姒魅惑的因素,“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也有褒姒和朝臣结d的原因。
102、最早在西周时期,大概在2700年前,长城就已经出现了。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103、 事情果然严重了,阿姒不笑了。不止我,整个公司都凝重起来,每个人心头都顶着一口热锅,沸水汽泡在里面涨着。只有阿姒一人每天一如既往。于是大家也不好要求什么,只好死死摁住心头的锅盖。
104、为了说明这两派斗争的激烈,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这个细节。周幽王曾经把王畿内的郑国和西虢国迁到了洛邑附近。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申侯和犬戎的勾结,想要把都城迁到洛邑。郑国和西虢国就是为他打前站的。试想,如果不是周幽王的安排,这两国去了东边,哪有土地给他们立国呢?所以,周幽王之死和后来的平王东迁,都是这两派较量的结果。
105、 有一回,财务晃到公司门口,望着外面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她站到下班的时间点,发出一声长叹,垂着脑袋转回来。往回走时路过我们办公室,不经意地瞄了一眼,朝着阿姒的方向,压低声音边走边喃着:“这两个月没客户呐”。
106、与对褒姒的口诛笔伐相反,也有一些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灭亡,区区一个女人能起多大的作用呢?褒姒只不过是那些昏聩贵族的替罪羊。因此,历来不乏有人为褒姒鸣不平。
107、周幽王的昏庸不必细说,只看他的行为就知道了,为了使宠妃笑出来,他甚至可以点燃用于传递危险信号,调遣军队的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