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修身名言警句(文案精选44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30 10:12:37 浏览59

立德修身名言警句

1、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2、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章仔钧《太傅仔钧公家训》

3、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4、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5、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6、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徐世昌

7、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8、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9、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10、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11、0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12、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4、齐家本于修身。身也者,祖考之遗体而子孙之观型也,继往开来,担当世道,皆于是乎赖之。故必敬以持己,恕以及人,三畏儆心,四知接物,庶身端心诚,合族有所准则矣。——《陶氏家训》

15、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6、(评析)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17、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19、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20、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1、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2、道德修养贵乎实行,却不贵看书,但看书能正确我们的道德观念,自也很有益处。

23、继续奋斗一一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d正确领导下,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还在继续努力,乘胜前进,一带一路世界经济战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需继续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

24、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5、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26、童年似流水一样的过去,时光是不老的,老的是人。走在时间里的人,于纷扰的世间,忙碌着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混迹于人群中失去自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了。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7、古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运用时注意两点!

28、28)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29、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0、人生的道路上是不能浮躁的,泥泞的路上,唯有谨慎踏实,才能走等更远。

31、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32、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33、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4、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35、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6、厚以待民,薄以待己,俯仰无愧;乐于谋事,耻于谋私,得失不言。   

37、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贝多芬

3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9、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 --------伯顿

40、4)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41、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格言

42、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43、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 --------托马斯·富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