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关于自由的名言
1、一方面,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神圣职责,怀有高度的自觉;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可以万死不辞。他说:“凡职位所在,无论出于自愿所择,或由于在上者委派,我想都必须坚守岗位,不辞行险,不顾一切,不计性命安危,宁死勿辱。”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的职责既出于自愿选择,但更是神分派的;履行认定的职责,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神负责。为此,他告诉雅典民众:“我相信,我了解,神派我一个职务,要我一生从事爱智之学,检察自己,检察他人”。可见,苏格拉底对于自己职责的神圣渊源,是坚信不疑的。即使有死刑的威胁,也并不退缩、屈服;甚至仅仅要他保持缄默,他也做不到,因为,“我不能缄默,缄默就是违背神的意旨。”
2、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苏格拉底
3、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4、泰勒斯言谈幽默并非常有哲理。他对于“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的回答是:“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这和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问:“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又一个问题:“你做出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回答是:“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5、每个女人内心里都向往着爱情,渴望获得受人钟爱的快乐。希望得到保护、提高、同情,这是女人的一种特性。再加上多愁善感和情不自禁,往往使女人很难拒绝对方。这使她们认为自己是在恋爱。(苏格拉底关于自由的名言)。
6、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7、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是看他对别人如何。
8、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9、一双鞋,少了一只就不值钱,所以,另一半很重要。
10、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11、从这样的人生经历来看,当孔子体验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恰恰是他结束颠沛生涯、安居鲁国的时候。在最后的三年时间里,“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他把自己的工作重心从政治领域转到了文化领域。根据《史记·孔世家》中的记述,孔子在这个时期的文化活动主要包括:
12、耗时于阅读,你将因别人辛苦得来的体验,轻易吸收并改善自己。(苏格拉底关于自由的名言)。
13、苏格拉底从年轻时期开始就研究几个世纪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家的理论著作,他很快就从纷繁复杂的谜题中意识到,人类最重要并且最难解决的主题是人类本身,包括人类境况、人性等等。
14、爱情是耗尽锐气的激情,爱情是置意志于一炬的火焰,爱情是把人骗入泥潭的诱饵,爱情将剧毒抹在命运之神的箭上。
15、据记载,有一次,泰勒斯仰观天象,一不小心跌进井里,他的女仆把他拉出来后说:“您只顾仰望天空,怎么能看到脚下的土地?”泰勒斯听到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大为惊叹。
16、真实的东西是静止的。飞行的箭在一定的时间内会经过许多点,在每个点上必然要停留,因此是静止的。
17、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不断地充实它。
18、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9、真挚的持久的爱情,不是“一见倾心”,因为相互的全面的了解,思想观点的协和,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必须经过相当的时期才能真正了解,才能实际地衡量对方的感情。爱情的花朵,并不是在春天开放,在秋天凋零;爱情的乐曲,并不是在阳光中高旋,在阴云下呜咽。
20、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21、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
22、70岁的孔子就是人间的立法者。更具体地说,孔子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他通过《春秋》的编纂,礼乐诗书的整理,并以招徒讲学等方式,把一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全面推向社会、推向未来,从而完成了为天地立心、为人间立法的使命。可以想像,当孔子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把心之所想付诸言行,就是“垂范”;一种“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静态规矩”的“动态表达”么?谈何“逾矩”?既然如此,对于10岁的孔子来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都是正当的,没有“逾矩”的顾虑。这就是70岁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23、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24、信心是人的征服者;它战胜了人,又存在于人的心中马。——法·塔伯
25、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26、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啦!”
27、好人不需要法律告知他们负起责任,恶人总是绕法律边缘而行。
28、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但丁
29、泰勒斯言谈幽默并非常有哲理。他对于“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的回答是:“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这和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问:“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又一个问题:“你做出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回答是:“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30、70岁的孔子所体会到的自由,在后来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屡屡被重述。譬如,张载表达的“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愿望,王守仁所谓的“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3}等等之类的话语,其实都是对孔子“从心所欲”的遥相呼应。历代中国圣贤对于苏格拉底所置身于其中的神与人的冲突场景,鲜有真切的体验。
31、一个人的教养,是深入骨髓的东西爱情、婚姻里的教养,比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修炼,可能更为重要和微妙。世事难测,尤其是湿漉漉的内心变化。此一时彼一时啊,那些曾经的暗流,是多么像我们最常见的两个问候语:你好,再见。
32、《论语·为政篇》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是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
34、欢乐是希望之花,能够赐给她以力量,使她可以毫无畏惧地正视人生的坎坷。
35、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36、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37、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伦
38、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39、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东方圣贤在70岁前后的一个显著区别:在70岁之前,他只能实现某个单一的、具体的目标,譬如辨别真假、找准位置之类;但是,年过七旬之后,他似乎就迈入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全新境界:心身和谐、心口如言行一致;毋须掩饰、不用伪装、不必隐藏;不会犯规,不会出错,自在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