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文案精选5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28 10:08:05 浏览59

尼米兹

1、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与尼米兹的指挥风格有很大关系,虽然身为海军舰队司令,他却从未在战争期间率舰出征过。尼米兹只是在珍珠港的指挥部里对战争进行“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然后只需要挑选“对的人”去做“对的事”就行了,这样就给了前线指挥官以足够大的自由度,自己也不会受到前线细节情况的干扰,可以冷静地做出全局判断,这种模式在“软件”上就领先了对手。在瓜岛战役中,美军最初的前线指挥官是年老资深的戈姆利,但是这位老将软弱保守的风格使美军出师不利,尼米兹在视察了战场后果断换将,任命勇猛的哈尔西为前线指挥官。感觉大丢脸面的戈姆利找到尼米兹“讨说法”,尼米兹丝毫不给面子,反问“你觉得你是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吗?”戈姆利无言以对。但在整个战役中,除了任命指挥官以外,尼米兹从不过问具体的前线指挥,只是在后方进行协调,最终日军在瓜岛战役中被击败。这与他的对手在上下级、陆海军之间纠缠不清,相互扯皮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日军也许能取得一些战术胜利,却很难在战役战略层面上讨到便宜。

2、尼米兹一生著有《大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并且曾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3、如果高木不过于谨慎,继续追击,击沉“约克城”号,尼米兹还有底气发动中途岛战役吗?欢迎留言和讨论。

4、因此在二战期间,盟军并没有设置统一指挥的“总司令”职务,硬要选出一个人的话,也应该是罗斯福,因为美国总统是法定的“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根据当时美英之间的实力对比和话语权份量,罗斯福才是真正的大佬。

5、 纽波纽斯船厂建造,1970年8月15日开工,1975年10月11日下水,1977年10月18日服役。(尼米兹)。

6、“是的,我想会是这样的。我仍旧在尽力而为,我并不为现在还未掌握的事物而忧愁。如果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仍将遵循我祖父亨利·尼米兹的期望,在所不惜地投身于大海。”(尼米兹)。

7、此时已经56岁,经验丰富、性格坚定的尼米兹深知,物质上的损失并不可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重整士气是最紧迫的事情。他没有处理那些“渎职者”,而是反复告诉官兵,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海军天生就是进攻的,要以攻代守,主动出击……。但恢复士气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还得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日本人是能被打败的”。

8、航空母舰不能单独行动,必须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护卫网加以护卫。但是,万一有突破护卫网冲进来的敌人,尤其是反舰导弹,航母就必须有自己的防御手段。所以航空母舰还装备有3座“海麻雀”近程对空导弹发射架,和3—4门20毫米“密集阵”近程火炮系统。“海麻雀”导弹由SPS—65雷达控制。SLQ—32电子战系统能干扰反舰导弹的雷达制导系统;还有4座MK36干扰火箭发射器用于干扰反舰导弹的红外制导系统。

9、1942年,尼米兹充分利用航空母舰编队的特长,对日本马绍尔群岛基地、东京、名古屋等城市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又在珊瑚海域重创日本海空军,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战略性胜利。

10、当年在这样的军舰上任职才会被认为“有前途”

11、长久以来,太平洋一直像它的名字那样平静,而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之后,太平洋上渐渐弥漫起了黑烟和战火,终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海空大厮杀——太平洋战争,浩瀚的大洋、水下和空中,上演了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在这场浩大的战争剧中,美国海军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这位充满勇气和献身精神的海上骑士,把在珍珠港被偷袭后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残缺不全的海军凝聚成为正义的力量,抵抗住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给恶贯满盈的日本法西斯搭起了绞架,最终绞杀了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毒瘤。尼米兹的功绩不光令美国“复仇”了日本,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因此他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授勋,包括当时中国政府授予的一等特种大绶宝鼎勋章,以表彰他对中国人民击败日本法西斯间接做出的贡献,而这样一个“拯救”了半个世界的将军,却是从一个穷小子成长而来的。

12、飞机着舰比在陆上机场降落的难度和风险都大得多。1981年5月26日23时50分,一架EA—6B电子战飞机在“尼米兹”号着舰时,因没有对准跑道中线,而在甲板上坠毁、爆炸、起火,并使甲板上一架F—14挂载的“麻雀”导弹爆炸,导致14人死亡,42人受伤,11架飞机被损或被毁。所以对舰载机飞行员操纵飞机的技术要求比陆基飞机飞行员的要求要高,着舰引导工作的难度也大得多。自然,着舰引导工作和引导设备对舰载机的安全着舰起着保证作用。

13、1966年2月24日,尼米兹81岁生日的这一天,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享年81岁。当天下午,由10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护卫着五星上将的灵柩,前往金门国家公墓——这是他最后安息的地方。送葬队抵达墓地时,70架海军喷气机飞掠而过,19声礼炮鸣响。尼米兹的一生也许可以用他在逝世前不久与记者的谈话来总结:

14、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制出全自动着舰引导装置(利用雷达),但舰载机驾驶员仍必须具备目视着舰的驾驶技能。光学引导装置也仍保留在航空母舰上。

15、尼米兹的一些独特的爱好和个性也强化了他作为一个优秀指挥员的风采和魅力。

16、二战结束后,成就了美国的梦想。看来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有的只是国家利益。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和讨论。

17、由于航母飞行甲板长度不能满足舰载机着舰时的需要,就要有一种辅助设施,这就是帮助舰载机在着舰时迅速降低速度的刹车装置,叫做着舰拦阻装置。

18、首先,尼米兹始终是一个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人。这得益于他持之以恒的长途步行锻炼,加之他对各项运动的满腔热情,使他更加坚强和健康。在战争年代的困难时期,手枪射击运动也足以恢复他的活力。

19、其次,尼米兹具有极强的演绎分析能力,看问题既能够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又能够细致入微、疏而不漏。这使他能够临危不乱、有条不紊,以稳健的作风应付巨大的风险。

20、可是,分兵却给他“稀里糊涂”的带来了好消息。很快,美军侦察机便发现了高木的“特混编队”, 弗莱彻闻讯大喜,命令飞机火速出击。谁知在途中就发现了日军航母,美机也不管那么多,一通乱炸,只用了15分钟将其击沉,创造了二战期间击沉战舰的最快纪录。

21、美日必有一战的预测不是尼米兹的专利,而审时度势的尼米兹伟大的趋势判断在于无论何时他都强调了美日最终将要海上冲突,而冲突必将以太平洋上岛屿两栖作战为形式。这也是为何他长期坚持对太平洋的地理、战略和后勤供应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原因。

22、我认为尼米兹一生当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贵人,一是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森上校,另一位是则总统罗斯福。

23、1942年1月,尼米兹冒险派出仅存的企业号及约克城号航母,在缺乏护航的情况下孤身空袭吉尔柏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一举击毁日军两艘潜艇、一艘运输船和部分岸上设施,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次“得分”,令海军士气为之一振。这次行动虽是被迫为之,却显示了航母的巨大作用,于是尼米兹计划利用航母再来一次长自己志气灭敌人威风的“心理战”,而这次行动更加大胆——直捣黄龙,空袭东京!

24、舰载机在舰上降落有许多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有一种方法是:当飞机进入着舰区后,着舰的飞机即放下尾钩,钩住拦阻索,拖着拦阻索而逐渐停止滑行。这种方法,称之为油压装置吸收冲力的标准方法。

25、美国国内乱象环生。不适合开战!只有炮舰外交。阻吓伊朗。同时为中东盟友撑腰,做姿态!

26、主飞航管制塔的下一层是舰长的航行指挥舰桥,再下面则是航空战斗群司令官的作战舰桥。再下面,向左边突出的部分是电视摄影机室,专门拍摄飞行甲板作业及着舰情况,制成录象带,甚至有电视摄象机埋在斜角飞行甲板的中心线上,拍摄着舰飞机的正面影象,并立即在与飞行有关的管制塔台或各航空部队备战室播出,录象带则留为日后检查之用。

27、尼米兹那种富于感染力和令人振奋的幽默感在整个战争的艰难岁月中颇见成效。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讲上一段故事。他的遍布全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他喜欢讲故事,纷纷给他提供素材。这些素材就像欢快的音乐和游戏那样令人感到放松。只要这些故事是健康的、引人发笑的,不管它的真实性怎样,尼米兹都采用。

28、尼米兹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他认为他的工作就是使整个舰队的各个舰种凝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同时与盟国部队相互配合,真正实现严密有效的同盟。他认为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突出某一局部和个人,这也是尼米兹对个人作风的要求。为此,他对于自行其是、自作主张的人极为反感,对于桀骜不驯、好大喜功的青年军官始终心存芥蒂。

29、杜鲁门号与同级其他航母相比,进行了一些技术改进,主要是采用了一些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光纤电缆,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30、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和英国无敌级轻型航母

31、随后,代表陆军的400架B-29轰炸机,和海军的1500架舰载机,准确无误地出现在东京湾上空,预示着二战的结束。同时,一个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横空出世,成为挥舞大棒的“世界警察”,而且越来越不“讲理”。

32、飞机起飞方式不同。尼米兹上有四套弹射装置,飞机弹射起飞。瓦良格是滑跃起飞,舰首有一个14度的滑跃甲板。

33、引导舰载机着舰的方法,从前是由资深驾驶员两手拿着彩色板,指挥将要着舰的飞机。在舰载机大型化之后,着舰速度比前快很多,机上驾驶员无法看清人员的手势,必须有特殊装置,让高速着舰的飞机驾驶员能判别着舰路线。

34、从战术效果上看,虽然日方飞机和人员损失多于美方,但他们以损失2万吨轻型航母“祥凤”号为代价,换取了对方3万吨重型航母 “列克星敦”号。此战,可以说是日军略胜一筹。

35、此时美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扩张成性的日本军国主义终于发动了对英美等国的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1941年12月7日被日本联合舰队发动的偷袭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因为防守不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被解职,尼米兹被罗斯福任命为新的舰队司令,同时晋升为四星上将。在这时候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并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珍珠港一片狼藉,除了几只孤零零的航母和一些小军舰、潜艇外,几乎无兵可派;日军则攻势凶猛,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关岛……沦陷的消息不断传来。整个美国都陷于惊恐之中,海军更是士气低落,一片悲观。

36、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WilliamNimitz)于1885年2月24日出生在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一个德裔移民家庭,到尼米兹已经是第三代了。他的祖先定居在今天德国西北部,原本非常富有,但尼米兹的曾祖父却是个奢靡无度的败家子,到了祖父这一代,已经是穷困潦倒,还未成年便被迫到商船上打工谋生,后来辗转移民到美国,娶妻生子,共生育了十二个孩子,老二切斯特·贝恩哈德·尼米兹(ChesterBarnardNimitz)便是尼米兹的父亲。

37、罗斯福则在最高层领域的博弈中钦定了八面玲珑的尼米兹,罗斯福认为尼米滋具有政治家式的预见能力,知人善任,善于协调和把握全局,而且有全面的实践经验。这同尼米兹一贯表现出的政治正确和领导能力有着必然联系,实至名归!

38、开始建造日期:1968年6月22日,下水日期:1972年5月13日,开始服役日期:1975年5月3日。该舰目前仍是美国海军重要的打击武力平台,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型的军舰之一。

39、分兵迎敌,这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如果对手先于美军发现目标,就会“各个击破”,那个时候,弗莱切也就只剩下哭的份了。既然目的为了搜索,完全可以派出飞机进行大范围的搜索,发现目标后,再凭舰队主力“群起而攻之”。由此看来,弗莱切有些好大喜功,指挥水平和战术意识很一般。

40、经过美国内战及一战的洗礼后,德州更是从军之风盛行。二战美军中更是有50万将士来自德克萨斯。罗斯福等领袖在选帅时是否有过类似人文因素的考虑,我不敢断言,但是从二战中及二战后,尼米兹经常深入基层尤其是德州官兵群体(我个人认为德州官兵是尼米兹的票仓)营造亲和力的表现和记载来看,至少高层曾有类似考量。德克萨斯官兵经常流行一句民俗口头禅:你可以把人带出德克萨斯,但不能把德克萨斯从人的心里带走。这也是我个人论点的强有力证据!

41、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尼米兹”级家族迎来了其生涯中的第一场较大规模战争。不过在“沙漠盾牌”与“沙漠风暴”行动中,虽然有多艘“尼米兹”级先后参加,但实际投入战斗的只有“罗斯福”号。之后“尼米兹”级又执行了在伊拉克上空的禁飞区任务。1993年4月28日,“林肯”号成为美军第一艘接收女性飞行员上舰的航空母舰。但遗憾的是,这名女飞行员当年10月25日与她的F-14一同坠入大海,未能生还。

42、1976年与两艘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一同航行的“尼米兹”号航母

43、福特级还采用了电磁拦阻装置,相比目前各国航母使用的液压拦阻装置,虽然拦阻效率并没有太大提升,但是电磁拦阻装置工作工程更为平稳,着舰成功率更高,舰载机和飞行员着舰时受到的过载冲击力更小,不容易造成机体受损和飞行员疲劳,并且不同重量的舰载机着舰时只需要按下按钮选着合适的拦阻类型,不像液压拦阻装置,还要费劲的去调整机械结构。

44、对此极为愧疚的麦克阿瑟邀请两人参加仪式,一是弥补一下内心的不安;二是抚慰他们为战争作出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对千千万万失去自由的战俘在国家层面的一种肯定,他们不是失败者,而是光荣的胜利者。当然,他们成为俘虏,美国政府也脱不了干系。首先,面对轴心国的步步紧逼,盟军一路败退。于是,罗斯福提出了“先欧后亚”战略,即使珍珠港事件,美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他也坚持原定战略。因此,在太平洋战区的官兵,只有有限的资源,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弹药。

45、空载排水量(吨):72916(CVN68-70),73973(CVN71)

46、1943年后,尼米兹亲自指挥了瓜达卡纳尔岛之战、菲律宾海战、莱特湾海战等,收复了阿留申群岛、硫黄岛、冲绳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航空母舰的最大作战潜力。采取“蛙跳”等多种灵活作战形式,彻底击垮了日本海军,夺得了太平洋制海权。

47、尼米兹一直是海军军事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在27岁,还是海军上尉时便被邀请去海军军事学员讲授潜艇课程。战略上,在理论及实践探索中,他对太平洋的地理、战略和后勤供应问题的综合研究为他作为太平洋战争的前线最高领导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战术上,尼米兹在军校学习后,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步加深了军事理论功底,他致力研究的环形编队成为美国海军战术的重大变革

48、切斯特·尼米兹具有一些高尚的品质。他富于人情味,爱自己的亲人,关心朋友,对祖国有一种神圣的崇敬感。他始终了解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生命力的可贵。他的笑容里时时蕴涵着一种幽默的乐观情绪。

49、二战结束后,尼米兹又陷入另一场“战争”——关于海军地位的争论中。由于空中力量在二战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核武器的出现,使“海军无用”论一度非常盛行。此时已经就任海军部长的尼米兹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海军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不断在报纸、电台和议会讲台上大声疾呼,打起了“笔战”,最终因为他崇高的威望,海军并没有被视为“无用”的军种,仍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尼米兹最为称道的是他的和平主义观念,在经历了艰辛的对日作战后,他表示:“我不赞成先发制人的战争。我相信只要存在任何成功的希望,就必须运用外交手段。和平是可以获得的,只要我有具有勇气、耐心和才智。”实际上在1947年海军部长到任期满之后,他就没再担任过军职,即使总统邀请他再度出山,也被婉言谢绝。不过对于有“和平使命”性质的职务,尼米兹还是愿意接受的。1950年他接受了联合国秘书长特鲁格夫·赖伊的邀请,出任“友好大使”,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尼米兹在美国各州和世界一些地区演讲,宣传联合国和国际和平事业。

50、蒸汽由两座A4W/A1G型压水堆式反应堆产生,最早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有8座反应堆(A2W型),而“尼米兹”级只使用2座,这是由于核反应堆技术的进步。核装料寿命最短有13年,换算为航行距离大约为80万到100万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