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简短
1、天下有变是北进灭曹的前提条件,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正直曹魏强盛之时,所以很明显,这次北伐的目的并不是消灭曹魏,那么真实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呢?
2、建兴六年,诸葛亮帅蜀汉10万大军发动了北伐曹魏的第一场战争。这次北伐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3、但惜字如金的陈寿对马谡失街亭这件事,前后原因、过程及责任处罚等,还是说的比较具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简短)。
4、《诸葛亮传》尽管是仅仅“戮谡以谢众”五个字,却大有深意,这就是诸葛亮挥泪的原因。
5、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6、火烧新野(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7、而说马谡“下狱物故”,就是说马谡死在了监狱之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马谡并没有被诸葛亮斩杀。
8、《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和《三国演义》剧情相仿:“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9、诸葛亮后来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在诛杀了雍闿之后,“七擒七纵”孟获,从而赢得了南中的民心。(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简短)。
10、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11、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12、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13、意思是说,马谡希望诸葛亮能够效仿古人杀鲧而重用鲧的儿子禹,帮他照顾家人。
14、此外,裴松之在《三国志•马良传》注中引《襄阳记》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给诸葛亮写信:“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15、需要提出注意的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滞留现场的情况下,需要满足“主动报案”或“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两种条件之一的,才构成自首。但笔者认为,对此不能机械的套用法条,无论是否满足上述两种条件,只要在客观上便于司法机关查明事实、追究刑事责任,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故符合自首的立法意图。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与逃离现场后主动投案供述者属典型的自首相比较,未逃离现场并配合、服从公安机关,其主动接受审判的倾向性更明显,自然不影响自首性质的认定。
16、这个故事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历史上真实的马谡真是被诸葛亮挥泪斩杀的吗?
17、挥泪斩马谡这个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中马谡骄傲自大导致街亭失守,而马谡偏偏是诸葛亮最赏识的人。
18、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
19、忽报东吴使节华歆前来。曹操看罢表章,与谋士定计使孙、刘相吞并。便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华歆为大理寺少卿。
20、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
21、在这里,陈寿没说马谡所督率诸军是谁,但至少说明不仅仅是马谡一支人马。
22、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也有让马谡通过战功破除阴影的因素。可以说,诸葛亮任用马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私情。但是,完全出乎诸葛亮意料之外的是,马谡真的是刘备所说的言过其实之徒,他指挥错误,本来十分简单容易的任务,被他搞得颠三倒造成了街亭之战的惨败。
23、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24、 后世对这一事件多有评说,原因分析,基础条件,过程推理,结果设想,不一而足。我们无法揣测诸葛亮与马谡当时的心境究竟如何,但就事件的两个主角而言,不能不说这是一出伤心欲绝的悲剧。
25、现在,就因为北伐失败这种说大不算大的事情,就要治诸葛亮的罪,还必须要杀了马谡才能交差,那为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26、 街亭失守,预示这这场北伐战争即将失败。诸葛亮甚是痛心,斥责马谡的刚愎自用,自负不听丞相的当道设防的命令,申明必斩马谡。
27、《襄阳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28、其实这个选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误,因为马谡一方面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一方面自身又有极高的兵家造诣,镇守街亭应该是问题不大。
29、意思是说,向朗与马谡交情深厚,马谡街亭失守后,畏罪潜逃。向朗知情不报,诸葛亮因此而憎恨向朗,并将其免职,遣送回成都。
30、《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31、不过,如果我们抛开演义,看一下《三国志》,就会发现对诸葛亮到底怎么处理马谡的记载,非常不清晰。
32、再传马谡入帐,诸葛亮怒诘,马谡深自引咎,俯首甘受军法,惟求照应八旬老母。
33、 在公元221年蜀吴夷陵之战后的几年,魏蜀吴三国少有战事,是相对安宁的。这时的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苦心经营下,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生产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后来,蜀国南征,采纳马谡攻心为上计策,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得到了大量的国土、人民和财富,解除了蜀汉的南顾之忧。不消停的蜀国感觉准备充分,打算北伐进攻魏国。公元228年,诸葛亮率6万大军从汉中突袭祁山,魏军败退,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降蜀,拉开了“六出祁山”的历史大幕。
34、表面上看,赵云受到惩罚,是因为他在箕谷的营寨被魏军偷袭并占领,但问题是,赵云是以一支偏师对抗曹魏最精锐的主力部队,本身就无法取胜甚至存在被全歼的危险。
35、更何况,魏蜀两国实力本来就相差甚远,马谡守街亭的兵力远不如张郃,两个人在用兵能力上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打败仗是正常的,不打败仗才是不正常,更何况众将士都恳求放过马谡,诸葛亮还需找人来背锅吗?
36、不管你是《三国演义》爱好者,三国游戏玩家,京剧发烧友,还是对三国不怎么有兴趣的普通人,只要你在东亚文化圈里,“马谡失街亭”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两个故事,对你来说就一定耳熟能详。
37、如果马谡能够占据上风,击败了张郃,而且曹魏并没有大军援助街亭。诸葛亮大军趁机兵出街亭,从这个方向突破,进击并占据关中,凉州、雍州收归囊中,兵临长安城下。
38、在诸葛亮内心深处,肯定是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如果可以骂人的话,我相信诸葛亮肯定会指着马谡的鼻子大骂:我草泥大爷的,老子当初真是瞎了狗眼,怎么会看上你这种大傻逼!
39、后人有诗曰:“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40、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开局打得十分顺利。这是因为刘备去世后,曹魏方面认为蜀汉没有名将,对蜀汉十分轻视。诸葛亮出兵祁山,号令严整,军容整齐,给了没有任何准备的敌人以极大的震撼。曹魏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叛降了诸葛亮,一时间诸葛亮声威大震。
41、马谡不死不足以平民愤、树军威,但诸葛亮又不忍心将他斩杀,他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尊严的死法当是自杀。
42、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他为自己与马谡义同兄弟、今为明法度而斩之,也为自己忘记先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临危叮嘱、用人不明而痛哭。马谡死后,诸葛亮自修祭文安排享祀,并加意马谡家小抚恤,按月给予禄米,还上表自贬丞相之职。
43、马谡战败后畏罪潜逃,蜀汉军中一直很敬佩马家的向朗因为种种原因包庇了马谡。不久后马谡被抓获并入狱。回到汉中后诸葛亮决定要杀死马谡,但还未执行马谡就病死在了监狱里面。
44、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马谡失街亭后自缚回营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挥泪将马谡正法。
45、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46、诸葛亮方面,参军马谡自告奋勇要求前去守街亭。并且信心满满,跟诸葛亮签下了军令状,自以为饱读兵书,小小街亭万无一失。
47、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48、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49、李严很简单,他曾经劝诸葛亮称王,且表示魏国对自己抛出橄榄枝,时常管诸葛亮要求高官等。不对你动刀子对谁动刀子!
50、即便是张郃把马谡围困在山上,诸葛亮大军再把张郃围困,里应外合,那还真就是势如破竹。
51、实践中,嫌疑人被“双规”后主动交代了自己涉嫌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分歧较大,笔者认为,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区别对待:
52、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53、按照道理来说,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掌权者一家独大,什么都是他说了算,他的命令那就是法令,谁敢不从那就杀了谁便好了。
54、换而言之,赵云在作战的过程中,也没有完全遵守诸葛亮的坚守安排,而是选择在小范围内和曹真硬碰硬的干了起来,并一度让军队陷入危机,不过赵云凭借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避免了相关的损失。
55、他们看不出杀马谡会有怎样的好处,但是可以看得出,只要不杀马谡,那么军中就会多一个人效力。可是诸葛亮还是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杀了马谡,这是为何?
56、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王平受到了嘉奖,被拜为将军封亭侯;而赵云却受到了处罚,其官衔被硬生生被降了一级。
57、其既然知道高翔不是张郃的对手,那还派遣高翔去干吗?既然对马谡如此不放心,还派马谡去干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58、街亭失守,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更甚者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三国历史。
59、如果说将诸葛亮(蜀国)比作司法机关,马谡比作犯罪嫌疑人,失街亭比作一个犯罪行为(实际上失街亭对于蜀国来说比一个犯罪行为带来的影响更为恶劣、更为致命),那么马谡失街亭后自缚回营是否构成自首,为何马谡回营后被诸葛亮挥泪斩首(死刑立即执行)?
60、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61、挥泪不是为马谡,起码不主要是因为马谡,主要还在“谢众”,给大家一个交代,对皇帝陛下一个交代,为下一步继续北伐做铺垫。
62、这种观点,有很大一批支撑者,但显然这个观点是禁不起推敲的。首先,关于北伐的战略部署,我在前面两文中已经详细解释过,马谡并不是刚愎自用和瞎指挥。
63、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大军驻守祁山,扬言要从斜谷进击郿县。派遣大将赵云、邓芝作为疑兵出箕谷,分散曹魏的注意力;命令马谡督率诸军作为前锋,与张郃战于街亭。
64、如果军规不严明,后果就是谁都可以犯个错,回头大家跪下来求情就可以化解了。这件事对整个蜀汉大军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
65、宫中府中具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谁都得按照法令在蜀汉存活下去,不管是皇宫里刘禅的手下,还是丞相府中诸葛亮的下属,全部都要依法做事。
66、所以说一个人权力大到了没有任何约束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曹操、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想办法加九锡称王称帝,可是诸葛亮却完全相反,他制定了法令来约束自己的权力,并且举国上下都要遵循这些法令。
67、这一招是很成功的。一个主帅率领重兵对抗一支疑兵,显然削弱了曹军的防御能力。
68、丞相为了稳定军心和政治需要,只好铁面无私的执行军法,用虎面来掩饰内心的真正感受。
69、据《三国志•马良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何为“物故”呢?
70、事实上,持这种观点的人,真的不在少数,因为按正常的逻辑,马谡在决定街亭部署这种重大事情时,绝不会自己一拍脑袋就决定,他肯定会召集他麾下的副将、参将、幕僚等一干文臣武将,大家坐在一起开会探讨。
71、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
72、因此,慢慢的取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以至于让诸葛亮忘记了老板叮嘱他的话,刘备在托孤时,曾叮嘱过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
73、这就是诸葛亮斩马谡后,“谢众”的原因,演义把这个桥段描写为“挥泪”并不为过,不管是否如此。
74、传记只说马谡督率诸军,演义具体到了高翔、魏延一起在街亭方向用兵,这没有大的疑义。不管是否是这几位大将,总之不是马谡孤军前往,而且都以马谡为首要。
75、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派遣马谡带领二万五千精兵前往的同时,再拨上将王平协助。
76、此外,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此处记载,认为马谡是被诸葛亮杀死的。至于选择何种方式杀死,不得而知。
77、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
78、总而言之,你是最懂我的,我是最信你的,所以务必按照我的方针计划来实施,切记安全第千万不要逞强和张郃硬碰硬,如果情形不对,宁可撤军回来都行!
79、马谡这个名字经常被我们现在的人冠以纸上谈兵的“头衔”,挥泪斩马谡的典故也时刻让我们警醒。
80、那怎么办,难道真要按照《出师表》治罪吗?面子过不去了。再者说,蜀汉宗派斗争也是真实存在的,杀一个来表示一下决心!李严成功被我干掉了,我再找一个新马谡(姜维)就好了,幼常,对不起了~
81、有人认为马谡是被诸葛亮挥泪斩杀的,但也有人认为马谡是病死在监狱中的。
82、但仔细解读《三国志》,就会发现,老罗的演义并不是凭空想象,而且是很有道理。
83、诸葛亮仅凭一人之力力挽狂澜上演了这出《空城计》。
84、《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的记载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马谡逃亡。
85、马谡在失街亭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被子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的事。
86、其刘备临终遗言,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没有遵从;
87、结果马谡到了街亭前线,擅自改变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他连部下王平的多次劝谏也不理睬,不防守街亭固有的城寨,将军队拉上了南山。当张郃率军到来后,经过侦察,发现了南山蜀军的弱点,那就是山上无水。于是张郃派兵切断了蜀军的汲水之道,使得山上的蜀军由于干渴发生了动摇。在随后的攻击中,蜀军发生了崩溃,遭受了惨败。
88、我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为免把诸葛亮想得太不堪了吧。因为,街亭失败,甚至北伐失败,说破天又算多大的事情呢?不就是损失了一万多士兵吗,至于这样上纲上线?
89、清朝末年,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手下有四位忠心耿耿的大将。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相继在日后都成为了北洋政府的领袖。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声势正隆,所以他公然废除了限制总统职权的法律,甚至废除了国会,再往后就公然称帝自立了。
90、孔明受诏贬降讫,祎恐孔明羞赧,乃贺曰:“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四县,深以为喜。”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祎又曰:“近闻丞相得姜维,天子甚喜。”孔明怒曰:“兵败师还,不曾夺得寸土,此吾之大罪也。量得一姜维,于魏何损?”祎又曰:“丞相现统雄师数十万,可再伐魏乎?”孔明曰:“昔大军屯于祁山、箕谷之时,我兵多于贼兵,而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如其不然,虽兵多何用?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费祎诸将皆服其论。费祎自回成都。
91、马谡当然知道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事实上,他平日里应该是诸葛亮战略方针的坚定支持者。但问题时,马谡刚有机会独自领兵,就公开与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唱反调,这算什么事呢?
92、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蜀汉帝国,却真正实行了依法治国。法令是诸葛亮亲自与高层商讨制定的,实行是从诸葛亮这儿开始实行的。
93、更何况,马谡所做的事情,也是蜀军将领中很多人内心想做的事情,只不过马谡玩得有点过火。
94、马谡失了街亭以后怎么样了,《三国志》里明显是一笔烂账。
95、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当年王平是如何应对的,首先王平全力劝说领导马谡(尽到了“进谏”的责任),并且还是当着众多官兵将领面前(有了人证),同时王平还问马谡要了一部分兵马,按照诸葛亮的嘱咐(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及发展方针)安营扎寨,并且王平还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告知了镇守街亭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应对方针(及时给公司汇报工作进度及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当马谡被司马懿大军围困,王平还点兵救援(发生问题后努力解决问题),无奈兵力悬殊,只得退走,虽然战败,但是像王平这样听话、出活的好员工,公司肯定会重用的,所以街亭战后,王平加官进爵(涨了工资和职级),马谡则被诸葛亮挥泪斩之(丢了工作)。
96、街亭之战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隐痛。在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戎马生涯中,这一仗是他最大的败仗。按照诸葛亮的布置,这一仗是不应该失败的。即便是失败,也不应该失败得这么惨。而造成这一切的人就是马谡。
97、管理是指教师处理学生的关系,要“以人为本”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要负责保护学生、杜绝伤害、恩威并施,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98、如果此记载属实,可证明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没必要写这么一封信。
99、“你今天打了败仗,折损兵将,还丢了城池,都是你的罪过!不惩罚你不能服众,你也不要怨我,你死后家里老小我会按月给钱粮,你不必担心。”
100、q一旦问题真的发生,无论过失、责任,首先全力解决问题,为公司挽回损失,保证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101、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102、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将士兵部署在依山傍水的地方,但马谡一到街亭,便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将士兵部署在没有水源的南山,想借助南山的险阻来抵御魏军。
103、另外建议运维班的同学拿到offer入职之前,请立即上架构师班,学习架构师班的相关课程,以确保工作中得以高度胜任工作。
104、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105、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106、 三国注定是一个风云际会、异彩纷呈的年代,发生在这个时代的的故事,让一部《三国演义》使得它达到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地步,失街亭无疑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它直接影响了魏蜀吴三国的战略格局,尤其是对蜀国来说,甚至决定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命运和历史走向,其中的人物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
107、因为,马谡解决了让领导诸葛亮相信的问题,所以成功让诸葛亮相信了他是有能力的,所以,拿到了守街亭OFFER。
108、但如果亲属没有“陪首”和“送首”的行为,其在公安机关通知后“大义灭亲”,配合公安机关到嫌疑人葬身处或以各种理由将嫌疑人约至指定地点或将嫌疑人捆绑后送至公安机关,是否构成自首,对此分歧较大。笔者认为,此种情形不构成自首,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只要嫌疑人在被抓获时无拒捕行为,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
109、品读一段历史甚至是演义,有一番收获,就没白读。
110、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111、挥泪斩马谡寓意: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