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文案精选9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27 08:59:16 浏览59

论语十则翻译

1、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翻译“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4、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6、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十则翻译)。

7、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8、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9、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论语十则翻译)。

1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1、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12、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3、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14、试译:孔子说:“君子心量广大,不跟人攀比;小人跟人攀比,心量狭窄。”

15、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6、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17、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9、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20、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23、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4、字词解释:饭:吃饭,名词作动词水:冷水,肱:胳膊,于:对于。

25、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26、字词解释: 焉:于此,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

27、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28、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29、试译:子贡想取消当时告朔仪式上装样子的饩羊。孔子叹道:“赐啊,你可惜那只羊,我痛惜那种礼啊。”

30、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1、子曰:温故而知新句子大全/,可以为师矣。(《为政》)

32、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33、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

34、  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3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36、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7、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8、试译:孔子说:“《关雎》这套曲子,快乐而不放荡,哀愁却不伤痛。”

39、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41、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2、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4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5、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46、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

4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试译:孔子说:“射礼的要旨不在于中靶,动用劳役也要各尽所能,这是古代的规矩。”

49、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50、试译:孔子说:“我和颜回说一整天,他从不反驳,好像笨笨的。后来我观察他自个的心思言谈举止,也是很能发挥的,颜回并不傻啊。”

5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52、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53、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5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55、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5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57、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58、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59、  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60、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61、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62、大意: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6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64、字词解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男子汉,夺;改变

65、试译:孔子说:“用政令训导人,用刑法统制人,老百姓就力求免遭刑罚,却没有廉耻心。用道德教导人,用礼仪规范人,老百姓就会有廉耻心,还会主动匡正自己。”

6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7、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68、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6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70、4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1、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è)何?”

72、试译:子张想学习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没把握的先存疑,以为有把握的,说话还是要慎重,就会少出错;多看,没把握的先放下,有把握的,做起来还是要谨慎,就会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办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73、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74、 (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75、《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7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78、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7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0、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2、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83、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84、⊙声明:(眉盘山人)推广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8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86、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87、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88、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8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0、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