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两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4、这首词写的是在杭州游玩,但并非写杭州全景,也不是写著名的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临近西湖的一个叫做“十三楼”的景点。
5、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7、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0、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1、这首诗的意思是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辟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天上的纸鸢在飞舞,粽叶香飘十里,用樽装酒水吃着肉。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12、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5、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6、意内:指心里。称长短(chēngchángduǎn):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
1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8、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0、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1、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22、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23、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2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5、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6、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2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9、齐天乐·端午(宋·杨无咎)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30、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描写端午节的古诗句《午日处州禁竞渡》
31、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2、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3、过端阳节的时候,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虽然贴了这么多辟邪的东西,但是还是担心债主找上门来,这首诗表现了贫困人民过端午的真实生活情况,幽默中带着一点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