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赏析(文案精选34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25 10:20:14 浏览59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 往里走,先看到的是北湖广场。此时正是夏天,绿意盎然,所有植物都呈现出自己最美丽的一面,给参观北湖的人欣赏。荷花微微摆动,脸上泛起红晕;榕树打开它的绿色大伞,似乎想要得到坐在“伞”下的人们的赞赏;荷叶在脖子上带上一串“珍珠”项链,项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4、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5、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6、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10、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1、(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2、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13、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4、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6、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7、(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8、出自《论语》:“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释义: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可见,「君儒」的寓意,表达的更多是一种风度和修养。引申为有学问,睿智。寓意男宝宝博学多才,正直尊贵。而且「儒」的本意是柔,表达为人处世都需要柔和,引申男宝宝性格平和,平易近人。解释:指有学识、有修养、有学问的人。用作人名意指睿智、智者、博学多才之义;“君儒”的寓意,表达的更多是一种风度和修养。引申为有学问,睿智。寓意男宝宝博学多才,正直尊贵。

19、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0、翻译: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21、承,奉也。受也。——《说文》格,木长貌。——《说文》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2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25、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26、(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7、(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8、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9、翻译:君子讲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人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30、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31、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振兴家族,做一个有品德高尚优良品质的人。

32、(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33、(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