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造句
1、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对症下药造句)。
2、专心致志:在晚托班,我做作业总是比吴梦飞快,因为我是专心致志的。
3、以时间、空间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空间位置的转移安排层次。
4、6家长检查作业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适当的检查孩子的作业,使孩子有一种紧迫感,就达到目的了。
5、苦口良药:(kǔkǒuliángyào)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6、作为优秀教师,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7、当时的曹操一直患头风病。一遇到工作紧张,头风病发作,痛得受不了。他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华佗请来,华佗扎了几针,头痛就止了。于是,曹操就把他留下来做了随从医官,好随时给他治病。
8、14公安管理的切入点是针对公安队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的。
9、造句:医生详细地询问了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
10、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1、36从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如何构建基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对策。
12、自相矛盾: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13、华佗的神奇之处除了发明了麻沸散外,就是他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抓药。有一天,州官倪寻和李延病了,一齐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的感觉相同,都是头很疼,全身发热。华佗仔细诊断,却给开他们不同的药。倪寻和李延非常奇怪:“我们病情一样,吃的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是不是华佗徒有虚名,只会招摇撞骗啊?”
14、触景生情:傍晚,看到天边的火烧云,使我触景生情,想起了许多往事!
15、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16、对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寸步不让,斗争到底。
17、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18、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记住,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9、17希望真的在“望闻问切”之后,痛下针砭药石才好。
20、还是应该闭不作声,而希望她醒悟过来,甩掉这个没有礼貌的花花公子?
21、得意忘形--一个小孩掉进水里,一位叔叔奋不顾身地掉进去救起了他。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百发百中:如果把射箭练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那你射箭准是百发百中。
24、安然无恙:那次智利大地震,许多城市都毁灭了,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非常幸运。
25、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26、狐假虎威:狐假虎威他总是接老师的名义做坏事。
27、根据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时,首先要准确判断文题中体现文意的词。一般说来,能体现文意的词语都是题目中的题眼。
28、跋山涉水: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报藏。
29、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30、平分秋色:这次围棋比赛,两位九段平分秋色,杀成平局。
31、井底之蛙:老师对我们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要做井底之蛙。
32、气冲霄汉:工农豪气冲霄汉,浩浩壮美贯宇寰。
33、早占勿药:(zǎozhānwùyào)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
34、(示例):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35、《县长家庭》:“我虽说想好了几句可以安慰他的话,却又以为未必有效,也就没有说出来。”有效力。参见“有效期”。
36、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37、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予以因材施教。
38、想得多一定没做的多有效,然而不想便做一定没什么效果。
39、百发百中:他打靶百发百中,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40、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呢?首先要明白“抑”不是作者的愿意,只是一种手段,“扬”才是作者的本意,才是目的。“抑”是为了更好地“扬”,一“抑”一“扬”,只是为了更好地强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