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文案精选82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24 07:39:20 浏览59

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1、印度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和探讨了很多问题:(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2、历史不是幸福生长的土壤。历史书中的空白页是人类的幸福时期。

3、根据马克思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我批判,我们知道,任何人本主义历史观在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因为它们不是从历史自身,而是在历史之外为历史寻找到了某种神秘的发展动力,因此,它们都不可避免地要蜕变为历史目的论。科耶夫的欲望史观也是如此。一方面,我发现,科耶夫和青年马克思一样将奴隶的劳动设立为历史发展的力量源泉,依照黑格尔的论述将主奴关系确立后的人类历史分为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意识即基督教三大阶段,并认为人类终将逐一超越这些阶段,进入马克思所描述的那种自由王国。但另一方面,我却不知道奴隶为什么要通过劳动推动历史的发展,最终进入自由王国,因为按照主奴关系的行为准则,劳动的奴隶和好斗的主人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利益,他们应当无休止地斗争下去。然而到了最后,科耶夫却在主奴关系之外新引进了一种人人平等的观点,并由此神秘地确立了一个主奴对立、差异消失的历史终结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科耶夫在一开始就将人与人、主人与奴隶、我与他者之间的相互承认设立人的欲望本质的应有之意了。由是观之,奴隶之所以忘我地进行劳动同时在劳动中不断地按照主人的样子来塑造自己,并且主人也默许、甚至鼓励奴隶通过劳动来挑战自己的既得利益,则是因为他们双方都听到了来自历史之外的一种声音:在斗争中双方都是片面的,都不能真正回到人自身,成为真正的主体、人。(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4、黑格尔说:“理性即对全部实在这种有意识的确信。”这并不是说分立的人是全部实在;就他的分立性来说,他不是十分实在的,但是他的实在处在于他参与整体的“实在”。随着我们变得日益理性,这种参与也相应地增大。

5、加拿大著名的社群主义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其梳理黑格尔思想的思想史著作《黑格尔》中曾经这样判断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部份:

6、正的阶段:就是我们20岁以前的样子,童年的思想表现最有代表性,总是那中天真的,烂漫的,把什么都想的很美好,总以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阳光,没有丑恶,总因为王子和公主肯定会结婚,人都是那么善良,每天也快快乐乐的,没有什么烦恼.这时候的人单纯幼稚,少不更事,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更是缺少对生命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7、“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绝对•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

8、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

9、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10、(10)黑格尔著,贺麟、上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11、在泰勒看来,对康德的后继者来说,问题变得敏感,“因为他们既被康德的激进自由深深地吸引,又被人的表现主义深深吸引”

12、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13、通过这段话,可知理念之所以要显现为感性形象,完全是由于理念内在的需求的必然性,也有哲学家将黑格尔的这种观点看作为上帝为了彰显自我本身的美,是从神学的角度解读,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黑格尔眼里,理念即是那全知全能的上帝。

14、认识作为整体看,具有三元运动。认识始于感官知觉,感官知觉中只有对客体的意识。然后,通过对感觉的怀疑批判,认识成为纯主体的。最后,它达到自认识阶段,在此阶段主体和客体不再有区别。所以自意识是认识的最高形态。当然,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必得如此,因为最高一种的认识一定要是“绝对”所具有的认识,既然“绝对”是 “全体”,所以在它自身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要它认识了。

15、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16、世界的起源和发展、物质和精神的本源、灵魂和肉体的关系、物质运动的形式、时空的实在性、人类认识的能力和途径、思维的辩证发展、语言逻辑与实在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决社会苦难的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对世界影响巨大。

17、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它就是哲学这门科学。

18、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融会贯通,这不仅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憧憬的目标,也是哲学本身的呼唤。黑格尔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西方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洞察,他对他之前时代和他所在时代的人类精神的把握,使他获得了“上帝”般的视野,体会到了绝对精神在他那里的完成。当然,黑格尔不知道他之后还有马克思,还出现了西方现代哲学,他那封闭了的哲学体系还是被人打开了缺口。邓晓芒先生对《精神现象学》的精准解读,不仅在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精通,更是因为他熟谙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认为:“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能精通黑格尔哲学,在我看来至今仍然是一桩不堪设想的事情。”在《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中,邓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深层意蕴的系统阐发独树一帜。同时,作为一个中国的哲学家,邓先生对中国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并进行了持续的剖析,由于具备了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训练,这种剖析也达到空前的深度。他创立的新批判主义、他对儒家思想的现象学还原、他对道家哲学的改造,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人性根基,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注入一股清泉。

19、最后,陆师也对本次读书会做了宏阔而深切的总结:瑶师本期讲座以黑格尔主义和逻辑学体系的方式来导读《法哲学原理》,可谓是回到黑格尔本身的严谨的做法。当然我们也可以从黑格尔吸收的思想如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康德结合黑格尔本人不同时期的论述将黑格尔复杂的法权思想耙梳一番。如将之前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行会、霍洛卢三种社会契约论、自然法传统、康德开启的德国古典唯心论视域下的政治理念、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公私之分等历史哲学元素放进去比较。并且还可以谈到黑格尔对后世诸如马、二施、剑、自等派的深远而难以一言以蔽的影响。总之,黑格尔的“法权哲学原理”既是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又是黑格尔本人绝对精神在尘世以世界精神身份行走的逻辑哲学显现。若是只以一种派别或学科分界去理解,难免会买椟还珠,导致过度简化地轻松了黑格尔的大全哲学。这种可惜至极的做法,不该在认真思考的读者身上再次坎陷。最后再度推荐霍尔盖特的《黑格尔导论》和科维纲的《现实与理性》。

20、我们的理性独立于特殊的关切,而规定意志的能力构成了我们的自主与自由,构成了我们的根本价值。

21、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种种差异,那么二者是否也存在相同性的东西?若不然,为何产生那么多的格义类比之说呢?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其实我人的思想都是依赖于“语言”与“思维”的。作为观念的普遍形式的“语言”与“思维”都是一种“共相性”的存在。“语言”有语言规范性,也就是语法规则,这本身就是社会性的沟通交流的产物,不同的语言存在有不同的形式构造与内涵质料的因素存在。“思维”其实就是“概念性”的存在,它也是一套符号系统,是内在心灵的语言主。“思维”也有思维的规律与形式,作为主体性人,在社会中进行交流沟通,最初形式就是“格义”式的类比,以“共相”为基础的“会意”过程,佛教学与黑格尔哲学都是极强势的思想观念,它们的表达式都是“语言”与“思维”。所以“求同”意向是十分正常的事。然则若进一步的探索则必然对“性质”问题进行申辩,自然就会超出普遍形式的结构,而进入内容之中,也就是对“语言”与“思维”的观念中的充分理由与原因的探知。

22、理性是一切事物的目的;哲学的这种进步给了这个命题以解释。

23、当然两种观点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亲和力,正如泰勒所言“表现主义理论把我们引向了自由状态下的人的圆满,这种自由正是自我决定的自由,而不单单是独立于外在的影响。但是,最高级,最纯粹,最无条件的关于自我决定的自由的见解是康德的见解。”费希特最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指导思想:

24、(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25、可知,艺术的内容是理念,一书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26、不过,问题的实质并不像黑格尔说的那么复杂似的。绝对理念是思维着纯思想的纯思想。这就是神古往今来所做的一切——真不愧是一位教授眼中的神。他接着说:“因此这种统一乃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

27、现代自由的出现,是历史的一个必然产物,也是历史的一个偶然产物。

28、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作出决定。

29、逻辑照黑格尔的理解,他明确地说和形而上学是一回事;那是一种跟普通所说的逻辑完全不同的东西。他的看法是:任何平常的谓语,如果把它认作是限定“实在”全体的,结果它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们不妨举巴门尼德的学说:唯一实在的“太一”是球状的,作为一个粗浅的实例。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边界便不会是球状的,而除非它外部有什么(至少有虚空间),它才可能有边界。因此,假定整个宇宙是球状的,便自相矛盾。(如果把非欧几里得几何抬出来,对这个议论未尝不可以有异议,但是这议论作为一个说明例子,也算可用了。)

30、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31、表现主义的思潮被看作是人性的对象化活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要通过表现主义创建人的主体性,然而作为潮流启蒙运动也开始创建激进自由的道德主体性,由卢梭开始,最重要的是伊曼努尔.康德。重建激进自由的道德主体是康德哲学的重要动机。康德采用了一个产生影响的策略,以先验论证来定义主体。经验回溯到了经验的主体即“我思”的主体。经验世界分裂于终极实在,同终极实在的分离对于康德的后继者来说是不可忍受,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康德而言挽救了道德主体的核心统一和自由。对于康德的理解在激进的意义上,自我是自由的,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的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纯粹的,道德的意志,自我是自我决定的。“自律”即“合乎道德的生活等同于自由”,这是“自律”,这是康德哲学最激动人心的伦理学观念,自由在与嗜好的对比中得到了规定,康德的哲学没有解决嗜好和理性的终极对比,这受到了黑格尔的嘲讽,但是不管怎样一种贯彻到完美的激进自由的表达,是启蒙以来激进对象化的渴望的最强音,在承认尘世的神圣性不可能达到的前提下,在回避完美而斗争的无止境的任务的前提下。

32、如果说,《句读》的前面四个特征可以在文本中得到的证明,那么,后面这个特征则需要读者在阅读中的见证。邓先生指出,黑格尔“把知性和‘力’捆在一起讲,极为思辨,但大有深意。黑格尔的‘力’虽然举的大都是自然科学的例子,但其用意却在于从中引发出生命力、精神力的线索来。我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整个黑格尔哲学都可以归结为‘力的哲学’,或者说,是一种给人提供‘力量’的哲学。”黑格尔在《逻辑学》的柏林大学开讲辞中说:“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解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黑格尔是勇毅的求知者,邓先生也是勇毅的求知者。他们都意识到精神的伟大和力量,都要将这种力量展示出来。

33、可知,艺术的内容是理念,而理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是至上的主导地位的,并与形式是统一的,由于内容的主导地位,他也就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内容不真实,而求技艺与形式的完美,是不实际的。他由此批判东方艺术的丑陋与不真实,显然这是他自我的偏见。这是由于他指的内容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内容,而是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理念内容。这是由于其唯心主义的结果。

34、    文化的主体性是以个体性为始基的,所以一定要知道个体性的始基的不共本质是什么,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基本性的差异。唯识学把我人的现前的“语言”与“思维”当成虚妄相,加以对治破斥,以“转依”方式起动正智现量去缘真实法性,这是一个“真”与“妄”的断绝。然而黑格尔哲学则是基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基础上,以肯定与否定合一的方式对我人的现前存在加以阐释。这类同于真常唯心论的“一真一切真,万法自如如”的观念,也同于“理学”的“一本万殊”和“理一分殊”的原则,视现象为本体的现露,这与唯识学差异太大了。其实我们考量各自的文化动因与取向就会明白差异的原因所在。唯识学是佛教,它的本质是一个求“佛”的过程。而黑格尔哲学则是哲学化的神学,他的本质在于诠释“神”的真理性和存在性。当然,真常唯心论是“神化的佛学”,所以与黑格尔雷同。“佛”是心灵内在的真实觉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神”则是超越的大全创生之本体。“佛”是多元的,所以有佛性皆可成佛;“神”是一元的,所以人人都是被造物。

35、(2)感性显现。由理念而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形象,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思。这里的“显现”并不是指实际实在的存在,而只是将其“现外形”,与存在是对立的,“显现”出来则是艺术作品,而“显现”的目的是什么了?或者说像黑格尔所问的一样:“是什么需求使得人要创造艺术作品呢?”“这种需求有什么内在必然性呢?”他回答到说:

36、对于黑格尔哲学,科耶夫有一个基本判断: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在于“乙、自我意识”中的主奴辩证法,因为,“历史一定是主人和奴隶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历史‘辩证法’是主人和奴隶之间的‘辩证法’”。他进而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为尺度,明确地描述了历史的开端和终结。对于上述观点,我有两点基本判断:首先,这种识见与《精神现象学》的本真旨趣大相径庭;其次,这种超越哲学史阐释的哲学阐发,在理路上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史观颇有暗合之处。事实上,作为一名自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苏俄流亡哲学家,科耶夫思想观念中原本就存在某种马克思主义因素。加之1933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出版之后,欧洲思想界普遍认为这个新发现的青年马克思为当代思想的重新革命化和历史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在这种大的思想史氛围中,科耶夫承袭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路解读《精神现象学》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

37、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38、那么,人生的正反合是怎么表现的呢?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呢?

39、我们已经把美称为美的理念,意思是说,美本身应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40、“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41、(1)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42、而这正是浪漫派的自然诗学和谢林的自然哲学所陷入的歧途,他们放弃了有意识的自我拥有,生命的洪流终究无法用理性来加以把握,生命再次的陷入了他律之中,合题滑向了泛神论,自身也跌入了更广大的全体之中了,于是他们又一次发现了超越自身之上的上帝,传统信仰的上帝。

4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4、(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美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

45、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46、(6)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9页

47、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

48、“客观精神”体现在“法哲学”中。所谓“法”(Recht)又译作“权利”,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自由的外部规定,即我能够自由地做什么的规定。这些规定分为三个层次:“抽象法(权利)”、“道德”和“伦理”。首先,抽象权利就是私有制所确定的权利,包括个人对物(财产)的直接占有的权利(所有权)、个人通过契约转让自己所有权的权利,以及反对侵权(Unrecht又译作“非法”)的权利。其次,“道德”建立在对这些外在权利的内心意识上,是对自己的客观行为的主观评价,而不是像康德所说的完全与外部行为无关的抽象意志的“自律”。在黑格尔看来,自由意志就是对客观后果的意志,必然包含对“福利”的考虑:善就是自由意志在客观世界中的实现,“良心”和“义务”必须包含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践关系的知识。道德就是对自己个人的自由意志如何通过理性原则而与普遍的自由意志相符合的认识,这种认识构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客观依据。这就从道德(Moralität)过渡到了“伦理”(Sittlichkeit)。

49、(15)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0页。

50、他声称,宇宙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是一切生命和运动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则统治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51、黑格尔非常清楚的看到了被打破有机统一的反思统一所蕴含的矛盾:“人既要做宇宙精神的手段,又要保留他的自主性”(《黑格尔》第72页),并且明白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为理性开辟地盘,于是同浪漫派离开理性,而走向幻想、杜撰和艺术不同,黑格尔对于理念的统对于“合题”的构造,一开始就奠基在了理性之上,黑格尔所最终构造的合题,是一个由理性统摄的合题,是依赖于黑格尔产生有限性而循环到自身的无限性的观念而产生的合题。

52、当然这种人生阶段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了,成熟度与年龄段也不是正比的格式关系,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划分标准也不同,具体的来说应该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环境而异,只是人的思想在成熟进程大体上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已.

53、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54、精神及精神发展的过程,是历史哲学的实在对象。把精神和它的对立物即物质加以比较,便可以理解精神的本性。物质的实质是重量;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物质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内具有中心。“精神是自足的存在。”这话如果不清楚,下面的定义或许比较能说明问题:“可是精神是什么呢?它便是“一”,是自身均一的无限,是纯粹的同一性,这同一性其次把自己同自己分离开,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东西,作为和共相对立的‘向自有’及‘内自有’。”

55、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56、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57、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现在的生动与自由。

58、导致浪漫派们滑向了最终的有神论,正是因为他们所构造的“合题”缺少了一个维度,而这个维度时黑格尔哲学最重要的维度,那就是“理性的深度”,正是理性使黑格尔最终分裂于浪漫派,并从“分享着的渴望”中脱颖而出。

59、正是由于具备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三重视野,邓先生在《精神现象学》的解读过程中,获得了更宽广的视野。这是绝对精神在当代赋予中国学者的恩典。邓先生说:“不想当上帝的哲学家不是好哲学家”。这是一种真正的谦卑精神,彻底的“爱智慧”精神。哲学家固然做不到像上帝那样洞察一切,但仍然要渴望拥有尽可能宽广的视野。在《句读》中,邓先生以“中西马”的宽广视野,将黑格尔哲学的迷宫变得透明了,而且也更为丰瞻了。

60、这一巨大的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历时7年。而开工前的准备,则经历了漫长时间。从贺麟、王玖兴先生1961年出版《精神现象学》中译本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学者为中国人能读懂黑格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邓晓芒先生说自己是在还愿,他青年时代阅读黑格尔时,多么希望有一个老师能逐句讲解这部“天书”,现在他就来做这个老师。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邓先生个人的还愿,也是中国黑格尔研究学者的还愿。这一做法使黑格尔哲学真正从学术界降临到生活世界,实现了“绝对精神”的又一次道成肉身,为每一个渴望拥有精神生活、想读懂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中国人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61、(12)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序言第11页。

62、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上帝,上帝的本质就是逻辑理念。但上帝并不满足于仅仅是逻辑理念,他不但全知,而且全能、全在,所以他还要外化出整个自然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就是要在自然界里揭示出上帝或逻辑理念的身影来,并阐明上帝在他的这个“异在”里暗中所做的工作。自然界的产生虽然显示了上帝(逻辑理念)的大能,但这还不够,上帝还要能够扬弃自然界的“异在性”,让自然界自己从自身中发展出精神来。所以我们看待自然界就必须有双重的眼光,即一方面,从自然界的自然物质来看“太阳底下无新事”,自然本身是不变的僵死的存在,它将它自身中所隐含的逻辑理念死死地遮蔽住,成为精神的沉重的枷锁。物质是惰性的,它里面的一切运动变化似乎都不是它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外来的推动。但尽管如此另一方面物质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壳,它里面有能动的精神在自由地冲突,终有一天会冲出重围。“上帝永远不会僵死,而是僵硬冰冷的石头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升为精神。”(8)这样一个超升过程在自然界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机械论(力学)、物理论(除机械力学外的广义的物理学,包括光学、热学、地学、天文学、电磁学、化学等等,但也包括古代的气水土火“四元素”理论)、有机论。它们分别与《逻辑学》中的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相对应。在有机论的顶点即人和人的精神身上,自然界意识到了自身,意识到自己实际上不过是精神这样一种本质,因而就否定自己而向精神哲学过渡。“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芬尼克斯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9)精神是自然界的“真理”。

63、按照解释学的循环原则,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局部才能得到理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才能达到。但对《精神现象学》这样晦涩难解而又具有严密体系的文本,无论是从局部还是从整体,都令人难以把握。这种困境,不仅对黑格尔的初学者,就是对专业研究者,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64、  在唯识学中,“有”与“无”的关系是绝对对立的,二者不可互相转化,所谓“有则是有,无则是无”,这是唯识学的基本原则,黑格尔哲学中的“有”与“无”是对立统一的。它认为一切事物本身之中,就是“对立统一”之物,是肯定与否定的合一。“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不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原则。黑格尔哲学从某种形式上看,确实有“中观学”的中道义,由于中观学讲的缘起无自性义,带有一定的变化运动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讲也类于“对立统一性”的发展观,但是若细究起来,似乎又不是这样,中观学的目的在于“离戏论”,对一切逻辑判断都要破斥的,所以作为辩证逻辑的判断式的“正反合”原则也自然会在破斥之中。然而若从真常唯心论的如来藏缘起观上看,黑格尔哲学则与之非常雷同,特别是与中国佛教的天台宗的“三谛圆融”和华严宗的“无尽缘起”的“事事无碍观”几乎完全一致。“对立统一性”是它们共同奉行的绝对真理,当然也有性质上的区别,真常唯心论毕竟是宗教的目的论,而黑格尔哲学不过是思辩哲学的似想之物而已。

65、当然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同样深刻,康德的激进自由只能以同自然的决裂为代价才成为可能,而其发生于自身内部的感性和理性的分离,其激烈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唯物论者,功利主义者和启蒙运动者曾经梦想的程度,这与表现主义统和谐的渴望是截然对立的。

66、有限事物外观上的自立性,在他看来是幻觉;他主张,除全体而外任何东西都不是根本完全实在的。但是他不把全体想象成单纯的实体,而想象成一个我们应该称之为有机体的那类的复合体系,在这点上他与巴门尼德和斯宾诺莎是不同的。看来好像构成为世界的那些貌似分立的东西,并不单纯是一种幻觉;它们或多或少各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性,因为真正看起来便知道各是全体的一个方面,而它的实在性也就在于这个方面。随着这种看法,当然就不相信时间与空间本身的实在性,因为时间和空间如果认为是完全实在的,必然要有分立性和多重性。所有这一切,最初想必都是在他心里产生的神秘的“洞察”;他的书中提出来的理智精制品一定是后来才有的。

67、复杂万状的全体,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绝对”是精神的;斯宾诺莎认为全体不仅有思维属性而且有广延属性的见解被摈弃了。

68、是与无并非仅仅消亡于对方之中,事实上它们只是无法区分的。

69、  基于如上所论,我以为佛教的唯识学是具有特殊性的思想体系,它在方方面面都会表现出内在的不共性,这也正是体现佛法的不共本质,这是从真谛角度上讲。若从俗谛的表达式方面上讲,唯识学的方便善巧也会呈现出多种类似于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似性来的。

70、要从现实的果实得到“果实”这个抽象的观念是容易的,而要从“果实”这个抽象概念得到各种现实世界就很困难了。

71、在理想的内容上,黑格尔将其分为“一般世界情况”(它体现了普遍精神即“神性”)、情境和动作、“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中心是“情致”(Pathos),即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所以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内容虽然要表现普遍精神和情境动作,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致。“情致是艺术的真止中心和适当领域。对于作品和观众来说,情致的表现都是效果的主要来源。情致所打动的是一根在每个人心里都回响着的弦子。”(16)“情致说”和“性格论”表明黑格尔美学中有浪漫主义的因素。但同时他又反对当时浪漫主义思潮所流行的怪诞、滑稽和伤感,认为情致应当能够激发出古典主义的“美”的感动,因而必须受到外在的自然形式的约束。而在自然的形式上,黑格尔强调的是要使西方古典的形式主义原则(整齐、平衡、对称和谐等等)得到“人化”的理解,认为自然界的和谐协调只不过是人与自然协调的体现,是人的自由活动和实践技能的产物和象征,“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所以他认为艺术的客观性并不是外在自然的客观性,而是内心自然的真实性,即情感和情致的真实个性的真实。这样,不论是理想(内容)方面还是自然(形式)方面,艺术美的全部问题都归结到了人的情感和情致,归结到“艺术家”的精神素养情操和气质上来了。艺术的这两环节就统一为艺术家的主体创造活动,它诉之于艺术家的想象力、天才和灵感。但这种灵感又不完全是主观任意的,而是由普遍的时代精神所触发和启示出来的。

72、这样两种渴望在赫德尔和康德那里被推向了各自的极端,另一个层面的渴望出现了,一个属于费希特,谢林的渴望,属于早期浪漫派施莱格尔,荷尔德林,诺瓦利斯的渴望。当然也是属于黑格尔的渴望,这个渴望是一个“合题”,赫德尔和康德的“合题”。

73、所谓学习是指接受一种异己的东西进入思维的意识,这乃是用事物去填满一个空的空间的机械联合过程,而这些事物对于这空间乃是生疏的、不相干的。

74、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75、对于青年浪漫派而言,他们在费希特的哲学里找到了依据,自由的,创造的主体性观念被吸收,但是他们也摒弃了费希特严格的道德意图,施莱格尔甚至认为费希特哲学的创造物是一种“讽刺”,而他们出色的从其中摆脱了出来,在加上狂飙突进运动中席勒《美育书简》的主导直观和波墨、斯宾诺莎和歌德对于自然的见解,浪漫派形成了与自然融合、与生命融合的宇宙诗学,这一切在施莱格尔的《雅典娜神殿断片集》,在诺瓦利斯、荷尔德林的长诗里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达。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表达浪漫派为实现理念的统一而构造的合题,“创造的主体性的激进观念同他们自己的关于自然的诗的见解的统一”,而给予这种合题最深刻哲学表达的思想家就是谢林。

76、这种普遍性和个性的统表现在外在环境中,是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引起冲突和行动的“情况”;表现到人物性格上,则是理念的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作为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情致”。所以,理想的人物性格既具有普遍的理想,也具有特殊的个性。

77、以上论述了感性显现的必然性,这里着重讨论“显现”一词。“显现”,显然不是实际的存在,理念的自我显现,虽必须和实际存在的感性事物发生联系,却不是具体的实在事物,不是具体以物质的存在。因为,具体的感性事物的存在都会是人产生欲望,比如看到水果,你会想到将它吃掉,然而当你在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一堆水果时,这堆水果是不会使你产生的欲望,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因此,艺术作品尽管有感性的存在,却没有感性的具体存在,没有自然生命;它也不应该停留在这种水平上,因为它只满足心灵的旨趣,必然要排除一切欲望”。所以,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只具有其形式,而不具有其实际存在的实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比起自然物的直接存在,是被提升了一层,成为了纯粹的显现”。正因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这显现显得离理念更加接近,所以说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作品的美是比自然美相对来说是提高了一个层次的,黑格尔的美学更关注艺术中的美,所以他称美学为艺术哲学。

78、古代时期(从公元前第一千年初到公元头几个世纪)、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早期,10—12世纪和中世纪晚期,17—18世纪)、近代(包括现代)。

79、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80、  众所周知,佛教唯识学的中道原理是“三自性”义,而黑格尔哲学的灵魂是“正反合”的辩证逻辑。所谓的“正反合”逻辑模式,就是一种纯抽象的思维形式,它可以理解一切存在的事物,黑格尔把它当成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真理原则。因为他认为在本体绝对精神中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所以它的内在原则与本质也是一致的,故而“正反合”三一式就是绝对真理的原则。“正反合”的逻辑是基于存在的内在的“对立性统一”观念而建立的,“对立统一”是一切存在的普遍真理。与之相应,佛教唯识学的“三自性”是基于经验的现观而立的,所谓三自性者,一是遍计所执自性,二是依他起自性,三是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是指由于意识的虚妄分别所执取的名言安立的概念,也就是于情(颠倒)有、于理(事实)无的,故而唯识学判为“无体随情假”。遍计所执自性是增益执(从无生有角度上讲),若从遮蔽真实角度上讲,遍计所执自性又是损减执。这个遍计所执自性是“无”。依他起自性就是心识的事实功能属性,也是正智直观的真实法相。当然,依他起自性是恒转如流的,所以这个存在是“如幻如化”的“有”。圆成实自性就是心识本身的真实理性,它也称为“真如”。它是恒常不变的法性真理。这个圆成实自性的存在是“真实”之“有”。

81、黑格尔把一般与特殊统一起来,是理念的普遍力量转化或显现为特殊的个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