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和山崩地裂造句
1、(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2、一个节日 一只鸽子 一架飞机 一根电线 一次实验
3、③量词:一层薄雾 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 一匹战马 一个月亮 一块银毯 一个传说 一道后门 一片菜园
4、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5、诗意:落日的余晖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浩浩荡荡和山崩地裂造句)。
6、造句: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漫山遍野,浩浩荡荡地扑向廖耀湘兵团。扩展资料若隐若现 (ruòyǐnruòxiàn)形容隐隐约约。
7、本课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浪潮浩荡的气势,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8、出处: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风恬浪静时如何?
9、竖:下部是“立”,不要写成“土”。
10、改变方向 装上雷达 发出电波 依赖自然 潜入深海 冒着炊烟⑤修饰词:
11、(1)必须掌握的词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耐心 玻璃 探头 愉快 盘绕 曾经 飞蛾 蚊子 即使 系着 绳子 苍蝇 证明 研究 驾驶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程度 超过 探索 奥秘 联系 紧密 物质 任何 改善 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横七竖八
12、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3、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4、出处: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风恬浪静时如何?
15、蝠(fú) 漆(qī) 锐(ruì) 揭(jiē) 障(zhàng) 荧(yíng)
16、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17、 指读同学看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录像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理解课文。
18、人山人海 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19、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20、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21、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22、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
23、《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抓住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在读书时要进入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掌握如何读书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部分是让学生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描述事物的特征。“书写提示”是让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在书写时要写好每一个字以及注意字、标点符号的间距。“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24、(多媒体出示)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26、一个豆荚 一粒豌豆 一个口袋 一块板子 一个裂缝
27、文章通过对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生动描写,如:闷雷滚动、水天相接、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汇,使我仿佛看到了,身临其境,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如此的雄伟壮观。
28、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漫)天(卷)地
29、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30、关联词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31、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3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33、造句:煊红的夕照把江水染成瑰丽的金波,在水天相接的抖动着碎金子似的海面上,飘来几只归舟。
34、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35、对学生进行诗歌的吟诵,进行诗的熏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诗的种子,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时老师要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36、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涌潮,好吗?
37、鹅卵石 坑坑洼洼 填上 庄稼 风俗跃出 葡萄
38、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39、(明确: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细微了。)
40、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41、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42、(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4、学生配乐朗读。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45、(翻译):和尚问:“风静浪静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说:“可以吹倒南边的墙壁”。
46、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47、“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48、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