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1、唐代诗人雍裕之的《农家望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释义为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2、“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3、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5、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6、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7、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有那些描写、赞美劳动的诗锄禾
8、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9、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0、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11、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我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12、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13、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14、⑥罗绮(q!)——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
1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6、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17、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18、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19、《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有那些赞美劳动人民的诗句
20、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21、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赞美劳动者的古诗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年代:(唐)体裁:(五古)类别:(未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2、 所有的劳动者都是一首歌,劳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美丽跳动的音符,和谐社会长河中一朵斑斓的浪花。
2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