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文案精选7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19 11:17:09 浏览59

道家经典语录

1、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道家经典语录)。

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0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选自《淮南子》

6、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7、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8、心定神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9、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10、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11、(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12、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4、1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16、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8、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1、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2、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23、那座辉煌天门之内,终于没了动静。 ----烽火戏诸侯

2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2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26、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2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8、(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9、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3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1、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4、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

35、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36、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7、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3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3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1、  北蛮见锦绣绸缎,不信有虫食树吐丝而成。昔年中原士子,不信草原有毡帐容纳千人。 ----烽火戏诸侯

42、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3、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4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46、  世间百态就是一面镜子,用心多看一人,就等于多擦一次镜面。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先做个明白人。 ----烽火戏诸侯

4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9、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5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53、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5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5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6、人不美却要追求美是得不到美的,人美不用追求美自然是美的。当我们刻意去追求一些事情时,到头来反而得不到它,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有些美好的东西,比如爱情,即便是付出真心,努力追求一辈子,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与其这样,不如顺其自然,以一种洒脱的心态来看待它,最后有可能会成功。

5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8、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5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61、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6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63、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65、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6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6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6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9、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7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