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六戒
1、有句话叫:“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2、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曾国藩明确表面,办大事要以“识”为主,才气、才能不过是辅助罢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
4、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在《史记》里如是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6、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9、又是一句人际交往的秘诀,再亲密的人也会有磕碰,更不要说生活中的其他人,人性是复杂的,一般非大善大恶的普通人,内心都有两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小小的交恶忽视对方好的方面,更不要因小事忘却对方给予你的恩惠。能识人、容人,才是成大事者的气魄。
10、 第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1、②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2、第四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13、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曾国藩
14、我的一个身边的朋友就喜欢到处炫耀自己如何如何的好,在说到另外一个朋友时,就是各种嘲讽和不屑,这样导致大家都对他逐渐疏远。
15、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16、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这种人的精神肖像。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
17、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曾国藩名言警句摘抄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18、“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19、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20、天下古今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1、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是升官快做官好保官稳之楷模;是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大成功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2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曾国藩文集·治兵语录》,而《曾国藩文集·治兵语录》出自《国学经典:曾国藩文集精粹》,讲述了曾国藩一生勤于笔墨,死后留下了大量的奏搞、批犊、治兵语录、诗联、日记,书札、家书、家训、杂著等,计约1500万言。
23、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4、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25、刘邦虽出身农家,却卓识远见、豁达大度,他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并且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令天下勇士纷纷投奔,最终终于击杀项羽,赢得楚汉战争,一统天下。
26、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27、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28、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天底下有才之人,却因狂傲致败。
29、③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0、曾国藩一生的处事之道,深谙“中庸”之道,做事不激不厉。因为他甚至,过犹不及的道理。
31、 曾国藩是勤劳的好例子,他其实并不聪明,但是却能以“勤”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可以说正是普通人的榜样。而如项羽、李自成等,占尽天时地利,却因为骄傲而败亡。
32、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33、不可否认,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但是,真正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天才”。
34、而“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则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不要因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自己努力了,最终却失败了而去怨天尤人。
35、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6、不入是非之地,方能保得平安,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37、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38、利益是要共享的而不能独占,面对利益时,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39、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0、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曾国藩
41、本人在一家公司任HRD,有一次组织全体员工讨论人资制度,结果一个小小的考勤制度竟讨论了3个月之久还悬而未决,最后只得在中高层里讨论完成后,就予以了发布。
42、一直都能获利的事情,就要考虑是否要终止;别人都在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儒风君说:
43、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什么才气,只有通过勤奋工作才能成就事业,所以最忌讳一个“懒”字。而那些有才的人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别人学习,这也容易失败。
44、须知为人交友,不可因小失大,涵养包容才是情商高的表现。古人说:施恩勿念,受恩莫忘。便是这个道理。
45、“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这句话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利益可以共同享用而不可以独占,出谋划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46、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47、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8、 第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9、身为上层,要成大事,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手下人的扶持。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谁能靠单打独斗闯出非凡事业,要做管理者就必须具备高超的管理才能,利益须众人共享,而做决定时,可以听取别人意见,却不能随波逐流,应时刻有明确主见。
50、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曾国藩
51、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52、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53、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54、只要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以才能作为辅助;只要是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看时机。尽人事、听天命。
55、 第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56、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57、 第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58、二八定律,也被称为80/20法则、关键少数法则、八二法则、帕累托法则等,是指约仅有20%的变因操纵着80%的局面。
59、目前35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欢迎你
60、西楚霸王项羽,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枭雄,但他在“利共”方面很差,没有与将领分享利益的胸怀与气魄,他手下第一谋士范增也如此。
61、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曾国藩
62、利益,要与大家分享,不可独占;谋划事情,则不必与众人商量。
63、《古人云》丛书是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相关著作中,选出几十种小书编辑而成,并不受文体、篇幅、作者名气等限制。原文选自《丛书集成》、《百川学海》、《津逮秘书》等古代丛书,明显的文字讹误已作改正。
64、①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5、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6、前半句说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