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句翻译
1、(译文)孟子说:“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能思考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不思考便得不到。”
2、10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3、(译文)从书本上得到知识终归觉得肤浅,要真正懂得事物的原理,非亲身实践不可。(古文名句翻译)。
4、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中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5、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6、(译文)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7、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古文名句翻译)。
8、(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
9、(译文)一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收获,于是高兴得连吃饭也忘掉了。
10、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1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12、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3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4、2生民之大要者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日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虑之强,三日德性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不备而生民不忧,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振也。(严复《原强》)
15、《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1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17、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
18、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19、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
20、2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2、(译文)孟子说:“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23、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24、(译文)孔子说:“大道(理想社会)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增进和睦。”
25、(译文)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志才能真诚;意志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2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27、1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8、(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事为耻。”
29、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30、译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豪杰,但如今在哪里呢?
3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3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4、译文: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36、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7、(译文)一个有作为的人,应该在天地之间树立正气,自己做事,应利于广大百姓的性命,使过去的圣贤救国救民的学说得以延续,为天下千秋万代开启太平之基。
38、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39、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孟东野集·游子吟》)
40、(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41、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4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43、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4、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礼记·中庸》)
4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6、(译文)可以说出来,但是做不到的,君子就不说。
47、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那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奔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49、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5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5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2、(译文)廉洁奉公的人,是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人,是百姓的盗贼。
5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54、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55、(译文)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在这里发作起来;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蚊龙就在这里生长起来;聚集起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
5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5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58、(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59、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6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2、(译文)(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向孔子问起执政如何让人民服从时)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也会恭敬起来。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们也就会互相劝勉了。”
63、“这样学古诗词”系列丛书,分为《古诗词名句里的修与养》《古诗词名句里的学与思》和《古诗词名句里的情与景》三册,分别从品性修养、求学思考、抒情绘景三个角度,展现古诗词名句的意境和魅力,以及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运用这些诗句。
64、(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6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66、(小题1)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2分)
67、(译文)做人不讲礼仪,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仪,就不会成功;国家不讲礼仪,就不得安宁。
68、(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69、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7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71、1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7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7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