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作品赏析(文案精选2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14 07:59:20 浏览59

铁肩担道义作品赏析

1、话剧《铁肩担道》通过真实的体验与表现将人升华并再现生活,使观众感受崇高的精神内涵。排练期间,全组人员至乐亭李大钊纪念馆体验学习,接受生动的精神洗礼,这对艺术创作与再现生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介绍李大钊先生的日常生活及革命斗争时,大体采用写实的表达方式,但结尾处将生活升华为“灵魂的演讲”,“绞吧,你们这帮丑类!动手吧,你们这些热锅里的游鱼!不要以为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听,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一大段气势磅礴的“演讲”如一首献给党的赞歌回荡于整个舞台、整个剧场,加上李大钊先生与亲人、朋友超越时空的对话:“再见了,我青春的祖国!再见了,我的朋友和同志们!再见了,我日夜思念的夫人和儿女......”“守常,你在哪啊?”“爹,您在做什么?”这些都利用了高于生活的表现艺术达到了仅靠写实所不能及的效果,使观众的精神得以高度振奋。

2、  (注释)①此联的手迹为北京革命博物馆所藏,据说为章士钊后嗣所献。李大钊同志曾手书此联赠章士钊的妻子吴弱男。章士钊(1882-1973年),湖南长沙人,字行严,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辛亥革命后,曾任北大教授和广东军政府要职。1924年倒向北洋军阀,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和教育总长,反对学生爱国运动。所办《甲寅周刊》以反新文化运动而著名。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参政员,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律师,解放战争后期,曾为南京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代表之后留北平。全国解放后,担任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1973年赴香港探亲,7月1日在港病逝。②李大钊(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参加反袁世凯运动,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北大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新青年》杂志编辑。写了不少宣传马列主义的著名论文,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后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及促进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积极工作。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3、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4、抗“疫”征文②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二中学子在行动

5、     作品以辛辣的笔触,讽刺嘲弄了借工程项目为名,不顾民众死活,标建个人政绩的封建官吏,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中国封建的用人制度和政绩工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沉厚的人文精神,是我省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剧目。

6、乡民崇敬他,把他安葬在河北容城县以东。明万历三年,又迁葬到河北定兴县东引村侧至今,立有墓碑,上题“明忠臣杨椒山之墓”。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有意味的是,在岭南这块传统文化的边缘地带,正是由于有了许瑞韩这样的文化先锋,才使得广东现代化有了本土上的含义和启示。

8、将您的作品电子版发至邮箱tjyyfansclub@1com (视频作品可发链接)。

9、话剧将李大钊先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以及他的高大形象作为社会美的一种表现,对人的自由创造作了积极的肯定。“社会美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李大钊先生作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开拓者之有着崇高的社会理想与远大抱负,集革命家的先进思想与崇高精神于一身,极具代表性。在文艺作品中塑造这样的伟人形象很有意义,他能唤起人们向上的动力,强化人们对于崇高的理解。“各种理想的形式都是根源于实践,而政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更为直接。美的理想的形式不仅根源于实践,同时受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深刻影响。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新世界的蓝图。”话剧结尾处,李大钊先生振奋地告诉亲友及后人:“我的事业,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就是你们毕生奋斗的目标……”这段话是全剧的高潮,在结尾处加入这样一段激昂的演讲,强化了李大钊先生的高大形象及为了正义理想不顾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更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崇高理想的伟大与瑰丽。(铁肩担道义作品赏析)。

10、网站不定期选取优秀剧评进行发布,供大家阅读与品味,

11、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

12、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13、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这使得李大钊感到精神振奋。1919年,他发表了中国最早的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就直接参与了筹备创建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工作,“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就出自他的笔下。虽然他并没有参加1921年的中共一大,但他被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4、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举办了《赵大民剧本朗读会》,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忆起先生的剧作,仿佛又重现于眼前。作为一名天津话剧的青年忠粉,我深爱着每一部精心的作品,对于赵大民先生的情愫自然也源自于舞台,除了最受人追捧的《钗头凤》,我却还迷恋着这部“红色”经典。

15、特别说明:因小编未能现场观看,对演员出场顺序及剧情发展了解欠缺,故剧照未能按照演出顺序上传,敬请各位谅解,谢谢。

16、特别是在剧组拍摄行程紧张、条件尤为艰苦的情况下,侯京健拍摄过程中吃过不少环境的苦头,这被他认为更好地帮助了自己还原角色人物的状态。“演戏过程中需要无限地去接近这个角色,才可能塑造好他。在贵州拍摄《伟大的转折》时,由于大雪,只能步行从山里的拍摄地回剧组驻地,当时感受着毛泽东和红军走过的长征路,这11公里让我觉得在冥冥之中,注定了要去走一次,感受当时的氛围和艰苦,体会红军的韧劲儿。”

17、他是特型演员,从2010年起就先后在《铁肩担道义》《毛泽东》《秋收起义》《伟大的转折》等多部电视剧中扮演毛泽东形象,被誉为“伟人专业户”。

18、新中国成立前,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铁肩担道义。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19、首先要保证“形似”。拍摄前,侯京健将体重减了八斤,试图在纤瘦外形上更接近朝气蓬勃的青年毛泽东。由于毛泽东是湖南人,剧中特意增加了不少吃辣椒的戏份,不擅吃辣的侯京健向导演申请尽量找一些比较辣的辣椒,力求真实,而不是用菜椒代替。这些细节在表演上会对演员有很大的帮助。

20、参观庄玉君大师画展后,与庄大师和汕尾日报社社长王万然等谈书论画

21、所以对于我来讲,拍每一部戏虽然名字都叫毛泽东,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一成不变。每一次要尝试突破对我来说是非常难的事情,反而第一次出演是最简单的,因为别人都会觉得我是一张白纸,对我的包容度会比较大,现在我觉得会越来越有压力。

22、本期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集书画印三绝于一身的许瑞韩先生以及他的部分创作作品。许瑞韩,陆丰市金厢镇人,毕业于韩师艺术专业、中文专业,北京大学法学专业。曾任韩师美术教师、美术设计,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工会副主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党支部书记正处,高级法官。现任深圳市蓝盾书画协会副会长,深圳海外诗书画艺术联谊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法院书画摄影协会会长,韩山师院深港校友会会长。

23、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24、   一副眼镜、一条大胡子、一件灰布长袍,如此简单的几笔就构成了李大钊清贫质朴的一生。如此对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形象塑造既是历史的真实还原,又是朴素且正直的革命理想的象征。《铁肩担道》除主人公外,其他角色形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李大钊家人、朋友整体体现出一种古朴美,例如其妻子赵纫兰女士着一件素色粗布旗袍,儿女都着一身学生装,这些都体现出李大钊对妻儿的言传身教,从侧面衬托李大钊先生自身的质朴与正气;另一类为军阀恶势力呈现出冷酷感,深色的服装与夜晚阴暗的天空颜色相融,使人压抑得无法正常呼吸,这也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在正邪双方的矛盾之中以军阀一方的冷酷与软弱反衬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正义理想勇往直前,以及在残酷斗争之下毫不妥协的刚直不阿的崇高精神。

25、  对于李大钊的学问人品和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章士钊和他的妻子吴弱男是极为尊敬的。后来,当章士钊倒向北洋军阀政府时,李大钊感到非常遗憾,希望吴弱男能劝劝她丈夫,不要与反动军阀同流合污。一天,吴弱男请李大钊写副条幅以为纪念。李大钊便手书了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