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棉花歇后语的下一句
1、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 好活(画)儿
2、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qìng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预习单,寒假里给孩子收藏一下!
4、 冲口(一种两头带铁尖的扁担)挑水——两头失塌(喻指办事方方失误)。
5、扁鸭嘴的形状,与“编”近音相谐。嘲讽人说话没准儿或食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6、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
7、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8、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笔下的雪是雄浑、豪迈、富有生命力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而梅成了报春的使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她傲岸挺立,凌寒怒放,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她是花中的“女汉子”。也有人说主席笔下的梅象征着铁骨铮铮、无所畏惧的革命者。毛泽东爱雪亦爱梅,反复吟咏,以梅自况,托物言志。伟人高洁的品格、豁达的人生态度、愈挫愈奋的顽强意志,怎能不让后人高山仰止?
9、虾子掉在盐堆里 忙(芒)中有闲(咸)
10、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11、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12、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13、吃人参----------候补。(后补)。
14、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5、孙悟空进了八卦炉 越练(炼)越结实
16、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17、盐店里卖气球 闲(咸)极生非(飞)
18、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19、 三九天送皮袄——( )
20、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21、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22、湿水的炮仗(爆竹) 不想(响);想(响)不起来
23、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
24、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25、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26、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27、( )——( )
28、一层布做的夹袄 反正都是理(里)
29、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全册生字组词汇总,替孩子收藏一下!
30、湿水棉花 谈(弹)不得;无法谈(弹)
31、歪嘴吹号 正气不足,邪(斜)气有余
32、 (2)在文中作批注,从对谐音歇后语的构成和书写规则的发现切入。
33、盐堆里爬出来的人 闲(咸)话不少
34、珍珠搀到绿豆里卖 屈才(财);一样价钱两样货
35、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36、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