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穿豆腐的歇后语(文案精选1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14 07:54:00 浏览59

马尾穿豆腐的歇后语

1、正月十五的媳妇——脸够大的(满俗正月十五这一天,即使平时最害羞的小媳妇,也敢往平时彼此不开玩笑的人脸上抹黑)。

2、喜鹊,乌鸦和喜鹊登房檐窥视室内,说明锡斗里没有肉饭了,应该添饭了)。(马尾穿豆腐的歇后语)。

3、杌喇踢格格——褶子了(这里指沾包了的意思)。

4、过冬的黑瞎子—一自己吃自己(黑瞎子冬天蹲仓的时候舔自己的掌为食)。

5、王八骨头——不成材(王八骨头指长白山区的一种小灌木)。

6、二姑娘拜年---只有你的席坐,没有你的话说大路边上的驴---谁爱骑谁骑大路边上的电杆---靠边站上了套子的猴子---由人玩耍上的猪---捆起来了木偶戏子的脑壳---随摆木偶表演---任人摆布手板心的小---要你活就活,要你死就死牛拉磨子---上了圈套龙灯的脑壳---任人摆布田坎上种黄豆---靠边站老牛死了---任剥吊桶在你井里---由你做主舌头无根---随人转灯草拐杖---做不得主鸡毛遭风吹---身不由主低个子看戏---随上人家说洗脸手巾---老是提着染匠下河---摆布橱窗里的东西---任人摆布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砧板上的鱼---任人解剖耕田的牛---被人牵着鼻子走铁路上的车站---靠边站。

7、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牛踩瓦泥---团团转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火烧湿竹子---直爆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灯盏无油---火烧芯(心)没有庙会了---别挤(急)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狗等骨头---急得很兔子上树---赶急了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阎王搓麻绳---结(急)鬼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硫磺脑袋---沾火就着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筒车打水---团团转滑了牙的螺丝---团团转

8、癞蛤蟆过马路--愣充迷彩小吉普你还嗖嗖跑  

9、嗡鼻子人说话鼻音特别重,往往把字音念错。冲菜是远安的传统小菜,有一股冲味,嗡鼻子人吃了,鼻子更嗡,但冲菜很好吃,嗡鼻子人说冲菜好吃便说好得哄(很)。

10、01●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谜底)手指

11、蹬踏板撵泡子——大脚胜小脚(踏板,指满族猎人使用的滑雪板)。

12、过去没有电灯,煤油灯也是在民国以后才有的。人们都是用食用油(菜油或棉籽油)点灯,晚上妇女们在灯下纺纱织布纳鞋底时,要不断用头上的簪子拨灯捻子,灯才能亮些。如果用容易凝固的猪油来点灯,则更要频频地拨捻子。所以说,猪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比喻有些人做事缺乏主动性,要别人经常督促,常见于大人教训小孩。

13、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14、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15、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死心塌地木匠的斧头---方头扁嘴铁心肠见了棺材不落泪---硬心肠人过江烧船---断了后路过河拆桥---不留后路吃了秤砣---铁了心肠张飞吃秤砣---铁了心肚脐上面巴膏药---贴(铁)了心项习攻秦---破釜沉舟蚂蚁啃骨头---慢慢来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胸前挂擂椒槌---杵了心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绸子揩屁股---不惜代价韩信打赵国---背水一战隔墙撂肝肠---死心塌地舅老爷请春客---奉陪到底鲤鱼吞秤柁---铁了心

16、油梭子发白——少练(炼)(油梭子,指动物油的渣子)。

17、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侯。砂锅居,正名和顺居,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址在西单缸瓦市义达里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主打砂锅系列,其中砂锅白肉是招牌菜,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过去每天只做一口猪,经常是午间就卖完了,过午才来只能等明天了,比喻办事情要赶早,不能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