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在目的意思解释
1、(出处):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2、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知识点+课后探究
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补语;用于对往事的回忆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不快乐
5、一些细微的细节一般不会引人注目,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了。(历历在目的意思解释)。
6、122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7、287望眼欲穿:意思是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8、(出自):《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历历在目的意思解释)。
9、108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10、(示例):若侯~,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
11、(示例):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
12、278无缘无故:形容(事物)没有一点原因。
1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考试必备!
14、(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邓者乎?(苏轼《赤壁赋》)
15、译文: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清晰可辨。
16、190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17、(出自):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18、(示例):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
19、回忆仿佛被电击了一下,一切时光倒转,往事历历在目,那一瞬间闪过了无数画面,让你隐隐约约想起了当时的情景,那些事好像发生过,又好像没发生过,它们一瞬间消失,一瞬间再回来,然后再消失。
20、(初中语文课程同步中考必读名著艾青诗选)
21、(解释):井井:形容有条理。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22、(示例):鲁小姐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亲戚无不称羡。
23、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阅读约35分。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24、(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
25、把别人看得太重,结果在别人眼里自己什么都不是
26、 犹:还;仍然。对往事的印象还很清晰,好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形容印象深刻。(犹:还。)〈例〉直至现在,我对母亲当时的神态表情,做过的一些事,说过的一些话,还记忆犹新。(语法):记忆犹新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对过去的事记得清楚。(近义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27、(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四五引《后颜录·边韶》:“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28、(解释):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29、(出自):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30、出自唐·戎昱《霁雪》:“风卷残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31、(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形势十分危险紧要
32、又(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开元,唐玄宗年号)事,分明在眼前。”
33、初中语文7-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卷
34、76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恭顺小心、顺从的样子。
35、带着回忆来到你待过的城市,发现曾经的我们历历在目。
36、85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37、另外,这样的阴阳怪气此前确实发生过。在大家都在困惑福克斯是不是已经退出活死人的时候,福克斯确实说过一段这样的话。因为,此前他横跨活死人与马王两个厂牌,所以这段话除了字面的意思外,确实还是有一些引申含义的。
38、(出自):《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39、意思是:居住在国内,就是在国内。有一座房子在国内,不是有整个国家。桃的果实,是桃。棘的果实,不是棘。慰问人的疾病,是慰问人。厌恶人的疾病,不是厌恶人。人的鬼,不是人。哥哥的鬼,是哥哥。祭人的鬼,不是祭人。祭哥哥的鬼,是祭哥哥。这一匹马的眼睛一边小,就称它是眼睛一边小的马;这一匹马的眼睛大,却不能称这一匹马大。这一头牛的毛黄,就称它是一头毛黄的牛;这一头牛的毛多,却不能称这一头牛多。一匹马,是马,两匹马,也是马。马四个蹄子,是说一匹马四个蹄子,不是两匹马四个蹄子。马有的是白色的,是说两匹马中有白色的,并不是一匹马而有的是白色的。这就是一方面对而另一方面错的情况。墨子的这几句话,点破了“白马非马”的概念。 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
40、257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41、(解释):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42、221风流人物:这里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