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的成语(文案精选5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6-13 09:35:10 浏览59

勤奋学习的成语

1、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4、卧薪尝胆:在柴草上睡觉,饭前先尝尝苦胆。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学习的成语)。

6、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7、要做到学以致用,使学有专长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8、要想成为强乾,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9、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0、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1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2、持之以恒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13、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14、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5、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成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也丝毫没有察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16、孙康映雪:孙康家贫,冬天利用雪光读书。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17、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18、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19、学优而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20、后台回复“名著”领取十大经典名著导读电子版

21、积产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

2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3、出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4、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25、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6、后来,祖逖(tì)和他小时候的朋友刘琨(kūn)担任司州主簿,二人志趣相投,白天一起去州府办公,晚上盖同一张被子睡觉,他们还有着共同的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

27、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28、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29、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30、解释: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1、悬梁刺股:东汉孙敬,用绳子把头发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战国苏秦,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32、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33、圆木警枕( yuánmùjǐngzhěn)

34、典故: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35、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36、为了攻克技术难关,科技人员废寝忘食,日夜奋战。

37、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38、出处:《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9、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40、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41、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42、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十分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43、成千上万的书海苦读、悬梁刺骨的英语学习者的必读文献。

44、凿壁偷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45、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4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47、知物由学:由:经过。要了解事物就必须经过认真的学习。

48、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49、一世师表:师表:学习的榜样。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

50、食古而化:学习古代知识时能吸取精华,择优使用。

51、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2、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53、说张三是如何的悬梁刺股,李四是怎样的凿壁借光,王二更是映雪读书,个个都是勤奋努力,人人俱都拼命用功。

5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55、出处:《清史稿·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阳。”

56、小的时候不努力,等到要用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